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娟
【關鍵詞】 地理教學;考點;資源跨區域調配;分析思路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5—0125—01
資源跨區域調配這一考點在高考中主要考查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及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在高考中會以中國或世界的重大建設項目為背景材料,重點考查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經濟發展和環境的影響。
一、資源跨區域調配原因的分析思路
資源跨區域調配的主要原因是資源分布區與消費區的差異,故分析時應明確該資源的分布規律,同時明確該資源緊缺的原因,包括為何分布較少,為何需求量大等。1.針對水資源調配工程,主要分析調出區的氣候特點、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調入地區的氣候特征、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區域內水資源對經濟發展限制等。2.針對水電輸送工程,主要分析水電豐富地區的地理特征,包括河流流量、落差、交通等;水電輸入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因素、化石能源的使用對環境的影響等。3.針對天然氣輸送工程,主要分析天然氣輸出地區資源特點和社會經濟發展特點等;天然氣輸入地區的能源問題、環境問題等。在分析如何解決資源短缺問題時,其思路包括:提高利用率,節約資源,替代品和跨區域資源調配等。
二、資源跨區域調配線路選擇的分析思路
在分析資源跨區域調配線路的選擇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要保證穩定、安全的資源供應;要考慮線路的造價;要考慮沿線地形、河流分布等自然條件和城市分布等社會經濟條件;要盡量避免造成嚴重的生態問題。
三、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的評價思路
在對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進行評價時,需從輸出地和輸入地兩個方面說明。對輸出地側重說明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并進一步促進城市化發展和經濟發展,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等;對輸出地則突出說明解決了資源短缺問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促進該區生態環境建設。
例題
西氣東輸一線工程西起新疆輪南,東到上海。讀圖,回答(1)-(2)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管道沒有直接從甘肅東南部穿過,而是繞到寧夏、陜西北部,是為了補充氣源②管道建設不會對經過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③我國油氣資源分布西多東少 ④我國油氣消費東西不均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圖中各條石油進口路線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是由來源地對應正確的是
A.①——俄羅斯 B.②——中東
C.③——新加坡 D.④——日本
【解析】
(1)寧夏、陜西北部天然氣資源豐富,西氣東輸路線路從此地經過可以補允氣源;進行工程建設會對當地生態環脆造成破壞:我國油氣資源的分布地與消費地空間上呈現出不均衡現象,油氣資源分布具有西多東少的特點,而是油氣資源消費則相反,這使得我國必須大范圍調配能源資源。選C。
(2)圖中各石油進口路線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石油來源分別是俄羅斯、中亞(或哈薩克斯坦)、中東波斯灣地區和拉丁美洲。選A。
實戰練習 (2015年 廣東卷)山東省南部的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等四個相連湖的總稱,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種的重工通道,沿湖地區工業以煤炭、電力、造紙為主,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于示意圖
(1)分析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通水后對南四湖地理環境可能帶來的有利影響。(6分)(2)為了滿足調水的水質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區工業發展應采取哪些措施?(8分)
【解析】(1)南水北調工程對該地帶來的有利影響,主要體現在改善水質、維持水量、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2)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包括調整產業結構、改善工業布局、強化監督制度、提高環保意識等。答題中要注意與當地的具體環境相結合。
【答案】
(1)增加水量,擴大湖水面積,調節氣候(縮小溫差,增加空氣濕度);利于保護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6分)
(2)調整工業結構,限制造紙等污染企業的規模;大力發展新興工業;實行清潔生產;改進生產工藝和設備水平;加強工業污水處理技術及循環使用(污水先處理后排放);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加強對沿岸工業生產的監督管理。(8分)
編輯:孟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