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奔峰
【摘要】對于教學方法的探討以及對中學物理老師就物理教學方面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有助于解決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學物理教學質量的發展。
【關鍵詞】中學物理 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183-01
一、中學物理教學方法現狀調查與問題提出
對于中學物理教學的調查是以問卷調查的方式為主,分別就教學方法的認識、選擇、應用、效果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本次主要以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為研究對象。調查問卷共1000份,其中回收的有效問卷為950份,回收率為95%。以下為調查問卷的主要成果。
(一)中學物理教師對于教學方法選擇迷茫
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這一類問題中,經過調查可知,15%左右的教師能夠不厭其煩的花費大量的精力來計劃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做到認真仔細的挑選與學生個性發展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在選擇憑借多年教學經驗來進行授課的教師占37%左右,而約有45%左右的教師對運用物理教學方法感到迷茫,其他的教師一般是不事先進行分類規劃,按思路走,想到什么直接用。
表1教學方法選擇情況
中學的物理教學始終停留在某一個水平而缺少突破的可能。將教學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至關重要。
(二)中學物理教師對于教學方法應用混亂
通過問卷調查,對于“教學方法應用”這方面的統計調查中,40%左右的教師始終將講授法作為物理教學的主要方法,傳授的知識雖然多,但效果不佳;35%的教師會考慮實際情況,根據物理教學參考書中建議的教學方法進行,往往會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能夠結合課堂實際進行教學方法應用的教師僅僅占16%左右。
表2教學方法應用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多數的教師還是會注重如何將物理教學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去,但是由于沒有系統的指導與參照,并不知道如何進行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
二、改進中學物理教學方法的意見和建議
(一)改進教學方法選擇迷茫
中學物理的教學方法具有多樣性,可選擇的方法很多,但是并不存在適用于任何情境的[1]。所以,必須理論聯系實際,結合具體情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將一種或者幾種進行整合,綜合起來加以選擇。經過研究表明,教學效果隨教學方法的選擇而變化,比如說,在初中物理“物體沉浮的條件”一課中,有講授法與實驗法兩種方法可以進行運用。
(1)講授法:由于學生之前已經學習過“物體沉浮”這一方面的內容,所以這節課可以運用講授法對其進行進一步的闡述,經過對物體在液體中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找出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這屬于純粹的派生性知識。
(2)實驗法:對于講授法提到的規律,如果進行實驗的話,可以使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通過對鐵塊、木塊、以及針分別兩兩對照進行水中實驗,在此過程中觀察變化現象,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得出物體沉浮的影響因素。
(二)改進教學方法應用混亂
教師最重要的是“授之以漁”而并非“魚”,在教學方法的應用上可以選擇多種方法進行綜合運用,一步步將原理滲透給學生[2]。學生的知識傳授、智力培養以及其他方面的創造就應該“取百家之所長”,不能只運用一種方法或者長期采取一種固定的方法。實踐證明,每節課以運用一兩種教學方法為主并且以其他方法為輔,形式多樣,博采眾長。
參考文獻:
[1]曹杰.注重實驗成就物理教學的高效課堂[J].成功(教育),2015
[2]陳全木.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