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王幸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062-01
語法教學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難點。隨著信息與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課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研究發現,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資源,能在幾分鐘內講清一個知識點,比較適合語法教學。本文就微課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作用及設計語法微課的原則進行探討。旨在通過微課這一新形式,更好的開展初中語法教學,提高語法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微課在語法教學中的作用
大部分初中生在小學時語法基礎薄弱,加上初中每周英語課時比較有限,使初中教師很難有效開展語法教學。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初中生學好語法是有待解決的問題。對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地滿足他們對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和按需選擇學習內容的需求(陳亞飛, 2016)。微課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優勢主要通過微課自身的特點反映出來:
1. 微課有助于因材施教
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微課進行講解,能夠將學生作為主體,充分考慮自己班學生的學情,把學生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制作成微課。在課前根據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和新知識所需的銜接知識點設計制作好微課,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先看此微課,為新課做好準備,帶著問題上課。每個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大不一樣,那么課后的學習也顯的尤為重要,如何能讓“吃不飽”的孩子“有的吃”,“吃太飽”的孩子“能消化”就值得我們思考了。我們可以借助微課的形式設計符合孩子個性化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內容。
2. 微課有助于自主學習
微課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微課上傳到網上,時間和地點可以選擇,有很大的自主空間,學生便可以隨時點播學習,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根據的自己的基礎和接受程度控制視頻的快慢。通過學生把握的程度進行反復、暫停播放,使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自主學習。
二、微課設計的原則
在微課開始之前,教師必須對教材內容十分熟悉,根據學生語法學習實際情況合理的制定微課視頻,突出教學重難點,內容要簡單明了有針對性,注重效率。
1. 結合課堂疑難進行微課視頻的實用性設計
實用性是微課制作最實際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設計時必須保證微課中包含了教材內容,用以成功解決學生語法問題。例如:學生在學習了現在完成時之后,總是感覺這種時態和一般過去時有某些相似,做題時總是混淆。那么如果我們有個微課剛好講解的是這兩種時態的聯系和區別,那么對他就會很有用。這是因為學生先是在學習過程中遇到某個難題,想利用微課來解疑,這時是有意注意在起作用。學生回家做校本遇到問題時,觀看微課,能有效解決他的疑惑,提高做題正確率。
2. 把握學生水平進行微課內容重點性設計
在微課的設計中,教師成為教學資源的提供者、教學活動的設計者與組織者以及疑難問題的解答者。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可以控制教學視頻的進度、提出問題、與同伴交流,從而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微課的質量就至關重要了。教師要吃透要講授的知識點,淡理論,重應用,一個微課只是幾分鐘,因此每節微課視頻選擇的語法知識應注意少而精,只講述一個語法知識點,只解決一個問題,切忌貪多求全。設計內容以淺顯,易懂為主,并且要視情況拓展一些有用信息,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去運用。
筆者講授現在完成時這堂課時,設定了三塊重點內容:(1)現在完成時態的句型,構成及用法。(2)現在完成時與一般過去時用法的區別。(3)過去分詞,瞬間動詞與延續性動詞在現在完成時態中的運用。但當天的作業中就發現學生總是混淆現在完成時與一般過去時,筆者制作的微課就以現在完成時與一般過去時用法的區別為主要內容展開,同時設計一些選擇題,填空題讓學生訓練正確運用該語法,事實證明效果良好。
3. 結合語法知識進行微課視頻的趣味性設計
傳統的語法教學都是教師講一大堆語法規則,枯燥無味,學生則是死記硬背規則,這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樂趣和積極性。微課教學可以在語法講解時候加入圖片或者音頻或者視頻或者三維動畫,以吸引的形式讓學生主動求學。同時也需要我們老師費心思的,對于文字語言的使用要非常的考究,甚至有時候每句話都得反復的去打磨推敲。
例如在講解be going to 表示將來的時候,學生容易丟掉be 或to,或者后面的動詞不知道用原形,所以我們可以拿一個我們熟悉的人來舉例,這個人有拖拉磨蹭的習慣,The boy always says, Im going to do sth tomorrow. But he never does. 所以我們給他取個有趣的名字叫做“Mr. be going to do”,然后通過圖片等多種信息技術創設情境,讓學生造句,如:Im going to brush the shoes tomorrow.通過這樣的設計,使學生很快熟記了be going to do 結構。
參考文獻:
[1]陳亞飛 “基于微課視野下的人教版《英語》教材教學探究”,《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6年第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