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鑫?韓秋穎
[摘 要]現在是一個經濟迅速發展的社會,也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提前做好自己的規劃可以為我們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基礎,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就應該對社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現在的就業形式,社會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等等,并且對自己的性格能力都應有清醒的認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適應社會,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職業規劃;生涯規劃;人生規劃
一、職業規劃的含義
職業規劃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簡稱,也叫“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它包括職業定位、目標設定、通道設計這三部份內容。在學術界人們也喜歡叫“生涯規劃”,在有些地區,也有一些人喜歡用“人生規劃”來稱呼,其實表達的都是同樣的內容。
對大學生而言,就是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知識結構,結合社會環境與市場環境,對將來要從事的職業以及要達到的職業目標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
二、職業規劃的意義
有自我生涯規劃的人會有清晰的發展目標,每個人的人生不僅與收入有關,還與自己的生涯規劃發展有關。有目標的人才能抗拒短期的誘惑,有目標的人才會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才會感覺充實。每個人只有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并且做到極致,是最容易成功的。很多時候失敗的人并不代表沒有能力,而是角色定位的失敗。個人生涯規劃正是對個人角色最有效的定位方式。
職業生涯規劃的好壞必將影響整個生命歷程。我們常常提到的成功與失敗,不過是所設定目標的實現與否,目標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個體的人生目標是多樣的:生活質量目標、職業發展目標、對外界影響力目標、人際環境等社會目標,整個目標體系中的各因子之間相互交織影響,而職業發展目標在整個目標體系中居于中心位置,這個目標的實現與否,直接會引起成就與挫折、愉快與不愉快的不同感受,影響著生命的質量。
一份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將會引導你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你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并使其持續增值,對自己的綜合優勢與劣勢進行對比分析,使你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前瞻與實際相結合的職業定位,搜索或發現新的或有潛力的職業機會,使你學會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驟與措施,不斷增強你的職業競爭力,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理想。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增強發展的目的性與計劃性,提升成功的機會。生涯發展要有計劃、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運",很多時候我們的職業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規劃沒有做好。好的計劃是成功的開始,古語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這個道理。
職業生涯規劃也可以提升應對競爭的能力。當今社會處在變革的時代,到處充滿著激烈的競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要想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保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不打無準備之仗。
不少應屆大學畢業生不是首先坐下來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而是拿著簡歷與求職書到處亂跑,總想會撞到好運氣找到好工作,結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資金,到頭來感嘆招聘單位是有眼無珠,嘆息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這部分大學畢業生沒有充分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與重要性,認為找到理想工作需要具備學識、業績、耐心、關系、口才等條件,認為職業生涯規劃純屬紙上談兵,是耽誤時間的,有那時間不如多跑兩家招聘單位。這是一種錯誤的理念,實際上未雨綢繆,先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認識與明確的目標之后再把求職活動付諸實踐,這樣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經濟、更科學。
因此,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從大學生入學就開始培養、引導和訓練,以便為學生未來一生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守的基礎
三、如何進行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的第一環節是職業方向定位,請記住它是最重要的,用于看清你的職業特質,以指導你五到十年的職業積累和發展。有人會說它具有燈塔、航標等設施的照亮和引導作用,這一點都不過分。事實上,職業方向為你聚攏心力和有限的資源,揭示出關鍵特質的程度差異。總之,對職業方向與職業特質的堅定把握,是從戰略高度對職業成功的把握,是最有效的把握方式。
另一環節就是職業核心能力測評。對于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來說,它并不是那么必需。大學正規學歷教育中核心能力的訓練,完全可以支持你基本的職業發展目標。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大學學習不是那么順利或成功,或者你有更高的職業發展期望,就有必要通過職業核心能力測評進行勝任力評估,用以支持你制定的職業目標,并樹立一個能力提升的方向與標準,它的數據是企業管理者的能力常模。
而組織環境對人職業發展過程的巨大影響使得職業成熟度測評變成了第二重要的服務環節。如果你并不掌握資源、權力,就不要試圖去改造組織環境,因為個人并不具備這樣的力量,這個想法太過于理想化了。主動適應環境是個聰明的選擇,不假他人之手,憑借自身努力就可以把握。組織原則、職場規則、人際策略、方法視角、自我管理等等都標志著你的職業成熟度水準,決定著你的回報速度。對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卻仍然得不到認可,并經常歸罪于環境惡劣,不斷忍氣吞聲或動輒沖冠一怒的人來說,職業成熟度測評是你經驗豐富、老謀深算的良師益友。
因此職業規劃最終必須體現為“職業決策”,而“職業信息庫”恰恰是它的信息支撐。即使成本花費巨大、盜版風險極高也不能掩蓋職業咨詢師和客戶的強烈呼聲。職業咨詢師、分析師都會為此添磚加瓦,而其結構和內容是歷經了反復設計與調整的,而且還會繼續。無法回避的是,在你歷經思考和學習之后,仍然需要獲得“確定性”支持。特別是遇到復雜情況時,取舍、策略、次序、輕重、緩急的籌劃都需要專家的深度參與。
在有生之年里,我們的選擇有很多,你所選擇的事決定著你以后的生活質量及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職業生涯規劃是根據自己的性格、興趣、專業及社會背景等等多方面的因素來制定自己未來的社會崗位,我們可以制定多個崗位,但定位不是特定的一個職位,而是一個目標、一個方向。我們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規劃未來,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難免存在風險,但仍要正確地認識自己,要正確地評估自己各方面的水平,結合實際。,只有實現現實后,才能腳踏實地地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