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娟
摘要:為了貫徹落實新的教育觀念,做好初中地理教學工作,樹立正確的地理課程教學理念,本文筆者從初中地理教學內容和方法兩方面進行分析論述,希望能夠不斷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學目標。
關鍵詞:地理教學;實踐能力;教學資源
前言:
初中地理教學是學生地理知識的重要基礎階段,我們只有做好初中地理教學工作,才能更好的完成國家、人民交托的偉大使命。下面我們就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夠對同行業者教育教學工作有所助益。
1.確立明確的初中地理教學理念
1.1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初中地理教學
目前,地理教學有著良好的現代信息技術支撐,可以開展以鄉土地理和區域地理為依托的開放式地理課程,有著極為優越的教學條件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因此,地理教學要放眼于學生終身發展,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地理探究意識和實踐能力,不斷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地理學習興趣,確立正確的環境觀、人口觀和資源觀,能夠以長期可持續發展觀念看待社會發展問題,讓學生真正受用終生。
1.2進行準確的教學課程角色定位
教師是教學的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共同學習、成長,讓學生在和諧、友好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掌握技能。
1.3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初中教育教學工作應當圍繞學生整體素質為中心,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營造良好的初中地理教學氛圍,增添地理課堂的情趣、智慧和活力,更好滿足學生知識學習要求。地理知識功能和價值的了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是在逐步的發現、分析、探索的統一過程。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主要、最大量、最經常教育途徑,是素質教育開展的主渠道,是教師教學的主戰場,提升課堂教學成果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1.4建立科學評價體系
建立多元化評價目標、采用多樣化評價手段、發展性評價與激勵性評價互補,實現過程與結果并重,努力提升地理課堂教學水平,優化資源利用率,整合教學過程和內容。狠抓落實各項地理課堂教學手段和內容。
2.初中地理教學提高的主要措施
2.1抓教師教育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師角色及工作方式均產生的巨大的變化,教師急需“充電”、“洗腦”,優先發展教師教育已經刻不容緩。因此,初中地理教師應始終堅持以德施教和依法執教相結合,不斷追求多元化教育教學工作,扭轉傳統教學觀念,優化教育體系,樹立正確的教學質量關、人才觀和教育觀,努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身心素質和師德修養,不斷更新自身地理知識,進一步掌握現代教學技術和方法,積極利用地理前沿教學信息資源和全面教學媒體,進行正確的地理學習評價,加強不同課程間教師團隊的協同合作,充分發揮地理課程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打造事業型、綜合型教師團隊,塑造扎實的業務功底和師德風范,全面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益。
2.2緊抓目標導向
確立明確的初中地理課程目標,從宏觀角度看待初中地理課程,正視初中地理課程的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教師利用課程教學增進學生對世界地理、鄉土地理和中國地理等基本地理知識的了解,使其具備基本的地理知識學習和應用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進一形成全球可持續發展觀念和意識。從圍觀角度來看,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深入鉆研初中地理課堂標準,編制新的初中地理教材,深入了解地理環境和發展問題,明確科學設計教學目標,擬定科學設計教學目標和方案,突破重點和難點,加快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進程。
2.3狠抓樂趣培養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優秀的初中地理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根據學生心理和教學內容,靈活選擇教學方式,采用游戲、猜謎語、搞競賽、講故事等形式打動學生的心弦,充分利用現有教學場所和資源優勢,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國內地理工程建設實例,加強各地區之間的聯系,實現民族團結與社會穩定,更好的滿足社會人才發展要求。
成功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應不斷激發學生成功欲望,努力創造公平競爭和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課堂教學親身體驗,使其始終擁有一個始終進取的心態,不斷增強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建立有效的內在學習機制,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益。
2.4緊抓學法指導
課堂教學就是要講授學習方法,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優勢,進行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培養學生自探精神和自立精神,加強學生自強意志。學生能夠自主進行新知識的獲取才是教師教學的成功,也是現代化教學的真正技巧所在。
初中地理課程教學的主要對象就是學生,這是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點,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讀書、理解和知識的掌握進行指導,幫助學生進行初中地理知識的進一步分析和理解,為學生打開知識寶庫的殿堂。地理知識一般都是圖文并茂,地圖就是基本的地理教學工具,課堂教學指導有利于幫助學生理順關系、研讀教材、分清主次;深入分析地理圖像,實現圖文轉換、以文解圖,理順關系、分清因果、了解因果之間的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增強學生學習體驗,讓其能夠更好的掌握學習技巧與解題方法。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放下架子,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善于發現學生優缺點、學會換位思考,采用圖文結合、新舊結合、情智結合等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道路引航作用,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2.5狠抓模式創新
準確衡量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益,教師要與時俱進,積極開展地理課堂教學模式創新,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充分挖掘學生的眼耳口鼻功能。教學模式切忌千篇一律,應當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方式,,利用圖文增強學生的理解,以實際案例增強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教師要發動腦筋,與時俱進,努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益。
結束語:
初中地理教學工作者要逐漸豐富教學方式、與時俱進,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努力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益。現代教育工作者要認清自身重擔,努力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型人才貢獻自身力量和智慧。
參考文獻:
[1]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應用[J].劉學.中國校外教育.2015(16)
[2]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研究[J].盧佳.神州.2013(33)
[3]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探析[J].張初漾.考試周刊.2015(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