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守敬
【摘要】把漢字寫好,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使命?!缎W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基礎。”教師應從小學起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好示范指導工作,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規范書寫漢字,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關鍵詞】書寫習慣;示范;指導;興趣;評價
漢字是中華民族獨特的交流工具,具有很強的藝術性、鑒賞性。規范地書寫漢字,不但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而且能使學生從漢字的藝術性中陶冶情操,更能傳承傳統文化?!缎W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能正確規范書寫漢字,這一學習階段也是訓練漢字書法的重要階段。這不僅是學習的需要,更是今后工作的需要。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顯得尤為重要。
一、問題發現
稍加觀察,就會發現不少成年人的書寫讓人不敢恭維,能夠把字寫得讓人看得懂的人少之又少。這固然有不經常寫字的原因,但也折射出學習時期沒能把字寫好,沒有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在學校里,從一年級開始學習書寫到六年級,能把字寫好的學生也不多。他們存在諸多問題,如字體歪斜、字太大或是太小、間架結構比例失調、橫不平、豎不直等等。
二、原因分析
(一)外在因素
首先,現階段,學生生活豐富多彩,他們的很多時間都用在玩手機、電腦游戲等活動上。做作業過程中,很少有學生人能一筆一畫地認真書寫。調查發現,本班85%的學生做作業不能認真書寫,表現在:邊寫邊聊天、邊寫邊吃東西、邊寫邊看電視,或是中途丟下作業本去做其他事情。有48%的學生為了玩耍,匆匆忙忙做作業。長此以往,學生就養成了書寫不用心的不良習慣。
其次,教師不重視寫字教學,寫字課常常用來上其他課。寫字課上,學生只是機械重復地寫,算不上是“練”。
(二)內在因素
首先,不少學生能用電腦很快地打出工整的漢字,于是他們錯誤地認為書寫漢字不需要練習。這削減了學生對練字的重視和興趣。
其次,認識不足。學生體會不到寫一手漂亮的漢字對自己的生活學習有什么好處。相較于玩游戲來說,枯燥的練字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再次,學生的書寫方法不得要領,諸如握筆過低、過高,斜著身子書寫,埋頭書寫等。
三、尋找對策
(一)示范引領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看到新鮮事物就想試一試。教師在課堂上寫出漂亮工整的字體,讓學生羨慕不已,于是他們心里就會產生把字寫好的愿望。教師適時加以鼓勵引導,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研究活動中發現,如果在課堂上教師板書潦草,幾堂課下來,學生做作業書寫也比較馬虎;反之亦然。在教學中,要格外重視教師的示范作用,重視書寫過程中的指導,讓學生感受到美觀、整潔的書寫帶給其的一種享受[1],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重在指導
模仿只是一種表象活動,不得要領,還需教師的精心指導。書寫指導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培養學生正確的坐勢。教師先示范,講明要點:腰挺直,頭要正,雙腿要正,兩腳平放在地,作業本放正。邊說邊讓學生模仿。讓學生明確什么是正確的坐勢,并要求學生練字、做作業時必須做到這樣。學生之間要互相監督,互相提醒,互相糾正。起初,大部分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又回到原來不正確的坐勢。對此,我先讓學生把書寫坐勢和握筆姿勢要點抄寫在筆記本上,每天早上朗讀兩遍,邊讀邊做。剛開始的時候,雖然還有18名學生坐勢錯誤,但經過兩個星期的強化,大部分學生基本上能按要求在書寫時挺直腰,身不扭,頭不低。第三個星期,全班只有3名學生在做作業時還扭身低頭,有7名學生偶爾出現不規范坐勢。我知道這還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幫助學生都能自覺地規范書寫坐勢。
2.糾正學生的錯誤握筆姿勢。我班學生握筆主要存在的問題有:握筆過低;筆尖回扣,筆頭在前,拇指包筆;有的學生甚至是在抓筆,手心沒形成空心。這些錯誤的握筆姿勢大都是學生從小就形成的。教師要做好示范,讓學生明確正確的握筆姿勢:筆桿放在拇指、中指和食指中間,食指在前,拇指在側后,食指距筆尖2.5~3cm,筆桿與桌面成60度斜角。讓學生觀察正確的握筆圖片,找出自己的握筆錯誤之處并加以糾正。記住“—抵二壓三襯托,角度適宜方向正”握筆口訣,時刻注意糾正錯誤的握筆姿勢。貴在堅持,教師需要對學生經常監督,多鼓勵。
3.培養書寫規范漢字的習慣。不少學生對基本的八種筆畫書寫不規范,點像捺,提成撇、橫,豎不直,有鉤不鉤,無鉤亂鉤等現象比比皆是。合體字的間架結構不講究。有的字寫得太小,有的出了框。于是我先讓學生反復練寫基本筆畫。一段時間后,寫字課上再讓學生描基本筆畫。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合體字的結構,如注意漢字筆畫的長短、精細、俯仰、斜正、曲直等,讓學生養成“整體把握,細致觀察”的習慣。正確把握漢字的筆畫順序是把字寫好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指導中,讓學生記住筆畫順序口訣“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間后兩邊”,以指導書寫。
(三)激發興趣
葉圣陶先生說:“咱們天天為了實際需要而寫字,其實天天在練字。”不少學生在做作業時大都是“趕”,根本不是在練字,純粹是為了完成作業而書寫。教師要強調學生把作業的書寫當作一次練字的機會,只要提起筆來寫字,就要嚴格遵守正確的寫字姿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逞強好勝,好表現自己這一性格特點,驅使著他們積極參與書寫訓練,并創造最佳成績[2]。我充分利用小學生這一性格特點,給學生講古今著名書法家練字的故事和他們取得的成就,用圖片展示書法家和一些學生的書法作品,抓住小學生好表現的特點,為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如讓學生自我推薦,完成班上的黑板報,或是讓學生幫寫講話稿等,讓他們在集體生活中充分表現自我,樹立信心,從而激發出奮發進取的精神,以此來維持鞏固學生的練字興趣。
(四)以評促練
即時評價是直接影響著學生發展的“過程性評價”。在書寫習慣養成的訓練中,讓學生通過教師、同學的即時評價了解自己學會了什么,有什么不足,應加強什么。可以在班上或年級舉行書寫比賽,師生共同評選書寫質量好和有進步的作品進行獎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評價教學作為對學生學習結果的反饋,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學生書寫的積極性和興趣。
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教師要持之以恒地做好指導引領工作,使學生逐漸養成自覺地堅持練習的習慣。只有這樣,學生的書寫質量才能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牟曉燕,賈桂嬌.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11):87.
[2]韓芳.“情動而意欲”巧練顯績效——淺談對小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J].科教文匯,2008(36):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