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影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作為高速發展的第二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國加入WTO后,工程建筑數量逐年增加,工程規模逐漸擴大,呈現出現代化、國際化的特點,對工程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有提高了一大塊。尤其是項目管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及造價工程師等高級人才的需求持續增長。本文指出了培養工程管理技術人才的必要性,分析了工程管理專業的現狀,提出了建設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的措施。
關鍵詞:工程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法
現代技術的發展使得建筑工程技術含量要求較高,因此,急需一批高素質的工程管理人才,他們掌握著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建筑工程管理的技術流程,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工程管理技術包括很多,如識別圖紙能力、工程造價核算能力、工程定位能力、建筑設計、工程測量等技術。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關于工程管理的教學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有待加強。
一、工程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隨著建筑業的興起和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對工程管理應用型人才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培養出能適應行業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是高校面臨的重要任務。這里的應用型人才是指工程管理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才,不但要具備基礎知識和技能,還要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戰略眼光。
但目前,實際情況并不理想,人才定位存在誤差,從就業看,存在矛盾的現象:用人單位招不到他們所需要的人才,好多畢業生又存在著找不到工作的問題。原因主要是企業需要專業的高端人才,也就是應用型人才,但目前畢業生由于實踐機會少,缺乏經驗,導致不能將所學的知識靈活勇用于實踐。工程管理人才培養集中于理論,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沒有落到實處,因此,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十分必要。
二、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1、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我國工程管理專業主要是在國際工程、房地產經營管理及其他相關專業基礎上形成的,在1998年時正式成為二級學科,隸屬于管理科學與工程,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工程管理專業要培養具備土木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經驗、具有經濟法律常識的人才,很多高校工程管理專業都以培養工程管理及技術人才為目標。清華大學工程管理專業通過實施合理的的教學方案,發揮管理學科和建筑學科的優勢,以培養具有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能力的人才為目標。重慶大學工程管理專業以培養具有創新能力,掌握現代管理理論、手段的高級管理人才為目標。哈工大在工程管理專業建設中,以培養厚基礎、重能力、創新型的人才為己任。[1]
2、工程管理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研究分析。盡管目前我國很多院校建立了工程管理人才培養目標,但是應用性人才的培養教育體系卻還不夠健全和完善。關于工程管理專業創新人才的內涵、如何實現工程管理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研究也不多見。
其中,姜慧結合蘇北地區建筑工程管理的實際情況,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工程管理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出發,對工程管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加以闡述,指出了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教學手段,指出了常規教學的弊端,旨在創造新的教學模式。郭靜通過對重慶交通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發展的研究和分析,系統地探討了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這些研究成果都對工程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進行了探討,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有些研究不具有普遍性,都是針對某一高?;蚴悄骋坏貐^進行的,是否適合我國所有高校和職業院校還有待考證。
三、工程管理技術人才培養策略
1、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進而適應社會的要求。在建筑行業的專家的指導下,高校要借鑒外單位及其他學校的經驗,深化教學改革、完善建立以應用型工程管理人才為教育目標的教學模式,加強課程內容改革,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和考核方式,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實施工程現場頂崗實習,重視和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特別是應用型工程師能力培養,強化專業特色。針對建筑類執業資格考試要求,強化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2]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學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歷、職稱和年齡結構要科學合理,要按照“引進+培養+共享”的人才隊伍建設思路,建立符合教學需要的教師隊伍,優化教師結構,突出教師的職業能力需求,培養“雙師雙能型”的教師。其次,根據崗位需求,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和教育,完善教師知識結構,課程安排上充分考慮教師的自我提高問題。對青年教師,要經過聽課、助課等環節后提高其教學經驗,上講臺要進行試講,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嚴格把關,對教學重點、難點備課,幫助青年教師順利通過教學關。
3、優化課程體系,加強教學管理。根據我國關于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標準,針對專業要求,探索適合的教學體系,加強課程建設,協調課時比例,突出主干課程,突出專業特色,保持管理知識結構的優勢。工程管理專業要以建筑工程管理和技術為主,完善課程體系,加強精品課程建設力度,使本專業主干課程達合格以上標準。完善教學大綱和課程發展規劃,根據人才培養要求,完善教學環節的質量控制,開展教學評估,建立過程考核機制,跟蹤調查學生就業情況。
4、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工程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認識實習、課程設計、頂崗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要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注重加強與企業教學實踐實習基地合作,加深校企合作,開展實踐教學的緊密度和結合度,實施關鍵崗位核心能力培養模塊化教學,依托建筑施工企業,實行崗實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5、改革教學方式,實現資源共享。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針對專業課程,教師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把講授和學習緊密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習效果。采取課堂講授、現場教學、實習觀摩相結合,適當提高多媒體教學比例。教師教學盡可能采用多媒體教學,逐步實現資源共享。
四、結語
總之,加強工程管理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是符合國家教育戰略的重要舉措,高校要以學生為出發點,完善課程體系,提高教師素質,建立實踐教學體系,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姜保平.工程管理專業技術類課程存在的問題及解決[J].中國建設教育,2008(3):37- 39.
[2]劉戈,李佳.技術類課程對工程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性[J].高等建筑教育,2010(3):43-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