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洪軍 劉國彬
【摘要】21世紀信息化時代加速東西方文化碰撞交融,西方文化的滲透,沖擊著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傳承發揚有一定影響。如今高校在管理教育日益傾西方化,必然存在一些問題,忽略傳統文化在高校德育中作用。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獨特表現形式與文化價值,對當今高校大學生德育教育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和深遠的歷史價值。
【關鍵詞】傳統 武術 高校 德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237-02
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在高校教育中即可以豐富教育資源,又強化教育教化的作用。通過對武術修身文化特征的研究和與其他教育形式的對比分析,可以更好的為高校運用武術教學強化大學生的德育教育提供借鑒價值。
一、高校大學生德育教育的現狀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當代大學生過度追求自由、獨立、創新,加之不良的社會風氣的蔓延,對大學生德育影響比較嚴重。表現為:(1)知行脫節,實踐能力相對薄弱;(2)過度追求自我,忽略社會責任,缺乏團隊意識。(3)心理素質差,經受不起挫折,自殺現象逐年增加。(4)自我控制能力,校園暴力事件頻發。(5)主體目標差,價值觀模糊不明確,欲望差,上課遲到、曠課以及早退現象日益嚴重,沉迷于虛擬網絡不能自拔。
二、武術在高校教學中進行德育培養的優勢
1.武術可以豐富德育教育教育資源
武術是一門關于人的身心發展的科學,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血統的科學。它具有科學性,是建立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基礎之上學科。在高校德育教育過程中,不僅豐富的教育理論內容,而且據有科學性。例如,學生在旋風腳學習中,技術動作變形,動作不到位,教師結合人體解剖學和運動力學來改進技術動作,以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自信的目的;有些學生技術動作準確,但是不敢騰空轉體,教師可以運用運動心理學、教育學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勇敢、果斷的意志品質。武術教學過程中強化德育的價值,豐富德育教育資源。
2.武術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武術不同于其它文化課程,與其它各科之間的差異要比其它各文化學科之間的差異更明顯,武術具有極強實踐性、開放性、動態性、社會性等特點。學習武術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觀察與思考能力。人與人之間,人與器材有很強的互動實踐性,能夠讓大學生的身心直接參與,對學生的視覺、聽覺和觸覺進行全面刺激,能夠激發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在武術學習過程中,其內在要求學生排除與教學無關各種信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去主動分析、研判、處理相關信息,在學習武術過程養成自己的主觀意識,抵御不良思想行為的干擾,不僅對學生自身進行教育,其獨特學習過程,對學生個體之間、個體與團隊、團隊之間進行協調教育,形成良好群體社團文化對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有很大幫助。
三、武術在高校德育的價值
1.武術在高校中德育教育中的形式價值
德育的形式價值,是指人的道德在形成過程中所依托的思維方式或形態規律,從更深程度上展示著德育發展的合理體系和思維軌跡。武術的表現形式要求肢體高度協調,動作美觀大方,這種獨特表現形式就培養了主體形象思維,幫助人民更加清晰、簡明、深刻的方式認識世界。學生在學習運用武術技術動作中形式,不僅可以利用感官認識去全面認識事物的規律,而且可以認識到更為深層的社會文化與意識問題,因而主體的智力、非智力投入回報便是武術促進人的進取性道德形式的動力來源和具體表現。
武術是獨特表現形式,傳達歡快、娛樂、競爭、和平、友誼等自主性的藝術文化。武術既是一種形象文化的思維表達形式,也是一種抽象文化的思維表達形式,更是一種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相結合的道德文明的表達方式。
2.武術的德育精神價值
良好道德精神意識是人們良好道德行為的動力源泉。武術作為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已全方位地向國人顯示。在當代的高校教育中,不僅是給學生傳授知識、技術與技能,而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良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人們通過不斷學習與實踐,才能從“自我價值模型”向著“社會價值模型”轉變。武術作為獨特教育手段,在教育過程發揮獨特作用,尤其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努力勤奮的拼搏精神,培養獨立自主,追求超越的精神,培養嚴肅認真、腳踏實地、一絲不茍的實事求是精神。
3.武術的德育中科學素質價值
德育教育可以促進良好的科學態度、科學意識、科學精神的形成。武術獨特教育形式對科學素養培養是其他教育方式無法替代。人們在武術習練中 ,必須遵守“武德”,就是科學地對待自己,科學地對待他人,科學地對待對手,科學地對待周圍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這種科學“武德”精神必然促進科學素質的形成。
4.武術的德育中的審美價值
德育審美是道德重要組成部分,是把道德外在表現和內在修養完美結合起來,是現實與理想、意識與形象、具體與抽象的有機結合。德育審美可以使真與善得到升華。完美德育形成過程,從最初德育形式,到德育形象,最后形成德育意識。而道德審美價值是對德育行為檢測。武術中的審美價值很大程度是加深鞏固德育審美價值。
武術在高校德育教育發揮重要作用,對促進大學生完善自我;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培養堅強、果敢、正義等優良品質。不斷挖掘武術所蘊涵的深層價值,將武術教育作為大學生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使這一具有傳統文化色彩的道德規范體系逐漸被當代大學生所理解和吸收。以此來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使大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進一步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使整個社會精神文明持續、自然、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溫力.中國武術概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371.
[2]毛振明.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3]楊明.高校武術教育中的“武德”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與職業,2007(11).
作者 簡介:汪洪軍(1987-),男,漢族,安徽省桐城人,科員,教育學學士,專業:民族傳統體育,研究方向:警察體能與警務技能;劉國彬(1985-),男,漢族,山東省臨沂人,副主任科員,教育學碩士,專業:體育教育訓練學,研究方向:警察體能與警務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