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承菊
摘要:傳統教學理念指導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教學模式單一陳舊,教師總是以“灌輸式”的模式向學生傳授各種英語單詞、語法、句型等,教學氣氛壓抑沉悶,學生提不起英語學習的興趣。所以,構建趣味性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應該成為廣大小學英語教師應該高度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趣味性;教學模式;策略
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教師只注重英語教材上知識點的講解和傳授,內容枯燥乏味,僵硬死板的英語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不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發展。鑒于此,小學英語教師就應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使其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與學習特點,實現趣味性教學的構建,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饒有興趣地學習英語知識。下面,我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小學英語趣味性教學模式的構建談幾點個人認識與看法。
一、開展趣味性教學模式的意義
1.有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使小學生很快對老師產生親近感和認同感,從而更積極、主動的樂于接受老師為他們創建的學習環境、傳遞給他們的語言信息,充分享受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尊重、信任、愉快等積極情感,使小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完成身心健康全面成長的發展過程。
2.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靈感
從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角度出發,設計了一些簡單易懂的歌謠和故事、猜謎和制作手工作品等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靈感。例如:在學習句型“Whats this?”及答語“Its a dog/cat.”時,筆者就將這些句子編入學生耳熟能詳的兒歌“兩只老虎”中,并加上相應的動作,這對于小學生來說,就降低了學習難度,是激發學生學習靈感的一種有效方式。
3.有利于培養小學生對小學英語學習的興趣
可以使他們愛動、愛玩、愛學的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通過各種趣味性的實踐活動,使他們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并在以后的學習中,繼續保持這種熱情和興趣,從而成為進行持續穩定學習的動力。
二、小學英語在教學方面的現狀
在我國,對于小學的英語教學起步比較晚,特別是在一些偏遠的地方,小學英語教學資源匱乏,小學英語教學一直處于空白狀態,這就造成了很多基礎設施不太好的小學在英語教學上面嚴重滯后。
同時,目前小學英語教育在大部分的小學中處于起步階段,學生們學習英語僅限于唱唱、跳跳、寫寫、說說等最為基礎和簡單的步驟。對于教師的要求也比較低,小學英語教師的素質也層次不齊,這就導致了部分學校和學生在小學英語的學習中呈現出不同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
三、如何構建小學英語趣味性教學模式的策略
1.創設有效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活動應當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來為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設計與引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學習積極性將會在自主學習活動中得到體現。同時,小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也會相應地對合作意識與合作方法有所認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當然,英語教師應當在這個過程中為學生設計更高質量的教學形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保證學生可以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主體,確保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可以成為創設有效教學環境的積極影響因素,進而形成良性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得以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更具學習主動性。
2.創設英語情境,促進實際運用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采用實物、圖片、錄音、錄像、動作、表演等直觀手段去呈現和操練語言材料,有利于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加深對語言的理解,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3.合理運用歌曲、游戲,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小學生好動、活潑,喜歡唱歌、跳舞,針對他們的這一特征,教師應盡量多編、多教英語歌曲,借助音樂的旋律、節拍進行英語單詞和句型的教學。教師可以自編一首英文歌曲,讓學生先唱譜,然后邊唱邊表演;還可以先把全班分為男學生組和女學生組來唱,再讓單個學生來唱,反復唱這首歌曲,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起來邊唱邊表演。
比如,對于句型“Whos he?”“Whos she?”唱問句的同學用手指著任一位同學,唱答句的同學可以用真實的姓名來代替歌中的英語名字。這樣,歌會唱了,句型也掌握了。這種做法,不僅能使學生受到音樂的陶冶,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意義,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4.利用身體語言,加強理解記憶。
根據小學生天真、好動、注意力不宜集中的特點,在教單詞時,為了讓學生準確地記住單詞的音、義。可以適用夸張的動作幫他們記。如教單詞fly時,一邊教讀音,一邊示范做動作:張開雙臂,作飛行狀,然后請學生邊說單詞邊做動作。教dance時,索性和學生一起跳一跳,這樣,學生在肢體運動的同時,能準確地將單詞讀音與“動態形態”聯系起來,經久不忘。甚至會形成條件反射:一聽到這個單詞就做出相應的動作或有這個動作發出時,會隨口念出這個單詞來。
5.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也要做到與時俱進,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做到圖文并茂與形象生動,促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能夠從內容組織上提升本身的趣味性。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來開展教學活動,不僅僅會讓教學內容更具表現力與吸引力,還會讓原本難記的英語單詞知識變得更為具體,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讓教學手段可以發揮出更大的教學價值。同時,多媒體技術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重難點,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力,促使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成效得到顯著提高。
四、總結
興趣是最佳的良師。對于小學生而言,當他們真正有興趣全身心投入到英語學習中的時候,英語課堂教學才會完整和充實。在英語課上,教師應尊重學生個性,給學生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同時多給予積極性的評價,這樣才能讓學生處于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使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從“苦學”變成“樂學”,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李豐芹.小學英語趣味教學的常用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
[2]宮東芳.興趣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11,9(18):123-124
[3]王云霞.樂學 善學 會學——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12,11(22):101-102
[4]惠志艷.淺談小學英語教學技巧[J].中國校外教育,2012(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