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榮
摘要:現代多媒體的圖文聲響并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現代多媒體;優化;語文教學
在現代信息化的學習環境中,使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能以色彩鮮明、形象逼真的畫面優化語文教學,對于深化語文學科教學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下面就我的語文教學的實踐,談談信息技術能夠優化中學語文課堂教學。
一、信息技術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源泉,興趣也是最好的老師,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現代信息技術優美的音樂,抑揚頓挫的語言環境,加上動靜結合的圖畫,直觀生動形象地展示出知識的變化與形成過程。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這一優勢,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通過事物的聲、形、色去獲取知識。它還能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具體事物半抽象化,從而使教學能夠輕松進行,為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徑。如教學《敬畏自然》一課時,同學們對畏懼自然不了解,要想讓學生透徹知曉,就必須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把亂砍亂伐樹木、肆意捕殺獵物、大肆開采礦物等做成富于變化的圖片……這些圖片盡情展示在學生面前,再加上配有適宜音樂的解說,學生們仿佛置身于其中,看到了各種各樣自然對人類的懲罰而產生新思想,進而產生強烈的愛護環境的熱情,就會對學習產生更大的欲望及興趣,學習此文就感到不枯燥乏味了。還有教學《狼》一課時,剛開始,我通過現代多媒體制作了“狼”站在山谷中嗥叫,其聲音瘮骨,把學生帶入了極其陰沉害怕的環境之中,學生們都想跑想哭,接著我說同學們這是什么在叫?他們都說:“狼”,害怕嗎?怕極了,那你們能說幾個帶“狼”的成語嗎?同學們都搶著說出了不少帶“狼”字的成語,順勢導入新課。還有在教學《記承天寺夜游》時,我用大屏幕投影系統播放配樂的課文朗讀,學生被優美的畫面、舒緩的音樂與逼真的語音所征服,陶醉其中,易于理解文意,感悟作者的心境,在利用多媒體所進行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每次都提前來到教室,上課專心致志,下課依依不舍,課堂氣氛與教學效果極佳。中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高峰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對新生事物有著天生的親近感。多媒體以其特有的感染力與形象性,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樂于學習的心理,從而進入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認識活動中。
二、信息技術能夠創設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環境
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如何開展自主學習教學,教會學生學習、加強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就成為廣大教師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那么,教師就要創設和諧的“情境教學”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創設和諧的“情境教學”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通過綜合運用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等動畫的特點,將抽象化、復雜化的內容生動化、有趣化,巧妙地創設富有變化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從而把學生引入到與課堂內容有關的情境當中,觸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使學生在學習情景中產生探究學習的動機,引導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同時教師要欣賞學生,多鼓勵學生,肯定學生在學習中的進步,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對知識充滿渴望,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這樣學習才會有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我在教學《記承天寺夜游》一課時,引導學生欣賞描寫月亮的句子美在什么地方?我先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一幅符合課文內容的“月夜賞月圖”,然后配樂引領學生讀描寫月亮的句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學生身臨其境,讀后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速速的都舉起了手,叫起來學生幾乎都回答得很好,其中有一個學生說老師這句話想像奇特,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月光的清明澄澈,還有一個學生說老師這句話運用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的手法寫出了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的境界。噍!在這種圖文聲響并茂的情境教學環境下,學生不僅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輕松讀懂文意,而且更深層次的感悟意境之美,學習過程中獨立學習習慣也得到了充分培養,學生在自主學習的環境下,開發了潛能,培養了學習責任感,激發了主觀能動性。在自主學習中,學習不再是麻木被灌輸的苦差,而是一件充滿想象、發現、創造、快樂的事情。
三、信息技術能夠加大語文課堂信息量
語文課就是進行語言信息的吸收和表達的課程。語文教學的過程,也是一個信息傳導的過程,或者說,是語文信息的變換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一定的信息傳遞、交換、儲存、處理而實現的。語文教學要提高質量,就是要大面積、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發展學生智力。用信息論的觀點來看,就是在一定時間內給學生傳導更多信息,使他們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多媒體計算機的運用增加了課堂信息傳遞的通道,提高了單位時間內傳遞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課堂的密度。如我在講《安塞腰鼓》一課時,給學生放了表演《安塞腰鼓》的精彩片段。在播放多媒體前給學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請他們仔細觀看,說出安塞腰鼓的特點。觀看過后,有學生馬上說道:“粗獷豪放,剽悍威武,剛勁激昂,氣勢磅礴,渾厚雄壯,威猛剛烈,鏗鏘有力,舞姿優美,瀟灑大方。”還有學生說:“流暢飄逸,快收猛放,有張有弛,群而不亂,變化多端。”看到學生情緒高漲,我又要求學生自由組合到講臺前進行更有創造性的腰鼓表演,其他學生進行現場點評。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表演能力。通過多媒體的強大功能,將文字、圖像、聲音等信息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拓寬了信息傳遞的渠道,增大了課堂的信息容量。如果單憑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個黑板,一張嘴是無法實現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不僅在內容上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呈現給學生更多的更有價值的信息,增大了課堂容量,提升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又如語文復習課,通過多媒體能把許多相類似的問題呈現給學生,學生在極短的時間內閱讀、思考、感悟、討論、解決、分享。還有,綜合性學習也是初中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處理得較為靈活,學生喜歡學,但書上的文字材料又太少。而且在課堂上讓學生找資料,浪費時間不說,還不一定找得到。這時,利用電腦網絡信息技術查找資料就顯得很重要了。網絡上信息多、流量大,查找起來也比較方便。課前教師選定好內容,指定范圍讓學生去查,學生查到了,準備充分,課堂氣氛會變得活躍,教師上起課來也會得心應手。時間節約了,課堂容量增大了,課堂效率也提高了。
總之,信息技術能夠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善于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為學生的多樣化學習創造理想的環境,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場所,從而使教學進入最佳狀態。
參考文獻:
[1]陳緒常、龔明斌等《多媒體設計與運用藝術》(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2]閻立欽《語文教育學引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