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
摘 要: 本文以校企合作人才實踐培養模式的內涵和價值為基礎,從目標體系、課程體系、過程體系、制度體系和反饋體系五個方面研究“嵌入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業教育實踐培養路徑,在眾創背景下將校企合作與創業教育科學結合,發揮雙贏優勢。
關鍵詞: 嵌入式 校企合作 專業學位研究生 培養路徑
近年來,高等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擴大,人才培養的社會認可度越來越高,但不容忽視的是高校在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創業教育實踐教學方面存在不足,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創業教育停留在為落實文件而開展創業工作,普遍處于“有理論,無實踐”的教育狀態。研究生教育分類培養是教育革新的主要方向,據調查,專業學位研究生具有強烈的創業欲望,加強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創業實踐能力培養能夠有效彌補高等教育創業實踐教學環節的不足,達到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素養、創業技能和企業家精神的目的,在高校助力政府服務企業、履行應盡社會責任、推進創新型大學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研究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業實踐教育的必要性和現狀分析
從發展前景看,我國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創業教育及其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在思想觀念、課程設置、師資建設、實踐平臺等方面存在問題。據了解,我國高校大學生僅有部分人接受了不完整的創業教育,面向以需求為導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創業教育實踐能力培養不成體系,一些研究生、專業導師,甚至部分高校對研究生的創業實踐教育只是“說得好,做得少”。據2016全球創業觀察(GSM)中國報告指出:中國在全球的創業活動熱度高,創業活動指數高于美英日等發達國家。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創業教育是亟待開發的沃土,蘊含發展潛力,具有研究意義和價值。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毛基業認為,創業實踐教學是創業教育的重要環節,一些高校的科技孵化聯動模式和產教實訓模式給為創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支撐。如廈門理工大學的“校企合作創新創業實驗班”的校企合作雙贏模式在創業實踐教育上成效顯著。
二、研究“嵌入式”校企合作模式實施計劃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創業教育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實施“嵌入式”校企合作模式應遵照學生特點和成長規律,構建三個主導模式,即學校主導模式、共同主導模式和企業主導模式。
(一)實施啟蒙計劃
在學校主導模式中構建創業啟蒙計劃,所謂啟蒙計劃是以普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創業意識為目標,教育載體主要由“講座+訪談”等形式組成,教育的主體是一年級研究生。在啟蒙計劃中,校企雙方可以充分發揮專家型“雙師”(學科導師為主,企業導師為輔)的人力資源優勢,通過“企業家進校園”、“創業故事會”、“創業面對面”等專場講座或者訪談活動的形式,讓專業學位研究生了解創業,熟悉創業,激發創業的欲望和激情。
創業啟蒙計劃通過系統知識框架和豐富的實戰案例,為學生傳授了評價自身創業能力和素質、創業項目選擇、創業準備等方面的知識,促進了學生的創業思維訓練,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動機,塑造了正確的創業理念,同時掌握了一定的實用創業技能。
(二)實施實訓計劃
在共同主導模式中構建創業實訓計劃,所謂創業實訓計劃是以提升學生創業技能為目標,教育載體主要由“校外實訓+創業競賽”等形式的實踐教學方式組成,教育的主體是二年級研究生。在實訓計劃中,校企雙方應著力打造并鞏固校外實訓基地,鼓勵并支持學生參與科創競賽活動。良好的實習實訓機會和科創競賽,使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相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業實訓計劃通過實訓和競賽的形式,為學生傳授創業形勢和環境、創業風險與機會、創業步驟等知識,在校外實訓或參與科創競賽過程中,校企雙方為學生提供計算機仿真教學,實驗室、儀器設備、數字化教學和遠程實時教學等信息化教學技術和工具,還有企業工程師,熟練技術能手和企業經理人等師資也有助于推動學生的實訓和競賽,進而培養出具有較強競爭意識和應用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三)實施孵化計劃
在企業主導模式中構建創業孵化計劃,所謂創業孵化計劃是以指導學生自主就業創業為目標,教育載體主要由“成果轉化+模擬實踐”等形式的演練教學方式組成,教育的主體是研究生高年級學生。在孵化計劃中,校企雙方應著力構建校企合作創業孵化體系,引導學生的科研項目面向市場需求,參與企業技術研發,促進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同時可以在企業提供的孵化教育資源下接受模擬創業實踐演練。創業孵化計劃通過成果轉化和模擬實踐的形式,為學生傳授了創業步驟、運營管理、商業模式等知識,強化了創業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創新、豐富了創業孵化教育資源,營造了創業孵化氛圍。
三、研究“嵌入式”校企合作模式的體系構建
“嵌入式”校企合作模式采取階梯式的培養計劃,還需構建五個實施體系來執行計劃,即目標體系、課程體系、過程體系、制度體系和反饋體系。
(一)構建目標體系
在遵循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規律,順應合作規律,把握合作原則,拓展合作領域的基礎上,校企合作創業教育目標應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素養為本位,著重培養學生的應用研究能力和創業實踐能力。應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資源優勢,使專業學位研究生全方面接觸學科前沿、實踐前沿和商業前沿,幫助企業解決科研難題,推動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同時,在創業實踐中培養學生求實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就業創業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成為學習和創新的主體,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
(二)構建課程體系
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業教育應重點圍繞學生的“職業發展和需求”構建課程體系,發揮校企雙方的教學優勢,加快數字化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建立一套知識傳授與技能實踐并重,結構合理,形式靈活,科學實用的內容和課程體系,貼近創業趨勢,貼近社會需求。校企雙方共建培養目標和規格,協同教學進度,聯合招生就業,提供學生真實的工作環境,提升創業實踐的契合度。endprint
(三)構建過程體系
校企合作讓創業教育從“單兵作戰”轉變為“協同合作”,合理的過程控制能夠發揮“1+1>2”的作用。首先,校企雙方從思想上要樹立合作共贏的理念,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創業教育要高度重視,育人為本;其次,校企雙方在合作中要保持溝通,直面問題,注意相互協作和溝通,定期檢驗學生的創業技能和動手實踐能力,及時反饋并整改;再次,校企雙方要聯合外部資源,擴大到校校聯盟,企企合作,實現最大規模的校企合作合力育人。
(四)構建制度體系
校企合作需要健全的體制做保障,校企雙方要從實際出發,共同在創業教育上建章立制,規范行為。如在學校參與培訓可以制訂《創業訓練營實施計劃》,在企業實習實訓要制定《校外頂崗實習制度》,校企合作建立實習基地應制定《實習基地管理條例》等。還可以組織開展學生、指導教師、實習單位的問卷調查,發現和解決校企合作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建章立制對于校企合作開展創業教育的檢查考核、完善評估、經驗交流等有重要意義。
(五)構建反饋體系
為檢驗校企合作實踐培養模式的實施情況和實際效果,應對學生的創業技能和就業創業情況進行統計。企業作為校企合作的主體之一,企業在教學過程中的評價與反饋至關重要。教育體系的構建須從政策引導與支持、輿論評價、市場準入和市場經濟完善等方面著手,教育實施應以創業的理論課程體系和創業的實踐體系為載體。同時,還需要形成教育活動的改進機制,使創業教育工作不斷地完善并提高水平。
創業教育是教育發展和改革的新趨勢,“嵌入式”校企合作模式以推動“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質量就業”為落腳點,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戰略舉措上,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參考文獻:
[1]劉華超.大學生創新與創業教育模式探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6(22).
[2]黃興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機制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1).
[3]洪大用.打造創新創業教育升級版[J].中國高等教育,2016(2).
[4]王焰新.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反思與模式構建[J].中國大學教學,2015(04).
[5]陳小筑.眾創時代大學的創新創業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15(Z2).
[6]沈健.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建設——江蘇的理解、實踐與構想[J].中國高等教育,2015(17).
課題項目:本文系河北省講師團系統2017年度科研課題(立項編號:201738)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