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新軍
摘要:數學是小學重要課程之一,學習數學對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進而做到學生能夠手腦并用,從而促進小學生的數學素質全面提高,這是數學教育工作者的熱門討論話題。結合多年小學數學教學實際,作者對小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動手操作能力;培養
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是小學生的普遍特征,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當充分運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用激勵、啟發的語言,鼓勵小學生在學習中積極動手,從而讓小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進而打下扎實穩固的數學基礎,為將來學習掌握更高層次的數學知識做好準備。為此,我從以下即幾個方面加以分別闡述。
首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在長期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都應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一方面,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培養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時得以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和小學生好動的特點,要求小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認真探索數學知識,可更好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充分意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從而以學為樂,善學樂學,自覺學習,成為數學知識的主人。另一方面,培養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能夠讓小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會遇到許多概念性的數學知識,其中有部分概念性的數學知識小學生難以理解,這時數學教師可引導小學生進行適當動手操作,從而幫助小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內涵,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從而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是在學生之間進行的,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生之間積極進行交流與溝通,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合作、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而且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在課堂下,數學老師認真分析數學教材內容,不斷尋找小學數學知識與動手操作能力的契合點,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讓課堂氛圍良好,使學生的能動性、積極性、主動性得以充分展示,這樣,就會為數學教學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其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策略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用什么樣的策略才能培養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呢?筆者以為,應該從創設動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熱情、在運算中培養、在實踐中提高四個方面入手。
一、創設教學情景。
創設小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教學情景,讓小學生有機會真正參與到動手操作中來。小學數學涵蓋知識點較多,其中有部分知識點與小學生生活實際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善于從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創設教學情景,促使學生動手操作,啟發學生親自動手,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讓小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我在講解三角形這節內容時,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以便于學生培養動手操作能力,進而使學生對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有個更清晰的認識。在課堂上,當我講解三角形的一些知識后,開始創設動手操作情景,并要求學生思考“三角形三邊長度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我把學生按照座位分成十個小組,每個小組五個人,并將事先準備好不同長度的小木棒分給各個的小組,要求學生動手操作,看看哪些小木棒可以組成三角形。大部分小組利用小木棒順利拼成三角形,但還有部分小組則拼不成。最后,學生們在我的引導和點撥下,明白了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從而也掌握了這堂課。
二、激發學生熱情。
滿足小學生好奇心,激發他們動手操作熱情是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的關鍵。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懷著好奇去嘗試、抱著夢想去動手,惟其如此,才能夠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達到教書育人的最終目標。
例如,我在講解圓周時,要求學生使用繩子、軟尺和直尺測量自行車、電動車等各種車輛的車輪周長與直徑,并逐一分析兩者間的關系。由于是寓教于樂,學生的好奇心調動起來。因此動手比較積極,他們想出了很多測量辦法,拿著準備好的測量工具細心測量。有的學生通過測量車轍得到車輪的周長,有的學生則在車輪上做標記,從而測量出車輪的周長。雖然學生測量的結果并不精準,但通過此種教學方法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有助于學生開發智力,而且數學教師在講解周長和直徑、半徑等圓的相關知識時,學生容易掌握與理解,為提高教學效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在運算中培養
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是在運算中培養出來的。小學生必須掌握很多很多小學數學知識點,例如數字加減法等基礎知識,但是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較差,用死記硬背的方法許多小學生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數學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加深其對數字之間加法、減法的理解。
例如,在講解100以內加減法時,我讓學生準備好一些小棒,而后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動手操作。我在黑板上列出以下例題:40-38、48+17、56-23等,要求學生根據題目要求動手操作小棒。同時,我進行了積極引導和說明:“減法是從中拿小棒,加法是向盒中添小棒”,學生們經過親身動手實踐,最終得出了正確的計算結果。
四、在實踐中提高
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是在在實踐得以提高的。很多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在實踐中培養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小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從而努力學習數學知識。
總之,要想達到較好的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效果,教師應進行充分準備,準確把握教學內容,并積極引導,在調動學生參與動手操作積極性的同時,提高其動手操作實踐能力,為圓滿完成小學教學目標打好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