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榮
又是一年長空鳴雁,又是一年楓葉飛揚,又是一年碩果飄香,廣大教師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節日——第三十三個教師節。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時代賦予了我們更多的職責。
當今時代,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所學校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和智力的支撐,發展和創新的核心是人才。教師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力量,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源源不斷地培養智力資源和人才保障。
一年來,全省教育精準扶貧成效斐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農村學前教育資源覆蓋到鄉鎮和行政村,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全面改薄”讓教育發展的雨露光澤惠及到千家萬戶,普照到隴原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這些喜人成果,是黨和政府高瞻遠矚,尊師重教,傾力教育的結果,這些成績的取得,更離不開全省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是創新、拼搏、奉獻獲得的豐碩果實,是責任、擔當、愛心孕育出的鮮艷花朵,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
然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號角響徹大地,“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激勵人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在升華為每一個人的自覺實踐和行動。教育,承載著民族的希望和未來;教師,擔當著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重任。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師大師生座談時指出: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和滿足,我們要不忘初心,勇于擔當,繼續前行,甘做“筑夢人”,培養無數學子去追夢,讓他們在夢想中馳騁海空。
不忘初心,甘做“筑夢人”,首先要自覺踐行“四有”標準, 做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是衡量一個教師的基本準則。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自己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好老師應該執著于教書育人,干一行愛一行。在金錢、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較量中把握住自己,永葆教師的職業情操。好老師要有淵博的知識,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一桶水”已經不夠,要有“一潭水”。好老師應該是仁師,尊重學生個性,理解學生情感,包容學生缺點,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讓“愛心”充滿校園。
不忘初心,甘做“筑夢人”,其次還要勇于擔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重任,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根本在教師。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和創造者,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在教育事業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起著特殊作用。“興賢育德,貴在師儒”,教師要堅持把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放在首位,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傳遞給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不忘初心,甘做“筑夢人”,最后還要積極投身到教育扶貧的行列中去,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不懈努力。貧困是物質的貧乏,但歸根結底是知識和技能的缺乏。教育不扶貧,難有真脫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甘肅自然條件惡劣,地廣人稀,經濟欠發達,貧困面大,貧困人口眾多,扶貧工作緊迫繁雜,任重道遠,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投身到教育扶貧行列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師大貴州參訓教師回信所說:“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奮進者、教育扶貧的先行者、學生成長的引導者,為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為祖國下一代健康成長繼續作出自己的貢獻。”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教師之業,神圣而偉大;教師之路,平凡而激情;教師之夢,美麗而執著。在今天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在甘肅教育縱深發展的快車道上,我們隴原廣大教職工要敢于“持彩練”在教育的藍天“當空舞”,再繪甘肅教育之藍圖,再奏甘肅教育之樂章,再創甘肅教育之輝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