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霞
【摘要】本研究以常州工學院商務英語專業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為例,研究“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認為是高校必須更新人才培養的觀念,以“互聯網+”的理念引領人才培養的工作,以高校為主導的供給驅動,轉為以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為主導的需求驅動,培養合格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
【關鍵詞】本科院校 互聯網+ 跨境電商人才 培養模式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038-02
一、研究背景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概念,并將其納入國家“一路一帶”經濟的頂層設計中去。“互聯網+”概念的提出,對于許多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產生了積極作用,大數據、云計算、中國制造等概念對整個外貿企業、外貿制造產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跨境電子商務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得以迅速成長和壯大。
當前,我國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公共服務快速發展的歷史階段,需要大量的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此,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教育部正在引導和推動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發展。該研究的主要思想是必須更新人才培養的觀念,以“互聯網+”的理念引領人才培養的工作,以高校為主導的供給驅動,轉為以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為主導的需求驅動,培養合格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
二、研究現狀
跨境電子商務就是“跨境電子商務”和“互聯網+”兩個概念的結合,能夠直接帶動我國跨境物流服務、網絡電子支付、電子身份認證等現代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有效促進經濟結構轉型。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產業規模的擴大,企業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強。為了應對社會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不斷增長的需求,高校必須研究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質量、規格及有效的培養模式,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提供人力資源的保障。
“互聯網+ ”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這一課題目前已有了一些前期研究。楊璘璘(2015)提出校行、校企、校校等多種形式的多方共建協同育人模式,構建依托區域經濟發展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協同育人模式。 范新民(2015)認為跨境電子商務是外貿發展的新模式,應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創業雙輪驅動人才培養體系。 索珊(2015)探討產學研基地在高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謝曉瓊(2015)認為服務于傳統國際貿易人才輸送的商務英語專業應該抓住契機,構建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的國際貿易的人才培養模式。朱超才(2016)通過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環節、崗位結構和層次結構分析研究,發現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策略。魏格坤(2016)發現在當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量的傳統外貿企業涉足電商行業,跨境電子商務的多種模式迅速嵌入國際貿易實務操作,對處于轉型關鍵時期的地方性院校有很大的意義。但總的看來相關研究課題的廣度和深度都還不夠,百度上以“互聯網+”、“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為關鍵詞搜索只有40多條。而且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職高專院校,本科院校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相對較少,研究的廣度需要進一步提升,研究的深度也還需要進一步增加。
“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符合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向和政策,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但目前高等院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多注重理論教育,而跨境電子商務更重視各大跨境平臺實際的操作能力。企業對于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迫切要求與高校落后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形成鮮明對比,這種現象從長遠來看不利于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建康發展。
因此,本課題擬以常州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為例,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入的探究,以期找到適合“互聯網+” 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模式,提高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水平與質量。
三、研究內容
應用型本科院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行業有國際電子商務,企業有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崗位包括跨境電商操作專員、跨境電商平臺外貿業務員、跨境電商運營與推廣專員等。
國際電子商務行業的跨境電子商務,簡稱跨境電商,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互聯網平臺,從商品展示到買家下單、付款,賣家發貨,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崗位有:跨境電商操作專員、跨境電商平臺外貿業務員、跨境電商運營與推廣專員等。因此,“商務+英語”的培養應是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目標。
本研究的基本內容有:“互聯網+”時代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需求調研;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基本素質;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校企、校行互動機制的探討;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雙師型”師資培養模式的形成與水平的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模式研究--以常州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為例。
該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是找到將企業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與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進行對口銜接的培養模式,讓學校的理論教學和企業的跨境電子商務實操有效地融合,使其相互促進,并最終在培養人才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該研究的突破點有三點:(1)“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2)校企、校行之間合作機制的有效性;(3)建立應用型本科院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模式。
四、以常州工學院商務英語專業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為例
1. 培養計劃與能力
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中明確了跨境電子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知識與能力的構成,強化了商務知識與技能(經管法基礎知識和國際商法知識)、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思維能力、適應能力和溝通能力),理清了語言發展和思維能力培養的途徑,提出了通過商務話語發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理念,即通過普通商務話語學習商務英語,通過經典商務名篇發展思維能力,通過經管法基礎學科課程的學習,培養商務學科基本思維方法。請看表1所示。endprint
我院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中的商務英語專業要求包括四種課程類別:(1)英語知識與技能課程,如英語聽說、英語寫作、翻譯等;(2)跨境電子商務知識與技能課程,包括國際商務導論、國際商法、商務英語談判等。(3)跨文化交際課程,包括跨文化商務交際、商務英語禮儀等。(4)人文素養課程,包括英美文學選讀、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等。
根據我校培養計劃的制定要求和本專業的特點以上四種類別的課程分別分布在培養計劃中的四個模塊:(1)通識課程模塊。通識模塊占課程總課時的22.3%,包括國際商務導論等課程;(2)學科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占課程總課時45.5%,包括英語聽說、基礎英語寫作等課程;(3)專業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占課程總課時的15.5%,包括國際商法、商務英語談判、商務英語禮儀、跨文化商務交際等課程。(4)集中實踐課程模塊占課程總課時的16.7%。以上各類課程的設置,基本可以滿足應用型商務英語專業本科人才的要求。另外,學院通過召開研討會、邀請專家做講座等校校聯合、校企聯合等形式推進人才的培養,聘請企業家為本專業的學生開設有關企業文化、國際貿易、跨境電商等專題講座。
2.學生專業認同度
商務英語專業良好的發展勢頭在本專業的招生數中得到良好的體現,學生對專業的了解與認可度很高。2013級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中,當年轉出學生2人,其中1人入伍,1人出國,無轉入其他專業學生;2014級當年轉出學生1人,為出國留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當年轉進學生29人(專轉本);2015級當年轉進學生1人,無轉出學生;2016級當年轉進學生2人,無轉出學生。
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對商務英語專業的認可情況,我們分別在不同年級做了相關的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結果如表2所示。
本次調查顯示,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對專業的認同度興趣相對高,2013級只有3.6%的學生對專業的興趣為否定;2014級的學生對專業的興趣為否定的數字為零;2015級學生對專業的興趣為否定數字也很低,僅有0.64%。2014級和2015級商務英語專業曾想轉到其他專業的數字也比2013級的低。對于“是否打算攻讀商務英語專業碩士”這一提問,正面肯定回答逐年提高,說明本專業學生希望攻讀碩士研究生的愿望一年比一年強烈,本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吸引力不斷增強。以上數據表明我院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對專業的喜愛程度和認可程度有上升的趨勢。總體來看,2013級對于“是否打算攻讀商務英語專業碩士”這一選項的回答持肯定的人數不多,主要原因是近兩年商務英語專業的市場需求較大,工作機會多,很多學生愿意直接就業,就業前景看好。
五、結論
“互聯網+”時代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將有助于構建良好的校企合作紐帶和橋梁,為院校搭建跨境電商崗位就業平臺,促進企業實踐與學校教學的結合,創新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實踐,達到企業、院校對人才需求的無縫對接,為企業進一步的成長和發展不斷輸送更好的實用人才,有效的為我國對外貿易轉型升級和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和深化經濟領域改革服務。
參考文獻:
[1] 范新民.高等教育國際化與跨境外貿電商人才培養:跨界融合視角[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5(3):101-107.
[2] 索珊.高校跨境電子商務培養中產學研基地的作用的研究[J].商城現代化,2015(22):72-73.
[3] 魏格坤.地方性院校“互聯網+外貿”創新應用型人才[J]. 高教學刊,2016 (10) :205-206.
[4]謝曉瓊.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的商務英語人才需求分析[J]. 遼寧高職學報, 2015 , 17(9) :44-48.
[5] 楊璘璘.構建依托區域經濟發展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協同育人模式——以商務英語專業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4):189-121.
[6] 朱超才.“互聯網+"背景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策略[J].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16 , 37 (2) :97-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