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純婷
摘要: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要杜絕一講到底的教學模式,要改變學生被迫學習的痛苦體驗,就要嘗試把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構建自主型課堂。本文從學生主體、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評價理念幾個方面探討自主型課堂構建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自主學習;引導探索
語文課堂教學的較高級要求不能僅僅停留在對知識教學的效度衡量層面,而要努力向學生學習意識和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轉變。新課標實行以后,許多語文教師在這一轉變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和嘗試,對語文學科的發展做出了積極有效的促進和提高。筆者在多年從事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也深刻體會到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自主性的重要性,并積極實踐改進。在此,就高中語文自主型課堂的構建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1、 學生語文學習心理的調查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嘗試引導學生進行輕松的溝通交流,這樣的交談便于打消學生顧慮,獲得真實有用的信息。在摸清學生的思想狀況之后,就要在自己的課堂上尋找學生的興趣點了。比如,根據調查所得的一些信息,有針對性的把教材內容順序做適當的調整,學生普遍喜歡的篇目先進行教學,避免學生開始就厭倦語文課。同時,在備課階段盡量根據文本特點,增加一些故事性、趣味性比較強的課外材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這些工作,一方面能夠了解學情,另一方面,能夠增強教對學的親和力,應該是很值得做的一件事情。
2、課堂教學目標的預設
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一般都是提到三維目標。實際上,就靈活性原則而言,每堂教學都按照三維目標去設計和施教,這是很機械的一種做法,因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學生面對的文本并不是按照三維目標去寫作完成的,所以就沒有必要完全死扣三維目標。對一篇課文,教師需要通篇考慮,抓住文本特點,考慮學生的興趣點,設計一到兩個點作為教學的預設目標就完全可以了,這樣可以避免目標太多,頭緒太亂,學生覺得無所適從,從而厭倦放棄。比如,在學校演說詞這一個單元教學時,教師的預設目標就完全可以是:利用文本,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利用文本材料進行課堂演說的機會。《我有一個夢想》和《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情感不同,風格迥異,但是都從不同角度體現了演說詞的特點,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演說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情感把握、語調處理和語速掌控,教師做出的點評和指導,就是對演說詞及其語言的最有效分析。讓學生動起來,參與進來,以語文自身的方式去學習,就可以避免教學目標的平面式實現,而向立體參與式目標實現途徑邁進。把學生的活動考慮到教學目標的設定和實現途徑之中,把學生的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內容來安排,學生自然就是課堂的主人,實現了教師指導下的自主性學習。
3.課堂教學過程的推進
自主型課堂教學過程的推進方式是豐富多樣的,一般而言,有問題式、活動式、練習式和自學點撥式。這里,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著重談談問題式和活動式推進方式。問題式:比如《鴻門宴》的文言文教學。課文篇幅比較長,詞語教學比較艱難。在教學過程中,假如逐句講解,時間不允許,目標的實現也不需要這樣瑣碎講解。假如我們化整為零,把故事分成幾個部分,教師示范講解其中的一個或者兩個情節,然后給下剩情節設計3至4個思考題,讓學生閱讀理解,分小組討論解決,然后一個小組主講其中一個情節的問題要點在全班展示交流。這樣,教師引導在先,學生自主在后,師生共同總結明確,問題的設計,避免了課堂教學形式的單一,引入了學生自主活動的內容,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一定的增強。
活動式:比如《孔雀東南飛》的教學也面臨篇幅長,課堂教學難推進的問題。教師可以做如下的設計:字詞知識不難,但是也有重點知識,完全可以安排學生課前活動掌握大部分字詞知識,課堂只需要做一點知識性考查即可。課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就可以組織學生課堂進行表演展示。劉蘭芝、焦仲卿、焦母等人,可以分層次讓不同的學生扮演角色,腳本就是文本語言,學生在進行角色準備的時候,會自然而然的體會理解人物的形象特點、內心活動,在他們表演時表現出各自的理解,教師在對表演進行點評時也會自然帶出對作品思想藝術性的總結和概括。如此種種,采用多種途徑和方式,始終牢記把學生推到學習的實質性情境當中,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地位得到了有效體現,課堂教學在自然的向自主型課堂發展。
4.課堂教學評價的更新
既然讓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主人,那么,課堂教學的評價就要努力以學生評價為主了。不論哪一種方式的組織教學,對學生的評價都要做到民主化人性化,防止出現教師一言堂的評價方式。評價的立足點是學生的實際水平而不是教參的評價標準;評價的語言應該是發展性的而不是結論性的;評價的結果應該是鼓勵性的而不是挑剔型的。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把自己放在學生的地位去理解學生的心理、認知、感受性、理解力的局限性,始終提醒自己,假如我是學生,或許不如這些孩子們。更要明白,一個學生,尤其一個高中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發言、參與活動該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多么充分的準備啊!參與已經是一種高級有效的學習方式了。這樣的評價理念,是對自己的學生最大的鼓勵和信任,是對長期教學效果的高度負責。用心的聽取和關注,贊賞的態度,由衷的肯定,誠懇的指導,都會從根本上促進自主型課堂的構建。
總之,高中語文自主型課堂的構建是以“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的體現,是以全面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為出發點,以凸顯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為課時目標,以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為根本目的的一種教學實踐活動,心中有學生,心中求發展,這樣的語文課堂才有真內涵。
參考文獻:
[1]陳超《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文理導航》2015.6.)
[2] 劉玉.《新高中語文課程理念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 2008.Z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