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丹
摘 要: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教師能否把握科學、高效的提問方法,決定了教學成果的優劣。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要善于運用提問策略,通過提問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以興趣為切入點挖掘學習潛力,讓學生在問題的誘導下鍛煉邏輯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提問;方法;策略
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提出了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準確把握提問的契機,以此激活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的驅動力。初中物理教師要意識到提問的重要性,通過滲透提問藝術,調動學生的探究熱情,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更好地把握物理知識,提高學習有效性。以下結合筆者多年初中物理教學經驗,談一談初中物理課堂高效提問的方法與策略。
一、課堂提問要圍繞教學重難點
過去,初中物理教師在備課環節著重設計課堂教學方案,圍繞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但是常常忽視了提問手段的應用價值。實際上,初中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邏輯思維,合理、有效的提問能誘發他們積極思考,引導他們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來設計提問策略,以此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例如,學習“光的反射“知識點時,可在新課導入環節采取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筆者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水面上為什么能倒映出水邊的景物嗎?這是什么原理?雖然初中生在現實生活中對水中倒影并不陌生,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思考過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所以對這一問題產生了探究的興趣,能集中注意力地思考與聽講,最后掌握了光的反射規律,順利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二、課堂提問要創設有效情境
雖然完善的教學計劃有助于課堂教學有條不紊地開展,但是教師也要掌握靈活性原則,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動態生成問題,體現提問的針對性與實效性,這樣也更利于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參與興趣。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水到渠成地提出問題,將新知識與舊知識相互銜接,將學生帶入設問的情境中,勾起他們的求知欲望。例如學習“重力加速度”的知識點時,筆者在備課環節就搜索了很多與“重力加速度”有關的視頻資料,在課堂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現這些奇特的現象,一下子抓住了初中生的好奇心,當他們對重力原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時,筆者再進一步提問,引導學生深入探索物理的奧秘。在這樣的課堂提問情境中,每個學生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參與欲望,課堂學習氛圍非常融洽,教學效果遠遠超過了傳統的課堂模式。
三、課堂提問要激活學生發散思維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學要承擔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重任,其中強化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就是提高科學素養的內容之一。教師應根據物理教學的內容,挖掘物理知識內涵,以提問方式激活學生思維能力。為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要突破傳統“你問我答”的單一提問模式,以學生視角為出發點,讓學生在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能力素質。首先,要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時間與空間,突破固有思維模式的限制,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提出的問題要具有科學性和開放性,如設計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形式,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考慮問題;再有,尊重學生的求異性思維,教師要打破常規的教育觀念,通過設置疑問、啟發思考的方法,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與發散思維。
四、課堂提問要貼近現實生活
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提出的問題要盡量貼近初中生的現實生活,與時俱進地創新物理知識內容,將教材中的知識點與最新事物相結合,讓學生切身感受學習物理的重要性。例如學到“密度”的知識點時,筆者根據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同學們,我國科學技術水平日益提高,現有的航天飛機材料越來越輕,過去是鋼鐵,現在變成了鈦合金,你知道鈦合金材料有哪些優勢嗎?為什么飛機的體積不變,但是應用鈦合金材料卻能降低飛機整體重量?”在這些問題的誘導下進入新課環節,學生為了解決問題都會認真地聽講,對新課內容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最后根據自己的理解給出最終答案。當學生基本掌握了“密度”的知識后,為了加深記憶,筆者繼續提問:“1kg水的體積和1kg水結冰后的體積哪個更大?為什么?”學生很快就可利用本節課學過的知識點來解決這一問題,真正實現了學以致用的目標。
總之,初中物理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探究熱情,教師要把握提問的契機,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有效性。教師預設的每一個問題都要精心設計,綜合考慮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思維水平與發展規律,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難易得當的問題,避免因問題太難而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提問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高芳.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核心問題設計策略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4):164.
[2]姜群錄.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實踐與探索[J].學周刊,2014(17):1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