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霞
【關鍵詞】 作文教學;生活;真情實感;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5—0102—01
作文是初中語文教師最頭痛的問題,它往往花去語文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在當前作文教學中,學生感到作文難,每次作文不是望而生畏,就是東拼西湊草草了事,作文水平總是無法提高。這都充分說明作文教學只有扎根于現實生活的沃土才能成功。那么到底如何提高教師的作文教學質量呢?筆者注意引導學生把生活中聽到、看到、想到、感受到、體驗到的事情寫出來,也就是源于生活,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一、勇于寫出真心話
我們常教導學生“我手寫我心”,“作文要寫真人真事,說真話,才會感人”,“真實是成功的一半”。而很多學生卻在編作文:寫家庭題材的作文考慮到“家丑不可外揚”,生搬硬套積極向上的家庭故事;寫學校題材的作文寧愿編,不可得罪老師,不敢寫對老師的客觀評價。作文要寫真事、說真話,那陰暗面就不是真事、就不是生活了嗎?只寫積極面不但限制了學生的視野,而且培養了他們圓滑世故、虛偽自私的性格。因此,要改變這種柴米堆積卻無米下鍋的現狀,教師就應該解放思想,放開手腳,發揮主導作用,取消學生的思想顧慮,對他們以鼓勵、撫慰、支持,而不是嘲笑、挖苦、打擊,要敢于讓學生知道家丑也可揚一揚,短也可揭一揭,陰暗面也可以曝光,使學生敢講真話,敢寫實事、真事,真正實現“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
二、注重因材施教
1.鼓勵優等生積極寫作。對優等生的培養,關鍵是善于發現班內的寫作人才,然后有的放矢地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班內優等生混雜在寫作水平一般的學生里面,由于沒有受到語文教師的重視而未嶄露頭角。對此,教師可以在新學年初,抓住學生都喜歡在教師面前表現自我的心理特點,要求全班同學都寫日記、寫作文,從而快速發現這類善于寫作的“千里馬”。班內非常優秀的學生往往只有幾個,對他們來說鼓勵和競爭最有效。在日常教學中鼓勵他們用心去體會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寫出有深意的作文,并要求他們一定要堅持勤寫日記。教師還可以把他們寫得好的作文或日記及時推薦給學校文學社發表,同時在語文課上組織學生共同欣賞他們寫得精彩之處。這樣,不但有力地激發了這一部分學生的寫作興趣,還使他們的寫作水平得到提高。另外,筆者用的這種成功鼓勵法并不集中在一個優秀生身上,這次鼓勵了甲,下次則鼓勵乙,再下次則鼓勵丙……這樣就把這些尖子生引入了競爭之中,促使這些寫作尖子的水平不斷提高。
2.督促中等生廣泛閱讀。中間學生幾乎要占班內學生的一半以上,他們怕寫作文,一到寫作文時就從作文書上移植。大多數人都依葫蘆畫瓢,不但照搬語言詞匯和題材,還有許多句子出現語病,與那些一、二類學生作文相比,真有天壤之別。筆者反復琢磨制約這類中等學生寫作難以進步的原因,發現這類學生平時很少涉獵課外讀物,因而閱讀能力低下,詞匯積累少,視野狹窄。針對這些問題,筆者一方面組織他們學寫日記,一方面教導他們要主動去涉獵課外讀物,并組織他們參加背誦詩歌比賽、查字典比賽、剪報比賽,平時的作文批改則盡量找出他們的優點并加以鼓勵。
3.引導后進生喜歡寫作。后進生占班內學生的20%左右,他們閱讀能力較低,積累的詞語很少,大多懶惰、自卑,平時連背一首詩、寫一篇日記也不肯做。對這類學生,只能主動地親近關心他們,引導他們從背誦、默寫一首詩開始,使他們慢慢地從懶惰與自卑中解脫出來,從而對學習寫作漸漸產生一些欲望。教師要把他們的寫作要求放到最低的起點上,教他們從每天學造句、寫一篇日記或抄一首短詩開始,只要他們肯認真去做,有一點進步,就應肯定他們、表揚他們,使他們樹立起寫作的信心。
初中作文教學的任務是極其艱難的,學生需要扎根現實,勤于動筆,善于觀察;教師對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作實事求是的分析,將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啟發誘導的原則落到實處,這樣才能取得寫作教學上的豐碩成果。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