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玲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英語的口語教學日益受到關注,教師要不斷改變教學策略和方法以實現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不少問題。以下我結合當前的具體學情與自身的教學經驗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境;評價;實踐;專項訓練
口語教學在新課改中被提上日程是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必然結果,現在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國家之間的交流在各行各業都占據了重要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和實踐水平是我國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的最終目的。但是以往的英語教學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局限,教師與學生都是重視“聽”、“讀”、“寫”能力,而對于口語能力要求不高。由此導致學生一開始就沒有養成好的語言習慣,很普遍的現象就是一旦學生進入大學,英語能力驟然下降,這就是沒有說英語、用英語的習慣導致的。在這種狀況下如何順利推進英語口語教學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多方式練習聽力和口語,培養學生學習熱情。
很多人喜歡聽音樂,看電影。因為音樂和電影往往能給人們帶來樂趣和激情。在日常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室可以充分的利用學生們的這種一喜好,讓學生們在愉快的心情中感受英語的魅力。所以,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添加一些英語視頻和英文歌曲,這些東西可以在學生們學習累了的時候進行。這樣不僅能幫住學生緩解學習壓力,還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英語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聽英語,說英語。同時,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對英語課堂充滿期待,他們會更加樂意上英語課,看電影,聽音樂。不過,看電影的時候,老師應該告訴學生們盡量不要去看字幕,試著自己去聽懂。對于英語歌曲,老師要鼓勵學生每人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歌曲,并學會唱這首歌。能把英語唱出來,說出來就會更容易了。音樂具有感染力,而且通過音樂記憶語言更加容易,音樂中的語言聯系比較緊密,很多情況下,更這音樂的旋律就能唱出歌詞來。所以通過唱歌學習英語,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二、把握直觀教學,夯實學生“能說”的基礎
在初中英語“口語”訓練過程中,為了確保孩子們能夠將英語表達的更有條理、更加準確,教師可以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及時恰當地運用投影機、CD機、錄音機以及各類圖片、具體實物、簡筆畫、卡通畫等直觀手段進行教學,真正做到實物與圖像交融、聲音與動畫并現,確保直觀形象、生動活潑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促使學生提升學習“口語”的興趣。例如:筆者在教“worker”時,在用courseware(課件),為學生展示一個工人的畫像,通過這一幅畫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直觀生動呈現了“worker”的意思。再如:筆者在教新標準第一冊第7模塊的單詞時,隨手拿了學生的一個鉛筆盒,并自言自語道:“Whats this?(這是什么呢?)接著,又自問自答道:It is a pencil-box、a pencil –box.(這是一個鉛筆盒、一個鉛筆盒)。然后再引導學生模仿筆者口型跟讀五遍,最后,再讓學生學習拼讀,通過上述教學,既可以將音、形、義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遵循了視、聽、說領先的語言教學原則,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強化記憶、排除母語翻譯的干擾,從而有利于學生養成模仿、朗讀的良好習慣。
三、借助多媒體教學對英語口語教學加以強化
新時期為了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自主學習實踐中,教師還應該結合現代教育思想積極引入多媒體視聽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對英語口語教學內容加以豐富,進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在具體操作方面,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以音頻、視頻或圖畫等方式向學生展示相應的學習內容,并對學生實施一定的口語訓練,綜合多媒體設備對學生做出的口語評價對學生口語訓練實施相應的指導,促使初中英語口語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3]。如在針對7A lets Celebrate(Halloween)這一部分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展示與西方國家節日相關的視頻和圖片,并有針對性的在不同的圖片上設置相應的單詞發音練習,讓學生在熟練掌握相關單詞后,基于慶祝節日的主題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組織學生進行對話訓練。這樣在深化學生英語知識理解、提升學生文學素養的基礎上,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也能夠得到良好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未來全面發展。
四、開展課外活動,拓展課外教學途徑
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課堂45分鐘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營造英語氛圍,從而促進學生的口語水平,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課余生活。使學生在自然、輕松的環境中增加語言的攝入和輸出。
五、用熱點話題辯論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隨著初中教學的發展,口語辨析能力已成為口語教學的最高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應該具有獨自用英語論述某件事情的能力,但是現階段的初中生由于平時只是用零星瑣碎的英語最為口語交談的內容,使得他們很難具備這種要求較高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為了增加學生英語口語論述的能力,可以在教學中采用以下方法:第一,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力對于學生英語的辨析能力十分重要,但是它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而是需要教師對學生不斷開展話題探討訓練。例如,在探討“What is happiness?”,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陳述自己的幸福觀以及幸福程度,并且教師也要陳述自身的幸福觀念,這樣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第二,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辨析能力,教師還可以經常開展英語演講、英語辨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進一步促進他們的學習。
六、充分利用教學資料
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教學資源的可獲得性增加,各種影像、圖片等資料成為教學的有效推動力。根據對學生的觀察了解發現,對歐美文化或者說文化產品感興趣的同學,往往也會具有良好的語言功底,所以我們可以利用當今學生對文化產品,諸如電影、電視的愛好進行教學,例如影視欣賞、角色扮演、配音游戲等等,使學生在樂趣中實現口語進步。
通過以上簡單論述我發現初中英語口語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合作和交流,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減小口語學習的功利性特征。總之,初中英語口語教學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同時學習最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在教學中,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為中心,以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為手段,以時間為主要途徑,從而促進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海量,于萬鎖.交際能力與口語教學.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第8期.
[2]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年4月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