何靜琨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教育理念逐漸出爐,其中,創業教育就是當中的一個新發展方向?,F代的各大高校是人才輸送產地,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所以,為了響應新時代的教育理念,高校要做好一個標榜的作用,及時轉變教育的發展方向,從而培養出更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雖然現在許多高校創業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工作的展開上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但是在這個眾創時代下,對教育方式進行改變是一個必然趨勢。因此,高校必須要加強對創業教育理念的實施。
【關鍵詞】高校 創業教育 轉型發展 眾創時代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045-01
現在發展非常迅速,無論是哪個領域都能在短時間內有卓越的突破,提高原有的技術,將市場配置完善得更好是它們長遠的目標。然而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是離不開創業理念的支撐的。目前,我國的創業水平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需要更多的人才來完成這個長遠的任務。所以,為了更好地提升我國的創業水平,高校要自覺承擔培養創業型人才的任務,加強學生的自我創業理念,鼓勵他們進行自主創業。
一、探索高校進行創業教育的作用
創業教育方針的實施有助于國家經濟的長遠發展。站在宏觀層面的角度來看,它能夠穩固國家戰略目標,提升競爭力。可是由于現在大學生思維定式化,嚴重不利于創業的發展。因此,高校在這個方面要起到一個指導作用,改變傳統的就業觀念,培養他們擁有新的工作觀念。在當前這個信息時代,任何事情都是講究新,一切從新。而青年大學生是創造力最豐富的一個群體,高校應該加強對他們創新能力的培養,讓他們成為新興行業的領頭羊,從而推動社會的經濟發展,帶動產業進行新的變革。
二、對目前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探討
2.1創業教育理念滿足不了時代的需求
現代高校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對學生理論知識、學術以及專業能力進行培養,使其成為一個以就業為主導方向的人才。這樣傳統的觀念很容易將學生的創造力給磨滅掉,即使是一個自主性很強、對創業有興趣的學生,但是如果長期受到這種觀念的熏陶,那么他會漸漸地失去原本的熱情。
2.2社會環境對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不夠
雖然目前國家制定了很多有關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但是大多數的法律都是流于形式,不夠規范、不夠具體,對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起不到很大的幫助。而且政策制定者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夠了解,制定出來的法律條例都闡述得太廣泛,覆蓋的問題不夠全面。況且政策的執行力度實在欠缺,導致許多大學生在進行創業時,遇到的主要困難就是難以形成規模以及品牌的建立,從而影響創業政策與服務之間相對應的功能不能取得預想的結果。
2.3我國高校創業教育方式需要改革
許多高校都有設置一些有關創業內容的課程或者舉辦一些講座活動,但是他們并沒有在這方面的教育很重視,雖然高校經常會提倡學生要有自主創業的能力,但是大多數都沒有付諸行動,有點紙上談兵的味道。與國家的創新創業理念背道而馳,難以達到現階段的創業教育目標。學生在校的創業機會嚴重缺乏,能力不能得到鍛煉。
三、針對高校創業教育當前現狀作出策略分析
3.1改變傳統的創業教育理念,增強學生創業意識
高校應該加強對傳統創業理念的轉型,重新正視對教育的認識。這不僅對學生個人的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幫助,而且促進了高校教育的改革。要想成功地實現對傳統創業教育理念的轉型,必須要加強對創新能力的培養?,F在大多數行業在招聘時,都要求應屆畢業生要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如果學生擁有卓越的創新能力將會增加他們的競爭力,更可能受到企業的青睞。
3.3對創業教育方式進行改革,完善當前的教育機制
眾創時代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創新。每個人都要發揮自己的能力來創造出一片新天地。為了更好地創建眾創時代,就要努力推出新產業、新產品,加強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完善創業教育機制是一個必要的措施。推進當前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將創業意識逐漸與所學的專業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將在高校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于創業中去,從而實現了對理論與實踐的雙重鍛煉,有利于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政府在推出這個方針之前,經過了前期的實驗。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要對創業教育進行適當地變革,讓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意識更加強烈。為了迎接眾創時代的到來,大學生要及時抓住機遇,提高自身的能力,學會進行自主創業。高校要想實現創業教育的轉型,就必須要從意識開始抓起,增強學生的創業興趣,激發創業潛質,從而推動社會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遵新.美國高校創業教育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3(3)
[2]董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的高校創業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5(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