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紅霞
摘 要:數學考試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方式,也是檢查教師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在高三備考的綜合復習階段,經常以考代練,因此課型主要是試卷講評,怎樣進行試卷講評,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呢?我認為,講評的內容要有兩大方面,一是評“學生”,評學生的錯因和進步,二是 “評內容”,評試卷的“難易”和“亮點”,評出題者的考試意圖。
關鍵詞:數學;試卷講評;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8-006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038
新課標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數學考試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方式,也是檢查教師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教師通過數學試卷講評,歸納總結以及學生的自評可以有效激勵學生的學習,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學生自評,尋找其思維痕跡
數學考試是學生獨立思考最強,思維最活躍的數學實踐,學生的許多解題思路和方法,即使在試卷上出錯甚至沒有做的題目,都會留下學生自己的解題痕跡,因此考完后,首先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我檢查,自我糾錯。考試出錯并不意味著學生對知識完全不懂,原因方方面面,如果是由于審題因素、心理因素、時間不足、公式不清等造成的錯誤,當考試結束心情平復后,學生很快就發現錯誤的原因,或者是能重新找到解題的方法,或者是學生互評,經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又有一部分問題即可解決,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大可不必在這方面浪費時間,要把時間用在對學生共性存在的問題上。
二、認真閱卷,記錄亮點與不足
在試卷講評課中,有的教師經常是從頭講到尾,沒有重點,沒有歸納,這樣做效果不佳。為了使講解有針對性,做好講評的關鍵是認真閱卷,全面統計,看哪些問題錯誤多,對選擇、填空題要統計正確率,對于解答題,教師就要一一總結,對錯誤的種種情況分別記錄,并進行歸類。
(一)找不足
首先統計錯誤最多的,看這道題難度在哪里,哪一步分析有困頓,找到思路受阻點,這樣的問題必須重點講解。然后是不能得滿分的題,看學生錯在了哪個環節,是什么原因導致這個錯誤,一一列出。
(二)找亮點
試卷講評課中,激勵教育應貫穿講評的始終,對答卷中所出現的一切閃光點,要毫不吝嗇的給予表揚。對成績好、答題規范、思維敏捷的學生要及時表揚;對進步較大的學生,要給以鼓勵;對成績不好但答題工整的學生也要給予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總之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感到自己的進步,品嘗成功的喜悅。
(三)找失誤
對于試卷中的失誤,要進行全面總結,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恰是學生能夠上升的空間。如,有的是公式、定理掌握不清,有的是不規范,有的是計算錯誤,也可能是心理因素,一定要找到問題的癥結,才能對癥下藥。
三、歸類解析,尋找方法與規律
在一套試卷中,問題是一類的就要歸類講解。如解析幾何錯誤多,那就要把這類問題集中到一起,看是解析幾何中的求曲線方程問題?還是求范圍問題?還是存在性問題?這樣可以重點講解這類問題,突出重點,透徹分析,解疑糾錯。教師在備課時應在這個問題上多下工夫,準備充分,把涉及的知識和方法,講深講透,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1.按知識類型歸類:將試卷中考同一知識類型的題目放在一起講解。例如,在試卷中關于三角函數的問題,在選擇、填空、解答題中都有的話,可以就此內容進行統一講解,總結三角函數經常會出哪些題,這些題怎樣處理。
2.按思想方法進行總結:即把試卷中涉及同一解題方法、技巧的題放在一起進行解析。例如,在試卷中可以將用到特殊值法、待定系數法、分離參數法、構造方程組法、構造函數法的放到一起;用到數形結合思想的放到一起,不僅講解這道題,同時對解題思想和方法進行復習。
3.按答卷出錯的方式進行總結(1)有對概念、定理理解錯誤(2)審題不仔細(3)思維定勢(4)建模不當(5)分析錯誤(6)運算錯誤等類型。
四、以點帶面進行綜合解析
對試卷講解時一定要分析出題者的意圖,追溯到課標、考綱的要求上。要特別注重對試卷考試功能的挖掘,分析為什么考這道題?這道題運用了哪些知識和方法,在課標中對這一知識點的要求是什么?從而,通過一道題可以關聯整個知識脈絡,以點帶面進行綜合分析,發揮其最大的考試功能。
例如,近幾年高考全國新課標I卷中的第21題,總是一個函數問題,而且考察的都是利用導數確定曲線的切線、函數的單調性、求極值或最值等,有些涉及利用導數證明不等式問題,同時都要考察分類討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構造函數等,那么在講解試卷時,教師就要透過對這道題的理解,以點帶面,形成一個經緯交織的知識網絡,深入剖析,這樣有助于學生全面、完整的理解知識間內在的聯系和發展,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五、發展思維進行變式教學
對于一些典型的、靈活性較大的試題,要借題發揮,通過變式教學發展學生思維。
(一)整理學生的解題思路—— “一題多解”
考試中,學生對于同一道試題,往往會從不同角度分析,使得問題的解答方法豐富多彩,這時,教師要緊緊捉住時機,讓每個學生講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證。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自信,也發散了學生的思維,這是比教師講解更大的優勢所在。
(二)改變試題條件或結論—— “一題多變”
考試中,有些學生往往憑經驗解答,沒有認真讀題,沒有發現試題條件的變化。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抓住機會,發動學生,進行開放式教學,對一道試題的條件或結論進行改變,由淺到深,層層遞進,讓學生探究試題的變化,這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鍛煉學生嚴謹的思維習慣。
(三)對試題進行拓展——“一題多展”
對一道錯誤率高的試題,教師一定要查明原因,也許是教師在這個環節講解不夠,也許學生在這個問題上是一個難點,這時要充分利用這個漏點,大做文章。教師要在這個環節對試題進行拓展,讓學生把這一類問題徹底弄清楚。
試卷講評時,一定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找到試卷中問題的癥結,對癥下藥。同時還要強化試卷的考試功能,一堂試卷講評課,一定要以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為目標,掌握知識和方法為著眼點,采取形式多樣的試卷講評方式,充分發揮試卷講評課的激勵、診斷、強化、示范功能,從而達到試卷講評課的最大效益!
參考文獻:
[1] 黃一文.試卷講評課功能及教學策略[J].化學教育,2004(4):20-21.
[2] 張健.新課程理念下如何上好數學試卷講評課[J].數學教學研究,2008(10):13-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