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彩虹
【關鍵詞】 幼兒;動手能力;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7—0039—01
一、轉變教學理念,幫助幼兒樹立學習信心
受我國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多數幼兒教師仍是教學的主體,沒有認識到幼兒主體的重要性。這種傳統的教學理念,導致幼兒在學習和生活中過度地依賴教師和家長,在學習和生活上也是缺乏信心,缺乏主動探索的意識。
幼兒年齡小,心理階段較為特殊,部分幼兒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不敢動手、害羞、不敢表現自己等現象,甚至有部分幼兒不敢接受失敗。這就需要幼兒教師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經常鼓勵幼兒敢于自己動手,幫助幼兒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只有這樣幼兒才能夠逐漸發揮自己的能力。例如,我們班有一位叫淳淳的小朋友,膽小、害羞、不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東西。在一節美術課上,我讓每一個小朋友說一說、畫一畫自己的媽媽,其他小朋友都踴躍發言,只有他悄悄地躲到了鋼琴下面不與大家交流。面對這種情況,我采取了鼓勵和表揚的方式讓他逐漸回到課堂上,并鼓勵他參與到了課堂交流中,漸漸地他樹立起了學習的信心,也自己動手畫起了媽媽。長期以往,這名幼兒不再害羞,敢于與其他幼兒交流并且分享自己的成果,培養了良好的習慣。
二、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幼兒的動手興趣
幼兒年齡較小,對周圍的事物存在很強的好奇心,如果幼兒教師在教學中只采用單一講授的方法就會導致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動手操作興趣不夠。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幼兒教師應該善于創新教學方法,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幼兒的動手興趣,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例如,在蒙氏操作課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千姿百態的教具激發幼兒的動手興趣,同時教師在自我演示教具的使用方法之后,還要給予幼兒更多的想象空間,讓幼兒自主操作自己感興趣的教具,只有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才能夠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再如,在奧爾夫音樂課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將樂器帶進課堂,讓幼兒在聽歌、唱歌的過程中,學會動手用樂器為歌曲伴奏。這種引進樂器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為音樂課堂增添氣氛,同時也能夠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技能,對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將游戲教學法貫穿于幼兒教學的始終,在為幼兒設計趣味游戲的同時,鼓勵幼兒自主開發游戲、實驗游戲,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手腦并用,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也能夠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師生一起學習,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教師要時刻與幼兒在一起,一起學習,一起生活,做幼兒的合作者和引導者。在與幼兒一起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將幼兒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積極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在培養幼兒動手能力方面,要從幼兒的興趣、愛好等出發,在既滿足幼兒需要,又符合幼兒興趣的基礎上,不斷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這樣不僅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也更容易被幼兒所接受。
教師在與幼兒一起學習的過程中,要時刻擺正自己的位置,給予幼兒更多自主動手的時間,在適當的時機給予恰當的指導,同時還要與幼兒平等交流,這樣幼兒才能學會自主觀察、自主思考、自主動手解決問題。例如,在小小班蒙氏教具的操作中,教師要給予幼兒更多的操作時間,在幼兒出現嚴重失誤的時候用鼓勵的語氣給予適時的指導,也可以通過實際的動手演示幫助幼兒糾正錯誤,這樣幼兒才能夠接受教師的指導,才能夠與教師一起學習,不斷成長。
四、家園共同教育,發展幼兒的綜合技能
幼兒教育事業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幫助,特別是在動手能力的培養方面,更需要家長的協調與配合。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幼兒園可以組織家園共育的活動,在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促進幼兒綜合技能的提升。幼兒園可以經常組織家園共育的活動,讓家長在家中要給予孩子盡可能多的動手機會,如:幫助爸爸掃地,幫媽媽洗襪子,收拾自己的玩具和書桌等。只有家園共同努力,幼兒的動手能力才會得到切實的提高,也有利于幼兒綜合技能的提升。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