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璟
摘要:很長時間以來,我國高校的財務核算與監督工作所采用的方法,實行的都是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相分離的核算方法。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這種基建會計與事業會計相分離的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的高校財務會計工作的發展需要。在當前的形勢下,目前所實行的高校財務的管理方法中存在著會計的主體模糊以及會計的信息不完整等缺點,這些都會影響高校的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高校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的合并勢在必行,基建會計與事業會計的合并有利于財務部門統籌管理高校的財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將從我國高校的財務工作現行的工作方法出發,研究分析將基建財務和事業財務相合并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并對高校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的合并提出來相關的解決思路,以期對高校的財務工作能夠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幫助。
關鍵詞:高校;基建財務;事業財務;合并
近年來,合并高校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的呼聲越來越高,并且不斷在財務部門的各種會議中有人提出,使人們對我國高校的財務工作給予了充分的關注。2009年我國財務部門向外界公布了《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對各所高校現階段實行的會計制度從整體上做出了大幅度的修改與完善工作,在這部專業的高校會計法律中,對高校的基建財務相關責任和權利范圍做出了較為明確的劃分,并將其與事業財務合并,并在以后高校的財務工作中對兩者進行統一的管理。我國高校的財務管理與核算工作,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采用基建財務和事業財務分開核算的方法。這就造成了高校的會計的主體、會計的賬套以及會計的賬套出現多個體系。隨著我國財政部門等對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制度的變革,以及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實施以來,我國現行的高校財務的管理方法已經達不到會計信息使用者的相關要求,這對高校的財務工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因此,將高校的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進行合并,是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必然選擇。
一、我國高校會計核算體系的現狀
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就已經頒布了關于高校會計管理與核算工作的明確的法律規定,其中明確做出以下解釋:對各所高校的基建投資的財務核算方法,以有關部門的法律條文為基礎進行處理[1]。很長時間以來,受到了我國基建投資體制以及國家財政預算編制的需要,作為高等學校經濟組成部分的基建財務應從高校財務事業中脫離出來,與高等學校的事業財務分開核算。并且兩者的執行標準參照不同的財務會計的管理方法。事業財務以《高校會計制度》為參照物,用來管理高校在科學研究領域的經費投入。另一方面,基建財務以《國家建設單位會計制度》為參照物,用于管理高校在基建方面的資金投入,并且在上交報表時也是分開執行,事業財務與基建財務的報表分別向上級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上交。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的分開核算在當時產生了十分深刻的積極影響,更加便于財務部門對高校資金投入的管理。可是,由于高校財務狀況的大幅度變化,各大高校均在基建方面加大了資金的投入,同時目前很多高校的資金來源是通過銀行進行貸款。融資的渠道與過去相比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的產生,促使高校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的合并,從而進一步強化對財務工作的管理力度,有利于高校財務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合并高校事業財務與基建財務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一)可行性
1.國家體制的便利。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從2007年開始,政府類的收支方面進行了分類的改革,新的教育項目的支出內容,除原本的教育事業方面的費用,還包括教育基建支出及其他方面的支出,原本不能反映出來的基建支出也可以通過新建立的基建支出款項來反映出來。因此,將高校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進行合并,全面完整地反映高校各種財務支出是可行的。
2.技術上的可行性。高等學校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最高學府,匯聚了一大批來自天南海北的人才,多數綜合性高校,尤其是經濟類院校,都設立了經濟管理專業,這為我國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培養了一大批具有極高專業素養的經濟人才,在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事業快速發展的時期,這一批高素質人才完全有能力把握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的特點,為高校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的合并提供技術支持。
3.形式發展的需要。伴隨著我國財政工作進行的相關改革,高校開始以獨立的財務預算單位的身份向財務部門申請預算、上交財務報表,所申請的各項款項也由財政直接下發。因此,從會計主體與核算和撥款的角度看,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的合并是有條件實現的。
4.政策支持。從現行的會計政策來看,高校的基建會計與事業會計在會計科目的設置以及財務的處理程序等多個方面都有很多相類似的地方,這為兩者的合并提供了基礎條件。
(二)必要性
1.財政體制改革的要求。近年來,我國的財政體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國高校目前的財務部門所編制的預算其實已經含有基建的投資內容,同時在財務部門提出的預算報告中用“教育建設支出”這一項目來表示。但是,因為高校目前采用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分開管理的方法,無法明確具體地反映出基建投資的準確情況,所以兩者的合并勢在必行。
2.會計報表無法達到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嚴格要求。由于高校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所依據的會計管理方法存在差別,導致兩者的核算方法也不相同,兩者的財務管理方法自成體系,形成了實際上的兩個會計主體。兩者還需要按照不同的口徑上報各自上級部門,但兩者都只是高校財務系統的一部分,都不能完整全面地反映出高校的財務狀況,使得會計信息使用者無法及時、完整地全面了解高校的整體財務狀況,從而無法及時有效地做出決策[2]。
3.會計主體人為地被一分為二。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規定,高校的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分別按照不同的會計制度執行,這樣做實際上已經把高校財務系統分成了兩個會計主體,這既不符合一個主體的會計原則,也不符合國際慣例[3]。
三、高校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合并的對策
(一)國家政府部門要做出制度保障endprint
這是將兩者合并的基礎條件,因為任何政策的實施都需要制度的保障。現行的高校會計核算制度已經不再適應新時期的要求,不利于高校財務會計的管理與財務風險的防范。所以,國家有關部門必須出臺相應的管理制度,將高校的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同時納入其中,建立完整的管理體系,把高校的基建財務支出作為經濟業務的一部分,拓展體制的核算范圍,提高高校財務管理的效率,避免給國家財務支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4]。
(二)重置會計科目
對《高校會計制度》下的會計科目進行細化,改變現行的高校基建經費籌集方法。在收到政府、上級部門的基建經費時;收到銀行等部門的貸款時;落實自己預付活動時;結付已完成項目時等等情況,相較于原來的會計科目,都有要有所改變。
(三)優化會計報表設計
高校的財務會計報表,是一定時期內高校財務狀況的集中體現。會計報表能夠體現出高校的財務預算、財務收支等重要財務信息,這是財務部門了解高校財務狀況的基礎。因此,高校財務部門要提高財務報表的質量。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應包括全部的資產、負債、收益,以現行的《高校會計制度》為主,增設多個項目,確保全面反映高校資產情況。第二,建立能夠及時、準確反映高校經濟收支情況《事業費支出明細表》、《收入支出明細表》、《基建支出明細表》等的多項收支明細表[5]。
四、結束語
通過以上描述可以發現,目前高校現行的財務管理與財務核算方法已經完全不能適應高校財務事業的發展情況,將高校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進行合并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將兩者進行合并,符合目前高校財務情況的需要,這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高校的整體財務狀況,同時有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更加全面的了解高校財務狀況,從而做出相關決策,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吳霏.高校事業財務和基建財務的合并處理探討[J].財經界,2011(24):199.
[2]石磊.高校基建財務與事業財務的合并處理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5(11):193-193.
[3]趙新瑜.淺談高校事業財務和基建財務的合并處理研究[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5(3):55-55.
[4]吳哲.高校基建財務和事業財務的合并分析[J].時代金融(下旬),2016(6):177-178.
[5]毛月華.淺談高校基建與事業財務的合并處理[J].東方企業文化,2014(20):231-231.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工學院財務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