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海燕
【摘要】隨著教學模式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向當前的“以學生為主體”模式,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得以提升,因此許多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用于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而“分層走班”教學方法的正是針對當前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而制定的新型教學策略,突出了學生的特殊性與個體性。本文針對初中英語教學對分層走班教學的概念、實踐方式作了一定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學案的編制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初中英語 分層走班教學 學案編制 探索 研究
初中英語新課程改革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個學生都有發揮自身特長的機會,因此必須注重學生的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由于同一個班級中學生數量眾多,且認知層次不盡相同,如果采取一視同仁的教學方法勢必會使得學生在接受知識方面會有一定障礙。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學生的個體性與特殊性,實行分層走班制教學方法。
一、關于“分層走班”教育的概述
即按照學生的個體差異、認知水平、接受知識的能力等,將學生科學地分層水平相差不遠的群體,并針對不同的群體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得所有學生能夠在自身知識構成的基礎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分層走班教學能夠使得全體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學習體驗,從而增強在學學習上的積極性與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教學策略,對自身的教學能力也是一種鍛煉。分層走班教學是當前在素質教育方面的新探索,是一種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方式,同時也是教師實現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徑。
二、分層走班教育的實現途徑
分層走班教學是一種流動性的教學方式,即在原來班級編制的基礎上,再將不同班級、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集中到一起上課,一般是按照A、B、C三個層次來分級。針對處于高層次的A層學生,往往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而教師知識起到一個導向的作用,將學習的主動權交到了學生手中;對于中等層次的B層學生,則是采取強化基礎的教學策略,在對原有知識鞏固的基礎上再進行相應的強化訓練,使其能夠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有所突破;而較低層次的C層學生,則是采取遷移學習的教學手段,通過集中的遷移學習方式逐漸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同時對其加以鼓勵,以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分層走班教學并沒有打破傳統的班級制度,而是只有在上英語課時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到不同班級上課,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構成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重新組織教學內容,使得優等生能夠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而差等生也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的積累。
而分層走班教學所分層次也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有明顯的變化。差等生可能在短期內實現突破,發展成為中等層次,而中上層次的學生也有可能退步,退化為中下層次。因此在分層走班教學中還需要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效果的變化對班級編制進行適時的調整,是所有學生都能有所突破。
在分層走班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在以英語成績為分層前提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意愿有較為充分的了解,以避免優等生出現自大心理、差等生出現自卑心理,否則得不償失。
三、分層走班層次化學案設計要點探析
學案的編制直接影響到分層走班教育的效果,因此要保證分層走班教育的有效性,制定具有層次性的學案是十分必要的。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對不同層次班級的學生也要編制不同的學案,始終做到從教學實際與實踐經驗出發,使學案內容符合自學生的知識構成與認知水平,以實現英語教學內容與不同層次學生群體的適應性。
具體說來,一份完整的初中英語學案應當包括learning goals(學習目標)、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學習重難點)、question and dissertations(問題與討論)、summary(概要總結)、practice(練習)、homework(課后作業)這幾個部分,而每一部分的具體內容則應當體現出層次化、個性化的特征。
針對A層次的學生,教師在編制學案時應當設定其所能達到的較高層次的學習目標,由于A層次的學生基礎扎實且學習主動性強,因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自主學習任務或者開放性的問題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以充分發揮這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鍛煉其創造性思維。在練習與作業方面則是可以適當提高難度,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針對B層次的學生,學案制定應當以夯實基礎為主,因此對于這部分學生的教學應當回歸到課本,對課本內容進行篩選整合,以為其提供基礎內容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對學生遇到的重點難點悉心指導,以幫助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實現一定的突破。
位于C層次的學生要么是基礎知識不夠扎實、要么是學習態度不夠端正,教師在制定關于這部分學生學案時應當從最為基礎知識的入手,并對其學習態度、學習信念加以糾正與引導,同時還要在日常教學中對C層次的學生多加鼓勵,以培養其在學習方面的自信心。
四、結束語
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智力、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差距,若在英語教學中采取一視同仁的方式則不利于班級整體成績的優化,進而影響到英語教學的效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采取分層走班的教育方法其目的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學習的主體,使之通過接受與自身水平相適應的教學內容而實現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課堂進行的過程中必須突出其自身的個體性與差異性,尤其是在學案的制定上,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設計出具有針對性與層次性的優秀學案。
參考文獻:
[1]陶飛虹.初中英語分層走班教學的實踐探索[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管理,2013(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