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學平
摘 要:伴隨著現代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學習技能,而且還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所以,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教育教學部門也開始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和活躍性,提高學生的藝術知識儲備成為了當下教育的重點內容。
關鍵詞:美術教學;創新思維;創造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0-015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0.100
美術可以說是一門集創新性、實踐性為一體的綜合學科。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是非常明智的一個選擇,開發學生的思考和想象空間,激發學生濃重的好奇心與好勝心,以這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適當的添加聯系實際的探究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教育方式。
一、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作為美術教師,我們不要停留在教學生“畫畫”的技術層面,而更應該站在美術教育的高度來審視自己的工作。在新的課程標準的指引下,美術教師的課堂不能僅局限與基本的技能技巧的訓練,更是一種美術文化的熏陶和培養,所以,美術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從學生個性發展為出發點,主動探究新形勢下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現代社會要求有創新的人才,所以,美術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所謂的創新思維指的是用獨到新奇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思維的突破和創新,用非正常的方法和角度去考慮問題,然后運用不同的手段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具有基本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模式,美術教師要學會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
首先,就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想象的空間,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訓練。教師需要設立一個自由、平等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中不存在過多的壓力,思路始終保持在一個愉悅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形成一個特別開闊的思維空間,學生才敢于對原有的理論進行反向思考,才會標新立異,有助于學生的開放性思維的擴展。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了解學生的思維動向,要把握住學生發散思維的主要方向,不能夠偏離事實標準,鼓勵學生與教師進行及時地討論,勇于參與課堂活動進而推動學生創新思維的進一步形成。
其次,要培養學生對于新事物的興趣。小學美術教材中展現的基本內容基本都蘊含著藝術美的氣息,這些文字和圖片都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感官,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提高學生主體的審美藝術,進一步產生強烈的美感,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大大提高了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在和諧的環境和氛圍中提升對美的感受和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一切探究開始的源頭,只有學生對于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才會去主動地進行學習與研究,才會對于未知事物的結果有一種執著,然而這種執著就是推動學生走向成功的基石,才會激發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日后的探究中有所發現。
最后,要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人的一切活動來源于大腦,任何的行為都取決于學生的思想變化,培養一個正確的學習思想是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的重要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意識到創新性思想對于未來發展的意義,是當今社會必須具備的一種自我競爭能力,要想將自身培養成為一個全面型人才,那么創新思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二、在美術教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隨著近幾年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熟運用在了小學美術的課堂上。信息技術的引入,不僅使學生在感官上有較大的興趣刺激,更加熏陶了學生學習美術的情趣,能進一步激發出學生的創造力。在實際的教學案例中,我有意地設計一些學生可能常出錯的地方,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總結出經常出錯的原因,不斷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探討,學生也進一步掌握了基本的鑒賞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信心,讓學生在輕松自在的環境中完成整個美術課堂的教學。
(一)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不斷挖掘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給學生創造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和有效的學習渠道。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和依托,促進教學行為、進行教學變革、推進素質教育,實現教育的最優化。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要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培養。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要對授課教師的能力進行一定的提高,只有提高了教師的自身素質,才能夠將自身的知識儲備應用到課堂中,最后傳輸到學生的大腦里。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采取趣味性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并且制定與學生互動的項目,讓學生能夠踴躍發言,并且根據每個學生的特殊性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注重實踐能力的強化訓練
教師要以了解學生的思維模式為重點,根據學生自身能力,以提升學生的表現能力為目的,對學生進行集中訓練,通過這種強化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會取得進一步的提高。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有足夠強大的動手能力,所以教師在美術課堂上盡可能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學生可以利用有限的學習資源針對不同的問題尋找不同的解決方式,課后作業也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實際進行不同的選擇,進行因材施教,從而達到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基本目標,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
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的正確引導是一方面,而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熱情,制定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課堂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中來,通過模擬現實中具體事例,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思考問題,這也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能夠體會到不同于課堂中的活動模式,更多地與別人交流,全面增強自身素質。
三、結語
總之,美育教育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生活中也扮演者不可忽略的角色,是學生學會適應社會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開展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要重點突出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全面地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秀梅.淺談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1(S1):77.
[2] 華麗.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