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平
摘要:隨著新課標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建立高效課堂成為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高效課堂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但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仍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質量。本文就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展開分析,探討影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具體原因,以期為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水平提供積極性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現狀 分析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一)重視理論概念的記憶;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是讓學生機械被動的接受數學知識,死記硬背理論概念,并沒有帶領學生一步步地推理公式結論,認為學生只要記住會用就可以了,忽視了學生從抽象思維到感官認識的引導過程。這種教學方法違背了學生的學習規律,不利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真正意義,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只能生搬硬套數學的概念公式,難以真正掌握數學技巧并應用數學知識。
(二)大量傳授教學知識;數學教師想要向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于是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細致的講解每一個知識點,反復練習重難點問題,并拓展延伸知識領域,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甚至有時還會拖延學生的下課時間,以完成本節課程的教學目標。然而欲速則不達,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沒有完全消化吸收教學知識,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師生間的互動流于形式;比如說在公開課的時候,教師多是規定教學流程,提前向學生安排好任務,然后在課堂上裝模作樣的進行交流互動,營造出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回答問題積極的假象,使教學活動具有一個良好的效果。但這樣“表演式”的教學活動,只關注了教學活動的結果,沒有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真實情感體驗,最終的結果是有教學效果而無教學效率。
二、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的思考分析
上述種種數學教學效率不高的現狀,我認為主要基于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過于陳舊
初中數學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直以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這種過于陳舊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使教學效果也不顯著。部分教師認識到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且有意創新改革當前的教學現狀,但由于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根深蒂固,一時難以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或者有的教師的教學改革是屬于“穿新鞋走老路”,也沒有起到實質性的效果。
(二)教學組織形式過于注重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師“滿堂灌”教學形式主導了整個數學教學活動的始終,并嚴格控制教學流程的每個步驟,完全依照教師制定的章程進程教學,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學生至于被動的狀態,很難發揮自身的能動性作用,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消極、學習效率低下。
(三)教學結構過于單一,只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
數學教師一般都是按照規劃的教學任務開展教學,例如教學要求編寫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教師就關注教學目標,制定的教材重難點任務是什么,教師就教學這些任務,在進行教案備課的過程中,應該培養學生哪方面的能力或者運用哪種方式教學,這些因素統統沒有考慮分析到,只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控制教學進度上,這種單一的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的教學形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能力法提高,也阻礙了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初中數學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創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創建合理的教學情境,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2],進而適時的引出學習內容,使學生自覺的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新知。例如問題情境就可以點燃學生思維認知的火花,讓學生迅速的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以“勾股定理”這一節的教學為例,上課伊始,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金字塔的圖片讓學生猜測它的塔基形狀,大多數學生都認為是正方形,從而引出教學所需探究的問題:早在幾千年以前,古埃及人就知道把直角應用在建筑中,那么同學們想知道古埃及人在古老的時代是怎樣確定直角的嗎?以這樣的問題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
(二)開展合作學習,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開展合作學習,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并且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創新和實踐的能力。例如教學“字母表示數”時,讓學生動手用火柴搭一搭所示圖片的正方形,探索搭建n個正方形需要多少火柴,學生進過共同搭建、討論、猜想,回答出n個正方形所需火柴數時答案有3n+1,4+3(n-1),4n-(n-1)等。讓學生通過搭一搭,合作討論與探索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時學生通過不同的搭建方法,設計出了不同的算法,也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豐富教學形式,強化學生知識
教師板書式的教學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難使學生直觀形象的理解教學內容,采用多媒體教學的途徑來豐富傳統教學的形式,可以加深學生深刻記憶所學內容,提高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程度。比如“不等式及其解集”這一節要求學生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義以及在數軸上正確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動畫演示,直觀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數形結合深化學生的認識理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數學是學生接受基礎義務教育的重要教學內容,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性的意義,但當前初中數學實際教學情況并不理想,因此,教師要積極采取相應的對策,改善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以優化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和質量,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宇麗.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J].考試:教研版,2013,(01).
[2]孫哲.關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神州,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