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鳳
【摘要】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是為幼兒教育輸送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保障我國幼兒教育事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中國畫教學作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啟蒙幼兒藝術能力的重要科目,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的教學地位越來越高。文章針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國畫教學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國畫教學;教學策略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國畫教學應從多個方面進行思考,本文通過對教學現狀、教學意義、教學策略和教學展望四個方面的分析,具體闡述筆者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國畫教學的思考。
一、目前我國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國畫教學現狀
(一)西方文化沖擊下,傳統的中國畫教學模式和方法逐漸式微
改革開放以來,西方文化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沖擊越來越大。在教育領域,西方文化對傳統中國畫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沖擊已不容小覷。由于中國畫和西方油畫的區別,兩者在教育模式和方法上有本質的區別。但是隨著西方先進教育理念的不斷引進,傳統的中國畫教學模式和方法逐漸式微,一些獨具特色的中國畫教學模式和方法也面臨非常尷尬的局面。
(二)中職學生繪畫水平不高,審美能力不強
1.基本繪畫能力差。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學生普遍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其在小學、初中階段并未深入學習過美術繪畫,所以對中國畫方面的了解較少。因此,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基本的繪畫能力往往較差。
2.審美能力差。中國畫作為我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其藝術魅力在于“在意不在形”。中國畫教學法雖然與現代西方美術教學方法格格不入,但兩者對于審美能力的要求卻是一致的。學生要理解中國畫,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但在實際情況下,同缺乏基本繪畫能力一樣,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由于很少接觸中國畫,普遍存在審美水平較低的情況。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國畫教學的意義
(一)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中國畫一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山水畫、人物畫,都體現了中國畫獨有的“在意不在形”的藝術魅力。例如北宋張擇端創作的《清明上河圖》,唐朝韓滉創作的《五牛圖》,均體現了作者對于一個時代的思考和關心。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國畫教學通過教給學生中國畫的繪畫技巧和鑒賞方向,讓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為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中國畫作為藝術水準極高的繪畫種類,無論在用墨、著色、線條勾勒等方面均非常講究。不僅如此,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將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治國抱負寄托在自己的畫作中,這也為中國畫增添了不少文化內涵。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國畫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非常重要。學生通過賞析國畫作品,不僅可以學到繪畫技巧,同時還能觀察歷史實情,體會作者情懷,感悟道德真理。總之,中國畫教學是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重要途徑,也是豐富我國文化教育內涵的重要內容。
(三)有利于幼兒水墨畫與傳統中國畫的傳承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多數都會成為幼教教師,所以,作為未來的幼教教師,其對幼兒的教育作用將非常明顯。國畫作為我國重要的藝術瑰寶,必然需要不斷地傳承下去,因此,中國畫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提高教師的繪畫能力和藝術水準,更是借助教師向新一代傳達我國的優秀文化。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作為中國畫藝術的傳承者,必然要提高其在中國畫方面的能力,這對于間接提升幼兒的中國畫藝術欣賞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幼兒中國畫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幼兒水墨畫,針對幼兒教學內容。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開設中國畫教學課程不僅可以為學生(幼教教師)奠定良好的繪畫基礎和國畫知識,還有利于幼兒水墨畫與傳統中國畫的傳承。
三、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國畫教學的策略
(一)認知國畫,激發興趣
1.加強國畫宣傳,創造校園藝術氛圍。國畫宣傳工作是進行中國畫教學的重要前提。由于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國許多學生接觸國畫的機會少之又少,所以只有通過前期有效的國畫宣傳工作,營造校園藝術氛圍,才能讓學生先行了解中國畫的藝術魅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中職學校可以通過在校園醒目位置設置宣傳展板,并組織參觀中國畫藝術展等形式加強國畫宣傳工作。
2.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中國畫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選擇,西方的某些教學方法和模式雖然先進,但也有其適用范圍。中國畫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學科,歷經歲月洗練,絕不會只靠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就能將其全部道盡,一些傳統的優秀教學方法和模式仍應該被傳承下來,繼續為現代中國畫教學過程增添力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秉承“實事求是”的態度,依照課堂實情選擇教學方法,通過借鑒、傳承、融合的方式不斷總結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3.點評國畫名家,借助榜樣的力量。中國畫歷史悠久,在浩瀚的歷史煙海中出現了許多的國畫名家,例如顧愷之、吳道子、曹仲達、張擇端等。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被譽為我國最重要的國畫瑰寶,作者在描繪北宋都城汴梁繁華景象的同時,也將自己對國家國防空虛、人心渙散的憂思融入畫作之中,這充分體現了一個時代大家對國家興亡的責任。在中國畫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點評國畫名家的方法(如上),為學生樹立榜樣。借助榜樣的力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中國畫的學習興趣,更會以一代國畫藝術大師的精神影響學生的國畫學習。在名家點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實事求是,切勿添油加醋,以歷史史實反映名家情懷,當是最能調動榜樣力量的方法。
(二)欣賞國畫,感悟真美
1.結合歷史,欣賞國畫的意境。國畫的意境是國畫作品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欣賞國畫的過程恰恰就是還原歷史真相,感悟歷史真理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十分注重歷史與國畫作品的結合,既要讓學生通過歷史看本質,又要讓學生通過本質回歸國畫作品的精神內涵。endprint
2.結合技法,認同國畫的藝術水準。國畫技法的運用是評斷國畫藝術標準的重要指標,也是學生重點學習的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繪畫技法講解,讓學生深入了解國畫在繪畫過程中的不容易,從而加深對國畫藝術水準的認同度。
3.對比西洋畫,感悟國畫的藝術內涵。國畫和西洋畫不同,是“在意不在形”的藝術,是流動的藝術。與以寫實為主的西洋畫相比,國畫更注重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國畫創作過程就像是詩歌創作過程一般,充滿了靈動性與太多的可擴展性。筆者認為,與西洋畫相比,國畫體現出的文化內容更加豐富,情感的表達也更加抽象而具有朦朧美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國畫與西洋畫的對比,突出國畫特點,繼而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國畫藝術的深刻內涵。
(三)以人為本,注重實踐
1.以學生為課堂中心。以學生為課堂中心,才能從根本上做到以人為本,承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實踐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善教學結構。
2.注重實踐操作,走出空中樓閣。只有注重實踐操作才是提升學生國畫繪畫技能和欣賞能力的根本方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給學生動手的機會,并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從實際情況出發,以幼兒水墨畫教學內容為主
第一,教學內容要全面。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教學內容越全面,其領會難度就越低。針對幼兒水墨畫教學內容,中職教師應在深入了解的前提下為學生安排教學內容,不僅要教給學生基本的水墨畫繪畫知識和技巧,更應該讓學生學習針對幼兒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第二,教學過程要細致。中職學生的繪畫水平普遍不高,只有教學過程足夠細致,才能更全面地提升學生的國畫繪畫知識和技巧。
四、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國畫教學的教學展望
(一)中國畫教學道路仍舊任重道遠
隨著西方外來文化對我國國民思想的不斷影響,中國畫教學道路仍舊任重道遠。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模式,都需要重新考量。中國畫的藝術內涵絕不僅僅是依靠課堂口頭傳授就能道盡,更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和藝術欣賞水平。
(二)中國畫教學前景將越來越光明
隨著我國國民素質的不斷提升,中國畫所蘊含的深刻內涵將會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目前,我國優秀的國畫名家已走出深山,走進市場,學生有機會見識到更多優秀的國畫藝術作品,而且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足不出戶就能學習國畫知識。因此,中國畫教學前景將越來越光明。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國畫教學現狀不容樂觀,由于生源質量較差,輸送到幼兒園中的教師普遍存在繪畫能力不強的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本文所提到的改革策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提高自己的繪畫和國畫鑒賞能力。筆者深知上述改革策略只是冰山一角,更多更好的策略仍需要隨著中職學前教育的不斷發展而不斷得到探索和發現。
【參考文獻】
[1]吳曉羽.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國畫教學淺談[J].職業, 2013(21):181-182.
[2]徐濤.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國畫教學有效途徑[J].成才之路, 2013(20):41.
[3]邱化賓, 林家望.關于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中國畫教學的思考[J].兒童發展研究, 2014(04):35-38,73.
[4]曾霄令.關于中職陶藝教育中國畫教學的研究——以北部灣職業技術學校為例[J].廣西教育, 2013(27):168-1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