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彬 李成才 韓自華

摘要:目的 通過統計、分析我院呼吸內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數量、類型來探討呼吸內科住院患者抗菌類藥物的臨床選擇及合理應用方式。方法 隨機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呼吸內科住院患者30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統計和分析患者應用抗菌類藥物的類型、聯合用藥、不合理用藥以及治療效果,探討呼吸內科抗菌藥物臨床選擇與合理應用的情況。結果 在本次研究的300例患者中,共有287例患者應用抗菌類藥物,占95.67%;其中使用比例較高的前三位為頭孢他啶(42.62%)、頭孢哌酮(34.18%)、阿莫西林(25.47%);其中有163例一聯用藥,占54.29%;68例二聯用藥,占22.63%;59例三聯用藥,占19.82%;10例四聯用藥,占3.26%。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況共19例,占6.33%;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7.25%。結論 我院呼吸內科抗菌藥物的臨床選擇與合理應用情況較好,醫師能夠徹底了解抗菌類藥物效果、特點、適應癥以及藥物反應等來選擇抗菌藥物,減輕患者耐藥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以此保證患者用藥的安全和合理。
關鍵詞:呼吸內科;住院患者;抗菌藥物;合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96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8-008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mber and types of antibiotics used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an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election and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respiratory medicine.Methods A total of 300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o analyze the types of antibiotics used in patients,the combination therapy,irrational drug use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election and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respiratory medicine.Results In the study of 300 patients,a total of 287 patients with antibiotics,accounting for 95.67%;which use the higher proportion of the top three for ceftazidime(42.62%),cefoperazone(34.18%),amoxicillin(25.47%);Of which 163 cases of a drug,accounting for 54.29%;68 cases of two drug, accounting for 22.63%;59 cases of triple therapy,accounting for 19.82%;10 cases of four drug accounted for 3.26%,the existence of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19 cases,accounting for 6.33%;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in clinical 97.2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hoice and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our hospital are good,the physician can thoroughly understand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characteristics,indications and drug reactions to select antibiotics,reduce patient resistance,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with medication and reasonable.
Key words:Respiratory medicine;Hospitalized patients;Antibiotics;Rational application
呼吸系統疾病屬于臨床相對多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最為有效的控制方式是應用抗菌藥物控制感染[1]。隨著呼吸內科患者中受感染患者的比例逐漸增大,抗菌藥物的應用愈來愈多,在臨床選擇及使用時也會伴有不合理問題出現[2]。應用抗菌類藥物控制感染有十分顯著的作用,它不僅具有良好的抑制、消滅病菌的作用,而且在對抗各種感染病的藥物中扮演著其他藥物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如果患者長時間的應用抗菌類藥物很容易產生耐藥性,導致感染難以控制,疾病不能治愈,因此對于呼吸內科患者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在臨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隨機選取我院呼吸內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0例呼吸內科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通過統計和分析患者應用抗菌類藥物的類型、聯合用藥、不合理用藥以及治療效果,探討呼吸內科抗菌藥物臨床選擇與合理應用的情況,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呼吸內科住院患者300例,其中男207例,女93例;年齡15~89歲,平均年齡(48.2±6.8)歲。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在本次研究的300例患者中,共有287例(占95.67%)患者使用了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其中42例患者為急性支氣管炎,96例患者為慢性支氣管炎,128例患者為肺炎,19例患者為肺膿腫,5例患者為肺惡性腫瘤,10例患者為其他疾病。
1.2方法
對300例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診治情況、用藥情況等內容進行統計,分析其用藥種類、數量、是否聯合用藥、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藥、治療效果等,統計分析抗菌藥物使用的種類以及臨床使用的方式。
1.3不合理用藥的判定標準
參考不合理用藥的判定標準[3],判斷其是否用藥合理。參考抗生素藥物的應用原則,將不合理的用藥方式分為5類:劑量偏大或偏小;盲目地使用抗生素類藥物;用藥時間不夠或者過長;不合理性的重復用藥或聯合用藥;無指征用藥。
1.4療效指標
痊愈:患者通過相應治療后體征和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好轉:患者通過相應治療后體征與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患者通過治療后體征與臨床癥狀未見改善,或是改善不顯著。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好轉率。
1.5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
2 結果
2.1呼吸內科抗菌藥物的臨床選擇
300例患者中,應用的抗菌藥物多達10余種。本次研究統計就使用所占比例居前7位的抗菌藥物做一次統計,其中使用頭孢他啶所占比例最高,達到42.62%,其次是頭孢哌酮比例達到34.18%,見表1。
2.2呼吸內科抗菌藥物臨床聯合使用情況
300例患者中,應用的抗菌藥物多達10余種,抗菌藥物臨床聯合使用方式主要以一聯用藥為主(163例,占54.29%),其中二聯用藥68例,占22.63%;三聯用藥59例,占19.82%;四聯用藥10例,占3.26%。
2.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況
300例患者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況共19例,占6.33%,見表2。
2.4患者臨床治療情況
本次研究的300例患者中,痊愈173例(57.67%),好轉119例(39.58%),無效8例(2.75%),治療總有效率97.25%(292/300)。
3討論
3.1合理地選擇抗菌藥物
呼吸內科屬于醫院應用抗菌類藥物較多的一個科室,由于患者大部分屬于細菌感染,且住院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因此通常是采用抗菌類藥物治療[4]。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抗生素類藥物有好多種,呼吸內科患者應用抗菌藥物之前,都要對患者進行痰涂片檢查,結合痰涂片化驗結果結合抗菌藥物敏感實驗結果,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抗菌藥物。在臨床工作中我們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①針對痰涂片化驗結果和抗菌藥物敏感實驗結果選擇有針對性的抗菌類藥物進行治療,切忌在細菌未受到抗菌藥物的作用時,就替換了其他抗菌藥物;②由于呼吸內科的大多數患者為老年人,臨床醫師應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與抗菌藥物藥學特性,來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避免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有肝腎毒性的抗菌藥物,或根據臨床具體情況減量使用;并做好抗菌藥物的使用指導,避免給患者帶來嚴重影響;③在治療的過程中,醫師也要結合患者的恢復情況,若患者在抗菌藥物應用的過程中病情恢復情況較好,則表明該類藥物的應用有效,屬于正確地應用抗菌藥物;相反如果患者接受治療后,病情并沒有明顯改善,則應及時更換其他抗菌藥物進行治療;④與時俱進的查閱、參考相關文獻報道。例如有研究報道,社區獲得性感染患者的病原體大部分分為支原體、肺炎球菌、軍團菌等,臨床醫師通常建議應用紅霉素、四環素等抗菌藥物;而院內感染患者的病原體則大部分為桿菌、分枝桿菌等,臨床上多建議應用抗真菌以及第1代頭孢菌等[5];⑤切忌隨意使用抗菌藥物,對于病毒性感染患者,不建議使用抗菌藥物。所以在當今市場抗生素藥物種類如此多的情況下,一定要把握抗生素使用原則,因為針對每一位患者抗生素藥物使用一種有可能下次就耐藥了(少一種)。因此在對患者采用抗菌類藥物治療時,醫護人員必須按照患者的實際病情和抗菌藥物的主要作用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的用藥方案,有效地、針對性的使用抗菌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需要醫務人員進行慎重、周密的考慮,及要保證藥物的臨床療效,還要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用藥量和用藥時間。
3.2抗菌藥物的聯合使用
通常對于一般的細菌感染來說,只需要使用一種抗菌藥物便能夠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但若患者經過病原菌檢測后,結果并不明確,加之患者臨床癥狀較嚴重,則可考慮采用聯合用藥方法[6]。在本次研究結果中有54.29%的患者單獨用藥;有22.63%的患者二聯用藥,相關疾病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受到銅綠假單細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的感染所致[7],因此在用藥上,通常是二聯用藥;有19.82%的患者三聯用藥;有3.26%的患者四聯用藥。在臨床工作中考慮聯合用藥時,要結合患者的情況,仔細篩選抗菌藥物,合理地進行聯合。
3.3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的情況。
本研究結果表明,我院呼吸內科抗菌藥物的臨床選擇與合理應用情況較好,但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醫務人員在考慮使用抗菌藥物時首先要考慮到患者本身在日常生活中的抗生素使用情況,避免醫務人員只考慮單獨使用抗生素類藥物使用率,這樣就會有可能產生了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的情況;另外如患者本身日常生活中極少使用抗生素,醫務人員盲目的使用高等級的抗生素或者新型抗生素,這樣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如應用抗菌藥物時間多長,對于這一方面,臨床必須要予以合理控制,避免發生抗菌藥物過度使用的問題;此外,還有一些辦法可以降低耐藥性,如針對肺炎雙球菌或化膿性葡萄桿菌一般采用青霉素進行抗菌治療,但由于目前青霉素耐藥性處于逐年增高的趨勢,所以醫院往往會采用一些內酰胺抑制劑來降低患者的耐藥性[8-11]。
總之,我院呼吸內科抗菌藥物的臨床選擇與合理應用情況較好。呼吸內科住院患者在采用抗菌類藥物治療時,需要徹底了解抗菌類藥物效果、特點、適應癥以及藥物反應等,因此對呼吸內科患者進行多方面考慮,以保證患者可以安全、合理有效用藥;還應在治療的過程中,注意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用藥,把握用藥劑量與用藥方法,以次保證患者可以安全、合理有效用藥。
參考文獻:
[1]王景春.568例呼吸內科住院患者抗菌類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22(10):15-16.
[2]馮紹斌.哮喘、肺部感染等疾病呼吸內科抗菌藥物的臨床選擇與合理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4(34):137-138.
[3]陳遠告.呼吸內科100例住院患者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3):102-103.
[4]白旭光.呼吸內科住院患者抗菌類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4):448-449.
[5]余暉.呼吸內科抗菌藥物的臨床選擇及合理應用[J].醫學信息,2014(3):103-104.
[6]王紅麗,張紅莉.呼吸內科抗菌藥物的臨床選擇與合理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5):631-632.
[7]莫穎萍.568例呼吸內科住院患者抗菌類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04(4):509.
[8]葛繩德,項秀娥.N1-金屬磺胺嘧啶類化合物和暗羅素及其衍生物對燒傷常見細菌的藥物敏感測定[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1980,20(3):25-29.
[9]毛小紅,俞佳,祁金文,等.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后呼吸內科抗菌藥物使用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1):5272-5274.
[10]趙泉,霍雪臣,沙紅玉,等.518例呼吸內科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0,30(18):1575-1578.
[11]王基云,張建銀,李艷芳,等.我院呼吸內科2013年抗菌藥物應用分析及藥學服務模式探討[J].中國藥房,2015(17):2411-2414.
編輯/錢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