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芳
摘要:在“翻轉課堂”教學中,課前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自主學習,課堂中老師和學生相互探討解決自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強化訓練,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可以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本文著力打造“MOOC 平臺、課堂教學平臺、創新實踐平臺”三大平臺,每個平臺確立三大“著力點”,最終實現“基礎、提升、錘煉”的教學模式構建。將MOOC資源和翻轉課堂緊密結合在一起,提升學生課外學習的廣度和課堂學習的深度,最終完成專業培養方案中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目標。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MOOC
MOOC與翻轉課堂的融合是一種網絡教學與實體課堂教學深度結合的新型混式教學模式。一方面,將MOOC中心平臺、課程資源等進行本土化加工后融入翻轉課堂教學全過程,課前為校內學生提供高效的網絡學習平臺、學習工具與優質學習資源;另一方面,將翻轉課堂的個性化學習理念應用于網絡教育,促進MOOC由大規模、完全開放課程向小規模、限制性開放課程即“小眾私密在線課程” 二者有機融合的主要目的是在對MOOC優質教育資源進行加工、整合與充分利用的基礎上,創設“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學習情境和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促進深度學習的發生。
一、基于MOOC背景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意義
1、彌補在線學習的非 “在場”缺憾
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既實現了MOOC無法實現的“在場”,又能促進課堂教學中 “交往”的真實發生。學生在課下學習MOOC,既能夠獲取知識,又能與在線學習者、教師、教輔人員共同交互作為獲取知識的補充,以實現課堂上所需學習資源的準備;在課堂上與教師、同學共同協作探究、解決問題、知識建構,真正體驗超越知識獲取的探究、質疑、決策與生成,實現了在線的 “教”的過程與課堂上的“學”的過程的統一。
2、有利于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實現
個性化學習是以尊重學習者個性差異為前提,旨在促進學習者個性發展的一種學習范式。 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可對傳統課堂教學在教學目標的實現上,進行有效的彌補,可培養學習者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培養學習者有效掌控自己的學習進程,有效增強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課前對網絡平臺中MOOC的學習,學習者在課堂之下,可以開展自主學習,提出問題記錄下來,然后通過自己的分析,帶著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疑問,進入翻轉課堂的面授環節,通過這種方式,在翻轉課堂上,教師可圍繞學習的疑難問題及需要探究和深入研討的問題進行課堂設計,這樣可以實現教師對課堂知識的真正的內化和吸收。
3、教學模式促進教與學的有機統一
首先,課下自組織與課上他組織相結合提升學習的持續動力。基于互聯網的在線學習決定了學生自主選擇課程、參與討論與測試的方式,主要以學生自組織為主,但是學習過程出現 “部分學習者中途輟學、學習活動參與程度降低和學習者認知或文化沖突”的現象,使完成率偏低的問題始終伴隨著MOOC。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在課下自組織獲取知識,在課堂上教師作為他組織者進行調解、咨詢幫助等提供知識創新,以自組織與他組織的有機融合提升學習持續動力。
其次,課下的知識預設與課上知識生成促進知識創新。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同時拓展了MOOC與傳統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存在方式,給予學生更大的彈性空間。
二、基于MOOC背景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過程
1、課前的MOOC學習階段
(1)課前活動內容
課前活動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完成的。MOOC視頻替代模式是課前學生觀看MOOC視頻代替任課教師自己制作的視頻,通過完成MOOC訓練題代替教師自己設計的訓練題學習新知識的教學模式。
首先,MOOC發起教師將課程信息包括課程概要、課程資源、每周話題、活動通知、教師介紹等通過MOOC中心平臺發布,由課程協調人管理和維護。MOOC課程資源包含以知識點講解為主的MOOC微視頻,輔之以MOOC微課件、微案例、微項目、微實驗等微素材資源,以及MOOC微“作業練習”為主,輔之以網絡在線答疑、在線測試、在線調查等自主學習活動的學習反饋。然后,任課教師根據本課程的特征、教學目標與知識體系的總體要求將本課程劃分為若干個知識點,即將課程內容進行碎片化處理,圍繞碎片化的知識點在MOOC平臺上搜尋合適的課程微視頻,指導學生課前有選擇性地注冊、登陸MOOC平臺、參加MOOC課程,關注課程信息、課程進度,自由選擇論壇、社交網站、QQ群等個性化學習工具瀏覽、討論與交流。
(2)課前活動設計
課前活動設計主要體現在MOOC視頻學習后的反饋設計上。一個MOOC視頻的時間一般在 10 分鐘左右,只講一個知識點,在學生觀看完視頻后,教師應指導學生要有簡短的要點總結,幫助學生梳理思路,同時從整體和宏觀上把握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和系統性。
每個視頻后都要緊跟診斷作業,使學生學完馬上進行檢測和矯正,并能即時反饋給老師。而且課前活動設計還體現在 MOOC 平臺的設計上,要包含視頻學習模塊、測試模塊、問題交流模塊和反饋模塊等。任課教師瀏覽、參與MOOC課程的過程,既是一個擔任MOOC助教角色,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指導學生的過程,又是課堂活動的精心準備過程。
2、翻轉課堂實施階段
鞏固釋疑環節。教師在課堂上帶領大家完成課前所學知識的梳理和鞏固,并將學習過程中經過研討仍未解決的疑難提交課堂,全班同學協同合作,研討探究,教師及時進行指導和點評,最終實現問題的解決和知識的再鞏固。
特色展示環節。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遴選或者自我推薦的方式,每周遴選 1~3 個具有創新性的優秀教學設計方案或者作品進行現場展示,研討交流。每位小組成員在一學期內必須至少完成一次展示。這既提升了展示小組成員的榮譽感和興趣,也為其他同學提供示范,形成勇于創新的競爭氛圍,全面提升學生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endprint
主題研討環節。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教師導向性主題,另一類是由學生提出的與MOOC課程相關的感興趣的研討主題。教師根據教學情況,將需要突出強調或鞏固的內容,專門提出供課堂研討交流。比如學生 MOOC 平臺學習時更多關注技術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以主題研討的方式加以引導,在交流中強化學生將網上的學習內化為自我知識儲備的意識。
3、創新實踐階段
實踐環節是旅游管理課程必不可少的,實踐不僅幫助學生發現難題,提升能力,同時還是提高學生參與度,激發學生深入探究意愿的重要手段。
學生利用MOOC平臺一是資源收集,即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與課程教學有關的網站、視頻等教學資源,制作成 PPT、Flash 或視頻等,配上相應的推介詞,上傳至 MOOC 平臺,供其他同學查找學習;二是成果展示,即學生以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利用學知識完成一個作品,提交到 MOOC 平臺展示;三是互學互助,即學生可以在 MOOC 交流區發起與課程有關的討論主題,或對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并且達到要求數量。
技能競賽環節。課程不僅在日常教學中開展競賽,學生每年還要參加學院、學校和省級組織的旅游管理專業等各級各類競賽,使學生更多地接受挑戰,在挑戰中提升能力,在挑戰中激發動力。
社會實踐環節。主要包含見習實習、課題參與、校企協作等。課程依托專業的見習和實習工作,要求學生在各種教學活動中積極運用專業知識。課題參與即參與教師都積極吸收課程學生進入課題,參與研究,獲得實際鍛煉。校企協作即學校與相關旅游企業聯系,建立長期固定的實踐基地,既發揮了學生服務社會的作用,又鍛煉了學生實戰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發展問題,并可以通過MOOC平臺進行再學習。
綜述所述,三大平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體化螺旋攀升的。學生通過 MOOC 平臺學習知識后,帶著問題和想法進入課堂,通過師生交流互動獲得問題的解決、知識的內化和認識的提升,然后在實踐中付諸實施,發現自身不足,繼續返回到 MOOC 平臺針對性地學習知識,或者是回到課堂繼續與師生交流,解答自身的疑惑。學生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優秀作品上傳至 MOOC 平臺上供其他學生學習和借鑒,進一步豐富了 MOOC 平臺的內容和形式。
參考文獻:
[1]李馨.翻轉課堂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借鑒CDIO 教學模式評價標準[J].電化教育研究,2015,(3).
[2]蔡紅梅,許曉東.高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3]黃靜.基于學生互評的翻轉課堂構建——以南通大學文獻檢索課為例[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4,(2).
[4]汪曉東,張晨婧.“翻轉課堂 ”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8):11-16.
[5]曾明星,周清平,蔡國民.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4).
資金來源:哈爾濱理工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 項目編號4201600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