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志立
摘要: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教師要從學生的立場去考慮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選擇學生喜歡的形式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最優的教學效益。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提高
對于小學生現階段應該達到的閱讀能力,就是能夠在結合圖片的情況下讀懂簡短的短文或者小故事,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等,這也需要小學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這一方面下更多的心血,但目前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來看,老師仍舊采用單調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枯燥,讓學生對于閱讀英語書籍沒有強烈的興趣,這也阻礙了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所以,如何改進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是現階段教育界需要關注的重點。
一、選擇適宜的閱讀材料
閱讀首先是“為了得到樂趣,為了獲取資訊”。如果閱讀材料不符合學生年齡心理特點或學生不感興趣,不僅會造成學生學習的負擔和壓力,還會使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因此,閱讀材料的選擇不僅要與學生水平相適應,還要考慮到下面幾個方面的因素:簡易、有趣、有價值、有意義,最好還能與同期的課內教學的閱讀語篇的主題相適應。其實這樣的閱讀材料并不好找,那么就需要對原始語篇進行必要的加工或改寫:①改寫內容。在不改變原文風貌的基礎上增加知識內容;②改寫篇幅。把篇幅過長的選文縮短,或把篇幅過短的文章進行加長;③改寫結構。對句型或結構等方面,以易替難,進行修改,使其適合相應知識水平的學生閱讀;④改寫文體。可將一些短文改為對話體,或將對話改為短文。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課主要目的旨在激發和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選擇適宜的英語讀物,能幫助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形成有效的閱讀策略。
二、組織合作學習,樹立英語閱讀信心
我國臺灣著名教育學者林生博在論及合作學習理論時,直接將合作學習稱之為“合作教學”(cooperative learning),他指出:“合作學習乃是一種創新的教學設計,目的是使學生活動成為共同的活動,其成敗關系到集體的榮辱。”它不但有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思維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內在動機、外在動機、心理健康、社交能力等的培養,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合作學習非常強調課堂上的人際互動關系。這種互動關系與傳統的師問生答的教學關系有所不同,它不只局限于師生之間的互動,而是將教學互動擴展至教師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參與到活動中來。教師是活動任務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是學生活動的伙伴,他可以走下講臺來做學生。同樣,學生也可以走上講臺做老師,搭建自己需要的舞臺,自編自演,成為真正的主角。它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積極參、互相交流與互助,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搜集整理閱讀信息、討論問題的、表達觀點與競爭合作的能力,減少了學習焦慮,樹立閱讀信心。
三、結合詞匯積累,讓閱讀訓練變得更高效
要想閱讀英語文章不費力,就要達到一定的詞匯量積累。詞匯是文章的基礎組成,而英語中一個單詞往往有著多種含義,在不同的文章中所表示的意義也不相同,一方面老師要讓學生在詞匯積累的過程中理解詞匯的多個意思,另一方面也要通過閱讀不同的文章積累詞匯,讓學生能夠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和文章的類型特征,讓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達到一定的提升。在閱讀過程中,老師要讓學生注重文章中的關鍵詞,讓學生在閱讀后小組討論文章大綱和主題,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的閱讀水平達到更深層次。
四、加強閱讀策略指導
對于低、中年級的小學生可以采用師生互動策略,教師通過自身的表演、講述故事、運用錄像、實物或者是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導入閱讀材料,引發學生極大的閱讀興趣。如在教學《I like eating》中,教師借助圖片、實物以及錄像,結合自身的動作開始教學,文章里的故事又充滿著濃郁的趣味性,大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也不由自主地模仿著老師的動作動起來。學生感知后,教師應給予明確的問題和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和任務進行閱讀訓練。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以小組活動的形式安排,學生讀后可以交流閱讀心得,在交流中對自身的閱讀效果進行一種自我評估,從中了解到自身的閱讀成果和不足之處,以及對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進行總結和鞏固,同時閱讀策略也得以培養。師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上下求索,切磋進取,結伴成長。由于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閱讀經驗和閱讀技巧,因此應采取自主開放策略,這種以課外讀物為主的閱讀教學策略一般可以在高年級使用。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尋找切合學生實際水平的課外讀物,成為課堂教學所學的延伸。同時這種讀物也可以由學生提供,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和愛好來選擇自由閱讀,鼓勵學生課外進行廣泛的閱讀。凡是學生看得懂的,要讓學生去看;凡是學生講得出的,要讓學生去講;凡是學生想得出的,要讓學生去想;凡是學生做得出的,要讓學生去做??要努力做到教學活動、教學評估的民主性,積極創設多維度、多途徑、開放式的教學氛圍,使學生逐漸提高獨立自主的閱讀能力,并養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循序漸進,切實地提高英語水平,扎扎實實地從基礎抓起。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我們一線教師教學的重點之一,只要我們不斷地探索、求真,制訂切實有效的閱讀方案,研究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也將大大提高,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劉尊全.關于有效處理好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幾個問題[J].快樂閱讀,2013(22).
[2] 白微.淺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3(18).
[3] 張金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的問題診斷和改進策略[J].
[4] 戴天揚.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四部曲”[J].
[5] 曹偉華.在語篇中,教學詞匯和句型的有效方法[J].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