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
摘 要: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已經隨著教育的改革而被慢慢遺棄,由國外引入的翻轉課堂理念受到了我國教育學家的廣泛關注,翻轉課堂逐漸滲入我國的教學中,起初主要是英語、信息、語文等。如今,翻轉課堂已逐漸應用于各個學科,對翻轉課堂應用于物理教學中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翻轉課堂;主動思維;應用探究
物理學是一門邏輯性十分強的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傳統教學模式應用于物理的弊端漸漸呈現。本文就翻轉課堂對物理學課程的意義及翻轉課堂在物理學習中的應用探究進行了闡述。
一、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翻轉即教師與學生群體的轉換,學生在課前對知識點有大致的掌握后,在課堂上以小組討論、視頻教學等方式對知識的重難點進行更深入的學習。老師在教學中以輔助的角色出現,對學生的疑惑進行解答,鼓勵學生主動學習,鍛煉學生學會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翻轉課堂應用于物理的意義
1.與傳統教學的差異
在物理學科中傳統教學模式受課時限制,使知識點不能完整全面地傳授給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由于物理學知識點難度大,老師在傳授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時間來解釋,因此,課程的效率并沒有提高。由于課時有限,教師通常不能將所有知識點呈現給學生,只能挑選一些重難點、常考的知識點進行教學,這是應試教育存在的一個大問題。這種學習模式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影響很大,導致物理成績一直無法提高。同樣的,也打擊了對物理十分感興趣的學生的積極性,因為知識點的斷層,他們在研究過程中常常碰壁。而翻轉課堂則解決了這類問題,基礎的知識點學習放在課前,大大節約了教學時間。
2.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翻轉課堂強調學生動手實踐,動手操作。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例如在進行受力過程分析時,傳統教學中,一般由教師進行受力分析,認真聽課的學生或許聽懂了,但讓他們自己進行操作時,許多問題暴露出來。但在翻轉課堂中,一開始便讓學生自己對物體的受力進行分析,老師負責指出錯誤。學生的積極性便會提高,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更強。
3.有利于知識點的積累
翻轉課堂中,教師可以運用PPT、視頻教學等方式,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強度,再由學生動手操作對知識點進行再次鞏固,學生的知識儲備得到積累增加。例如實驗課程,伽利略實驗,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印象深刻,知識點掌握得好,有利于增強知識點難度和學生的接收能力。
三、翻轉課堂的應用探究
1.應用于物理知識點性質的新課的探究
物理知識點如重力、電場、熱學、力學等都是學生必須要重點掌握的。如何在翻轉課堂中對物理知識點進行學習?例如: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觀看視頻,在課堂上創設情景,讓學生和一位同學上臺演示拉彈簧,真切感受到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及其大小關系,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應用于物理學史的探究
物理學史是對學生價值觀、情感態度的培養。摒棄傳統教學中老師以講故事,隨意帶過,或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翻轉課堂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觀看相應的影片,了解科學家當時的不易,能很大程度上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實現教學的價值。例如質譜儀的制作,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其制作原理、知識點,讓學生嘗試自行制作,會讓學生更加明白每一位科學家的不易。
3.應用于物理習題課的探究
傳統的習題講解是老師布置作業—學生做完—老師一一講評—學生訂正。這種方式讓懂的學生更懂,不懂的學生依然不懂。在翻轉課堂中,習題講解是學生在課上討論做布置的作業—老師引導個別題目—課后老師將每題分析做成視頻—學生有選擇性地聽講解。這種方式大大加強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縮小了成績差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4.應用于物理復習課的探究
復習課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例如高三實行的第一輪、第二輪復習,但復習有時對學生是無效的,他們仍然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解題,不懂的知識點仍然不懂,這無法實現自身成績的提高。如何真正達到復習的有效性?翻轉課堂的復習課強調這種方式:老師提供知識點和習題—學生自行整理,形成網絡結構—學生展示其網絡結構—教師提供重點討論題—學生討論,總結方法。這種方法很大程度上使學生創新解題方式,也是對知識點的鞏固與強化。
總而言之,翻轉課堂對物理學科的影響是十分大的,教師應該大膽嘗試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同時也要時常總結,發現并解決其存在的問題。翻轉課程將會大大推進教育的改革,解決傳統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習的效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將學生培養成有自己思維模式和創新能力的人,滿足我國人才培養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魏慶.翻轉課堂模式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何希海.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亞太教育,2016(34):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