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述瓊+++華富先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以及生活閱歷的積累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主要圍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就分段式訓練在其中的應用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分段式訓練;寫作教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身心成長、思想意識等都有了較大的變化,他們在各階段所呈現的特征有所差異。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采用分段式訓練法,可以根據學生的成長階段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一、分段式訓練的主要特征
1.充分利用學生成長的特點
分段訓練模式能充分利用學生的成長規律,例如,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情感還不是非常豐富,表達方式也相對簡單,但是到了三、四年級這一階段時,他們的生活經驗有了極大的提升,他們的抒發欲望得到了初步的激發。而當處于五、六年級這一階段時,他們的心智有了較大的發展,可以利用所學的知識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分段式訓練正是利用學生的這一特征開展教學工作,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進一步提升。
2.充分利用學生進步的特點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最先接觸的是文字,然后才是詞語、文章以及詩詞等。在剛接觸語文的過程中,他們難以組織系統的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隨著語文知識的不斷積累,隨著生活閱歷的逐漸豐富,他們的寫作能力也在逐漸提升。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分段式訓練正是利用學生在不斷進步的這一特點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的教學依據
1.符合小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和知識掌握度
寫作是學生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情感,并不是簡單地記錄日常生活。現在的小學生一般年齡都在6到13歲之間,小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表達能力都有欠缺,分階段訓練寫作模式就是根據學生的年齡來劃分階段,不同的年齡劃分不同的階段,不同的階段有不同難度的寫作訓練和寫作技巧指導,使學生在不斷積累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小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量和寫作能力。年齡越大,接觸的東西越多,知識的積累就會越多,知識面擴展了,從書中和生活中學到的東西就越多,對于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就會有更多的感悟。
2.符合小學生的寫作規律和生活閱歷積累規律
小學生在沒有接觸寫作的時候都是很迷茫的,在真正接觸之后,了解了其中的規律之后會發現寫作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是隨著寫作的次數在逐步地提升的,學生寫作的次數越多,運用詞匯的次數就越多,熟能生巧,經驗積累得多了,自然能寫出好的文章。小學寫作的字數也隨著不同的階段在變化,在初級階段,小學生大多是用一段話來敘述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或者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積累語言的增多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小學生可以用一整篇文章來表達一件事或者對一件事的感悟,分段訓練能夠依據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的規律來進行有效的指導。
三、小學生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的具體方法
1.重視句式訓練,提高寫話能力
相對于高年級來說,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語言狀態比較差,低年級的學生沒有形成句子概念,內容的清晰度不高,語言表達能力不強,語言連貫性不強。所以在小學低年級語文寫作教學中,要重視小學生的說句、寫句等訓練,訓練低年級學生說完整的話,規范學生的語言,構建句子概念,在學生的日常寫作中培養學生寫出完整的句子,給寫作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還要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觀察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靈活運用分段訓練模式來進行語文寫作教學,在上課的時候教師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逐步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句式訓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利用日常的教學,采用靈活的引導和啟發方式,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逐步培養學生說整句話的習慣,讓學生將句子說具體,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表達完整。第二,在日常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造句、擴句、變換句式的訓練,低年級的學生由于沒有過多的詞匯量,寫作的內容比較貧乏,但是他們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教材或者其他相關的素材進行句子模仿訓練,在模仿的過程中寫出更具體的內容。第三,教師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插圖進行訓練,引導學生看圖說話,借助學生的豐富的想象能力,將插圖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將自己看到的插圖用幾句話,或者加上連接詞語寫成一段話,形成一個小短文或者一個小故事。
2.積累寫作素材,激發寫作興趣
經過一、二年級的學習,三、四年級的學生的詞匯量相對有所豐富,逐步從寫句擴展到寫段,三、四年級的學生都可以鍛煉寫段落。對于三、四年級的語文寫作教學,教師可以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寫整篇的文章。學生要寫整篇文章,就需要更豐富的寫作內容和更好的寫作基礎,還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詞匯量和語言組織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能夠細心地觀察周圍的事件,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將自己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這樣有趣新奇的內容才能引起學生的關注,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可見,教師需要有目的地組織多樣實踐體驗活動,學生通過自身體驗,寫出富有生命力的文章,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去捕捉和積累寫作素材,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感觸也會比較深。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注意培養學生觀察與思考的能力,只有學生擁有較強的思考能力和觀察能力,才能推進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年級的學生,因為中年級的學生雖然具備一定的自我探究性與自律性,但是學生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容易分散注意力,尤其是一些遠離生活實際的東西,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中年級的學生很難產生情感共鳴,很難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所以,對于中年級的小學生來講,在這個階段的寫作訓練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熟悉學生所喜歡的事物,選取學生喜聞樂見的話題,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下快樂地學習。
總而言之,分段訓練有很多優點,尤其是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分段訓練能夠幫助學生逐步提升寫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分段式訓練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和知識積累量,采用逐層遞進的訓練方式,對突出自我的個性,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沈鳳.分段訓練模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192.
[2]呂玉榮.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5(34):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