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皓
摘要: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這一目標也是數學教學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之一。數學的學習是需要在思維充分調動的前提下才能有效開展,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學好數學知識,而且也要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促進整體進步?;诖?,本文就以初中數學的教學為主要視角,探討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取合理的措施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 數學 邏輯思維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對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致力于促使學生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為學生在日后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奠定良好的基礎。數學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通過有效教學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是新課程改革對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所提出的要求之一,然而,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受灌輸式教學法的影響,學生學習數學興趣不高、教學方法不恰當等方面因素的干擾,進一步導致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效果不佳,難以實現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一目標。為此,教師需要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而開展合理的措施促使學生的這一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探討
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多個方面的發展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呢?對此,這一章節就主要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為實際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意見,從而促使學生的這一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一)發揮教師引導作用,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
數學知識具有抽象的特點,包含其中的大量公式、定理、概念,都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感到具有難度,但是數學知識之間的邏輯性很強,新舊知識緊密相連,假若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接觸新知識時聯系到舊知識,促使知識的遷移,對數學的學習就會變得容易多。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針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這一目標,教師可以采取多個方面的措施,比如說由于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教師就可以在數學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生活與數學知識相聯系趣味性的同時,達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與此同時,教師也通過課堂提問環節來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之間的轉換,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學習到“冪的乘方”這一課程時,教師首先提問“冪的意義在哪里”,讓學生基本熟知這一知識點內容,再提出“同底數冪相乘的法則是怎么樣的,乘法的意義又是怎么樣的”,讓學生聯系到舊知識,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冪的乘方法則。
(二)結合數學教學目標,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是能夠通過一節課程的鍛煉來有效實現的。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中,不僅對學生傳授新的數學知識,而且也要有計劃、有目的的將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一目標滲透到教學活動開展中,從而有效實現這一目標,促進整體的進步與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一目標,要結合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有針對性的進行開展教學活動。
例如,在學習到有關方程的知識點時,初中階段對于方程解應用題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在課程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分析應用題主干,清楚哪些是未知的量,哪些是已知的量,并且抓住數量關系認真分析,從而在這一過程中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結合學生思維特點,有效開展教學活動
通過數學活動來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以此來有效實現這一目標。數學思維的發展是呈現年齡特征的,而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是處于經驗型抽象邏輯思維為主,但是由于學生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當然在思維的發展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中,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結合學生存在的差異性這一特征,合理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活動,從而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
例如,在學習到“分式的基本性質時”,這一課程的教學重點就是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質,而教學難點就在于靈活應用分式性質來進行變形,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就需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可以使用情境創設法、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
二、結語
通過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有利于實現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這一目標,教師則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解決存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中融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這一目標,在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上促進整體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梅.從“問”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7).
[2]王巖.初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7,(10).
[3]楊秋玲.探究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中華少年,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