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
摘 要:四邊形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廣的一種幾何圖形,尤其是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邊形的用處更常見。教學中應突出圖形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的探索與發現過程,從多角度認識圖形的性質,適當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對四邊形有更加直觀的感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關鍵詞:新課標;平行四邊形;應用意識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和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想、推理等活動過程,推理是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學習數學就是要學習推理,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是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深挖教材,還要注重以下方面的教學設計,下面就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四邊形”教學之我見,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教學中應突出四邊形一章的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的探索發現過程,引導學生觀察、猜想并利用學過的知識進行證明
在四邊形一章中,先學習的是“平行四邊形”,對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后面特殊平行四邊形的相關性質和判定。所以學習平行四邊形的內容時,要放慢節奏,突出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發現過程,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觀察、探索,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想進而推理得出結論。在學習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質和判定時,同樣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發現性質,類比性質讓學生猜想相關判定,如在探究矩形的判定方法時,可以先讓學生將矩形的性質反過來進行猜想,“有四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嗎?能不能變為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呢?為什么?”“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嗎?如果不是,能否舉例說明,對角線相等還要加上一個什么條件才能是矩形?”這樣的啟發能促使學生步步深入,主動探究,對于平行四邊形和特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判定理解更深入。
二、從不同角度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使學生在應用意識方面思路能夠更加清晰
在學習了特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判定后,由于性質和判定定理較多,很多學生開始糊涂了,在應用時出現了將性質和判定混亂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要幫助學生對于四邊形一章進行知識梳理。如學習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時,可讓學生從邊、角、對角線、對稱性、面積公式進行記憶和應用,對于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可讓學生類比上述方面進行對比學習。通過從不同角度幫助學生梳理,學生對于特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判定更加清晰,應用起來就會比較自如。
三、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提高學生對于四邊形的圖形變換意識的綜合應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邊形一章的圖形比較多,在教學中要注重“圖形的性質”和“圖形的變換”等之間的聯系,利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動態演示,讓學生從多角度認識圖形的性質,在圖形的運動變化過程中讓學生發現其中不變的位置關系和數量關系,進而發現圖形的性質。在進行四邊形一章的復習小結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采用知識網絡圖對比特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判定和相互聯系,學生一目了然,還可以演示生活中與四邊形相關的實際問題,學生看到醒目的畫面,會積極投入到觀察思考中。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中還可以制作微課環節,以更好地鞏固四邊形一章的重點內容。
四、利用“四邊形”一章教學進一步復習鞏固三角形全等以及相關幾何知識,訓練學生的推理論證能力和題型拓展能力
在學習四邊形一章時,應啟發學生將四邊形問題轉化為三角形問題,正確添加輔助線,四邊形一章的推理論證幾乎都要用到三角形全等,如證明四邊形中的線段相等、角相等都要將四邊形轉化為三角形,然后結合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特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得出三角形全等用到的性質,所以四邊形一章的推理論證進一步復習鞏固了三角形全等以及相關幾何性質,還可以培養學生的一題多解能力,進行題型拓展訓練,利用不同證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加強邏輯推理能力。如,在四邊形的推理證明題中,可以讓學生自己探索發現,如何選擇兩個三角形全等,如何添加輔助線,如何進行圖形不變修改條件等,讓學生主動思考,用不同方法進行證明,這樣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習興趣。
五、重視四邊形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創設問題情境,聯系現實生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在四邊形一章的教學中,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理解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今后需要我們探究和改進的教學問題還有很多。對于我們一線教師而言,不僅要多研究教材教法,還要深挖教材,多關注學生,通過適宜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藝術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數學是一件非常奇妙有趣的事情。同時,教師要繼續深入領會新課標的精神,深化課程改革,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學策略和措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應用意識,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孔凡哲,孟詳靜.新課程理念下創新教學設計初中數學[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8.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