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秋
摘要:識字,是小學語文低年級階段的教學重點,它是學生日后進行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學生獲取語文系統知識的重要一步。所以,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高度重視低年級階段的識字教學,并通過采取科學、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讓學生輕松、主動地識字,從而為學生日后的閱讀與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現階段如何讓小學低段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漢字,是每一個老師面臨的問題。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特別多,就算只是學習常用漢字,其數量也仍然不少,而且漢字之間的形似、音似現象時有發生,如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正確區分,并做到正確識記,是至關重要的。
一、現階段識字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教學過程過于片面,忽視學生的實際情況。老師在教授學生識字的過程中,過分強調老師的講授過程,而忽視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對于一個漢字的解答,老師只是在講臺上對其表面意思進行了解釋,并沒有將其隱含的意思或者每個組成部分進行具體解釋。如此枯燥的教學過程,使得小學生很容易走神,對于老師講解的漢字也是一知半解,并沒有過多理解。
2、小學語文課縮減,學習量未減。在新課標普及的今天,小學語文課時不斷減縮,然而需要學習的知識并沒有減少,這就使得課堂學習時間相當緊張。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趕進度,忽略很多細節知識的學習,只是在課堂上將書本知識迅速灌輸給學生,部分老師還會提出問題,讓學生回家之后自主學習。試想,小學生自學全新的課本,成效又會有多少呢?這樣帶來的最直接的結果是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被逐漸削弱,學習效率直線降低。
3、盲目地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卻忽視質量。中國漢字,每一個都有其文化底蘊,有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文化知識的傳輸,只是生硬地講解漢字,讓孩子們忽略文字背后的意義。這對于學生對于漢字的識記能力有一定的削弱,不利于其文學素養的提高。
二、優化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方法
1、創設輕松愉快的識字情境,培養孩子的識字興趣。愛因斯坦說過:“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有識字興趣,首先要讓學生敢于暢所欲言,所以老師應該著力創設一種平等、民主、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創設一種孩子喜聞樂見的大情景,在這種情境下,教師像朋友那樣將識字內容、識字方法因繁就簡地融入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中,孩子學習的興趣濃,主動性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過找漢字規律識字。漢字中的形聲字約占七成,因此掌握好這類字的造字規律對今后提高生字的識記效率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形聲字總是分兩部分,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表意部分稱為意符,表音部分稱為音符。意符表示形聲字的意義范疇,音符則表示形聲字的讀音。在形聲字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
3、課外閱讀,品文識字。適當地選擇一些與課文相關或者難易適合學生的閱讀資料,在拓展了孩子的閱讀資源的同時,還完成了孩子詞語、語言以及識字量的積累。長期堅持的話,孩子絕對是受益匪淺的。
4、表揚鼓勵,激發興趣。低年級學生思想單純,老師的一句表揚或者鼓勵,都能給孩子以無窮的力量,因此,在教學中,應以表揚為主,比如“你真是的會思考的孩子!”“你真棒!”“老師為你的進步而高興!”??有時,學生說得好,我還會和學生一起鼓掌,一起豎起大拇指,于是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更濃了。
5、結合生活環境識字。漢字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讓學生養成留意周圍事物,學習生字的習慣。創設識字環境,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業本上的名字都標上拼音,讓學生輪流發本子,擴大識字量。還可通過"每日一句話""每周一首古詩"誦讀活動,讓學生鞏固學過的生字,認識新字,同時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以上各種教法,各種途徑,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生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識字學習由枯燥變為有趣。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識字習慣
善用工具書:小學生自身的基礎知識積累有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度相對較大。所以就需要教師能夠培養學生善于使用工具書進行識字,比如借助字典、詞典等學習工具書來查詢不認識的字詞,掌握了這一途徑,就能夠為識字學習打開一扇門,有效提升學生識字的效率。及時復習:《論語》中說:“學而時習之”,學習之后及時的進行溫習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習效率,鞏固學習成果。科學研究表明:知識遺忘的進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丟掉幾個,轉天又丟幾個的,而是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后來就逐漸減慢了,到了相當長的時候后,幾乎就不再遺忘了,這就是遺忘的發展規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則,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及時的復習、回顧,將學習的知識重新“過幾遍”,以便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認知。比如在學習《兩只小獅子》這節課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復習鞏固,比如“獅”字就是“反犬旁”加上“老師”的“師”,獅子經常會在地上“滾來滾去”、練習“撲”、“咬”等本領??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生字詞進行復習,就能夠讓學生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再次的回顧、復習,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識字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是學生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礎。《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識字目標中明確指出:“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如果孩子學得主動,肯動腦筋,那么,每個漢字都可以用多種的好方法來識記。”在識字教學中,我們只有因地制宜、靈活多變的選擇恰當的識字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掌握多樣的識字方法,促進學生識記效果的提高,讓他們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快樂。
參考文獻
[1] 蔡來榮.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的趣味性教學微探[J].小作家選刊,2015(36):67-68.
[2] 鄧秀梅.論如何提高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效率[J].讀與寫(上,下旬),2014(24):175.
[3] 桑吉.小學漢語文識字教學 策略初探[J].小作家選刊,2015(27):108.
[4] 安瑩.趣味學習――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趣味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27):219.
[5] 徐萍.小學語文知字教學中應掌握的幾種方法.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012).
[6] 曹華.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簡談.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2(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