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劍英
【關鍵詞】 教師;師愛;敬業;信任;尊重;責任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5—0039—01
教育是人育人的事業,即教師教育和培養學生成長的事業。教師這一特殊的職業,直接擔負著培養下一代健康成長的重任,所以,師德比其他職業道德有著更加強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教師形象是每個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先決條件,是時代的要求。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重要標志。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為此,教師要真誠地熱愛學生,視學生為子女,以滿腔的熱情教育學生,用愛營造平等、民主、溫暖、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教育教學中時刻踐行愛的教育。
一、愛是敬業
古語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睘槿藥煴硎菐煹碌撵`魂??v觀教育發展進程,“為人師表”可謂是師德話題中永恒的主旋律。“師表”的意思是指學習的榜樣,為人師表是對教師的要求。除了父母,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最多,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尤其是行。為此,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教師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學生總是以教師作為模仿效法的對象,教師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都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烙印,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敬業就是敬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熱愛自己的事業,專心致力于自己的事業,千方百計將自己的事情辦好。對于教師來說,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就是忠誠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而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教師必須具有全面的良好素質,而其中敬業精神是首要的、最基本的素質。
二、愛是信任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很重要,教師與學生之間也是。學生雖然年紀小,但也需要他人的信任,尤其是后進生,有時老師的一次信任,就可以改變他們養成許久的壞習慣。記得剛任初一班主任時,六年級升上來一個叫楊亮的學生,因家中疏于管教,養成了不愛學習、撒謊、打劫偷盜的壞習慣,在小學是讓老師非常頭疼的一個學生,大家都不喜歡他,老師也總不相信他的話。開學第一周星期三下午剛上課,四年級的一個學生就到班主任面前告狀說楊亮偷了他的鋼筆,四年級的班主任找到楊亮當面批評了他并讓他把鋼筆拿出來。楊亮當場就說他沒拿。這位班主任又狠狠批評了他,楊亮很氣憤地說他沒拿。當時看他的樣子,我相信了他。隨后我叫來了四年級的那位學生,讓他當面說楊亮到底拿沒拿他的鋼筆,他看見我們都在,吱唔半天說沒拿。此時我看見了楊亮眼中委屈的淚花,可見老師的不信任對他的傷害有多大。隨后我就今天的事與他溝通,分析了造成這種后果的原因,并囑咐他上中學后要努力改變這種現狀,必須改掉撒謊與偷盜的毛病,學習上也要上進。這件事后,同學們都發現楊亮變了,不經常逃學了,隨后,我還發揮他的長處,讓他擔任衛生委員。每次我分配的任務,他總能督促同學們完成得很好,大家也漸漸喜歡他了。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的進步很大。
三、愛是尊重
教師與學生在地位和人格上是平等的,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盛氣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師的地位和權力污辱學生。學生雖然年紀小,但自尊心卻很強。他們允許自己罵人,卻不讓別人罵他們,尤其是老師罵人,更讓他們不能容忍。記得我曾帶的一個班,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課學生都表現很好,唯獨英語老師每次都上不下去課。起初英語老師叫調皮學生來批評,后來連好學生也叫來批評,學生都不服,還頂嘴,英語老師總是很生氣。我及時批評了他們,他們卻很氣憤地說英語老師不好好上課,經常因為他們犯一點小錯就罵臟話,有時連父母也罵,他們很反感,現在連愛學英語的同學包括英語課代表都不愛聽她講課了。聽學生這樣說,我教導了他們,并說會與英語老師溝通此事。但通過此事,我認為當老師的不能因為學生的一點錯誤就非打即罵,要允許他們犯錯誤,更要學會如何批評學生,何時批評學生,即便批評也要尊重他們,不能罵他們,尤其是父母,這樣會傷及他們的自尊心,同時,更要認真上課,讓學生從心底服管。
四、愛是責任
愛學生要深入地愛,愛學生要理智地愛。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不嬌慣、不溺愛。對其缺點錯誤,不縱容、不姑息、不放任。師愛既蘊含著強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現出深刻的理智,不僅著眼于學生目前的得失和苦樂,更注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前途。
師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愿我們的教師都能做愛的踐行者,愛崗敬業,默默無聞,樂于奉獻,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