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鋒
【摘 要】人本原理系統原理和效益原理的現代企業管理的三大基本原理之一。如今國內國際大力推行“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商場管理中的“人本管理”也越來越受到眾多管理實踐者和理論研究家的重視。人本管理在中國各個行業也得到充分體現,管理者關心員工, 關系和諧, 一團和氣。人本管理以突出人的核心作用為目標,個人自我管理為基礎, 企業的共同價值觀為指導,讓員工的人格得到最完美的體現。
【關鍵詞】人本管理;以人為本;商場
0 前言
新世紀市場競爭便是人才競爭。如何尊重人、愛護人、發展人,在管理中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即將是每個商場管理者必須嚴肅對待的問題。人本管理理念要求商場需要培養員工的信任感、歸屬感、成熟感,從根本上強化商場的凝聚力。對商業人本管理問題進行研究,可以更好提高商業綜合管理水平,對我國企業更好的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1 歷史人本管理的簡要概述
1.1 何謂人本管理
所謂人本管理,即老子“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它顛覆了傳統的“見物不見人”或把人作為工具、手段的管理模式,深刻認識到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主導作用,突出人管理中的地位,實現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思想是“顧客至上,員工至上”,把員工的能力、特長、興趣、心理狀況等綜合性情況作為科學安排最合適的工作有效參考,并在工作中充分地考慮員工的成長和價值,使用科學化管理方法,通過全面的人力資源開發計劃和企業文化建設,營造一個自我激勵、奮勇爭先的氛圍,讓員工時時感到自己被重用,使其發揮更大的潛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業績,為達成商場發展目標做出最大的貢獻。人本管理以人性為核心,具有企業人、環境、文化及價值觀四項基本要素。
1.2 人本管理的發展階段
萌芽階段的泰羅的理論體系中,把商場管理定義為對商場的人和物的兩方面的管理。而所謂的人本管理,理念過于狹隘,將人本管理定義為過度的強調員工對于經濟方面,物質方面的追求。在人本管理發展的初始階段,對于泰羅的理論做了很大的糾正,注重了員工的個人情感需求,以及工作環境的重要性。首次證明商場的生產效率和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生產小組良好的合作氛圍,相互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配合的協調性之間密不可分的相關關系。深入發展階段進行中,首次提出了人的能力差異,分工不同;根據實情,制定適合自身的規章制度,而不是采用通用的管理制度,根本不存在通用的管理制度等概念。進入發展的成熟階段,其核心構成是學習型組織理論和情感智商理論。對于員工而言,從員工的入職直到工作過程中,都要有一系列的程序進行規范。評價、培訓、甄選、考核成為主要流程。而事實也證明,這些程序的確為商場發展帶來新的思路,同時也帶來了新經濟形式。
1.3 實現人本管理的積極作用
社會的所有科學技術進步,物質財富創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與經濟系統的運行,都是人的服務、勞動力與管理推進的效果。商場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是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特定要求、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發展生產力,提高管理效率的基本途徑。“人本管理”營造了一個自我鼓勵、奮勇當先,使各類人才均有用武之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能上能下、唯才是舉的良好的環境,讓員工時時感到自己主人公的角色,其發揮更大的潛力。有利于保持企業穩定,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催生和激發企業的創造力,提高我國商場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市場經濟秩序的完善,利于市場的科學化管理的實現。
2 商場管理中人本管理具體實現
2.1 創造條件,關愛員工,努力提高一線員工滿意度
良好的工作環境與公平的薪酬與晉升機制是員工擇業時的首選因素。所以制定一套輔之以嚴厲的懲罰作為負激勵手段,重獎有突出貢獻者,充分體現“按勞分配為主、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薪酬,使員工真正體會到他們的付出與得到的回報是公平的分配體系,是提高員工滿意度的重要方法。而“任人唯賢、唯才識舉”的用人原則,員工選拔任用上看綜合評價,不偏不倚把員工放在同一起跑線上去考核,加上良好的工作環境,將有利于商場的快速經濟效益。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配合使用,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重物質獎勵而輕視精神文明鼓勵,激勵優秀員工更加優秀,后進員工爭當優秀。另外,注重員工身心健康,工作壓力的有效緩解。商場員工在嘈雜的環境中站著和顧客打交道,不免有些故意刁難的顧客,心理壓力大,身體勞累,商場應加強文化娛樂設施設,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和競爭意識,豐富員工業余生活,適當緩解工作壓力,使身心得以適當放松。
2.2 完善人本管理準確方式
過去單一的行政、制度管理是一種存在許多不可避免缺陷剛性管理,把人本管理和行政管理形成有效合力推動商場管理水平提高是商場管理的必要措施。相對而言,“人本管理”無疑是一種注重以人為本,從根本上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的柔性管理方式,它最大限度地將飽滿的銷售熱情投入到工作中,發揮了員工的工作潛能。商場作為管理型組織,各種章制度與人本管理思想是弗成拆散的,對員工高效激勵,明確區分,分級對待,集眾睿智,才能制定適合商場發展的需要管理制度。對待覺悟低、遲緩延工的員工,采取嚴格的監督機制對起約束和管理;而工作積極性較高的員工,適當獎勵,實時修正規則,把員工的實際需求和商場管理制度有效的結合,有利于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形成。對于行政命令、規章制度的落實、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深層次地實現商場效益與員工自身的協調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2.3 實施人本管理相應謀略
在商場目標安排上,管理者不僅要考慮利潤、產值和市場份額等物化指標,突出滿足人的需要同樣重要,商場目標與人的需求目標兼顧并重是目前最高追求之境。人作為商場珍貴的資源,是一切高效利益的基礎,所以商場尊重、理解、關心、倚賴、發展和服務人,以人為中心的營銷管理策略才是興盛之道。在經營戰略方面, 一方面要注重物質資源開發,另一方面人力資源開發也不可忽略,21世紀,商場戰略資源已經全盤從金融資本轉向人力資本方向。經營管理者要重新確定并全力研發人力資源, 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和自覺性。正如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言“人都需要發揮自己的潛力, 表現自己的才能, 只有人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才會感到最大的滿足。”公平公正的管理和競爭機制更是商場人本管理不可或缺的基本規則之一,用人機制的拔犀擢象, 品學兼優, 公平競爭的原則決定了商場的發展潛力與今后的經濟效益。努力改善員工的工作生活質量、優化工作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設計創造人性化的工作環境與工作方法,唯有改善工作中的這些激勵因素, 才能真正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商場經濟利潤。根據國人自尊心強、愛面子與不服輸的人性特點, 發揮感情投資和尊重愛護等管理藝術的魅力, 推己及人, 設身處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創建非凡的商場文化,樹立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感。
3 結語
人本管理對于所有商場而言,具有杰出意義,它不僅僅直接關系到商場的經濟效益及企業的競爭軟實力,還直接決定商場經營成敗。對今天商場的管理者而言:“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實踐中加以真正落到實處,將促進商場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同時也才能實現商場和員工的共同發展、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名志.《人性化管理—凝聚人才的有效法寶》,《人力資源》,2005(04).
[2]孫大維,劉紅燕.《現代商場管理能力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朱麗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