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萍
摘要:小學英語口語評價要正確認識口語評價的背景及目的,把握口語評價的一般原則,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性,注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過程和學習效果,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從而客觀、全面、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評價
培養“說”的能力已成為英語學習初始階段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而如何科學和全面地評價學生“說”的水平又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如果單憑一張試卷評判學生,只能測得學生的外顯行為,而會忽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評價,不利于激勵學生的后繼學習。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種既有一定可行性、便于教師操作,又能發揮評價應有的功能、體現培養素質型人才的口語評價方法。
一、小學英語口語評價的背景及目的
在小學開設英語課是應了當前社會發展的求,為配合我國在往國際現代化道路邁進中的需要,提倡全民學外語,提高國民整體素養。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在學習外語的心理和生理上有諸多優勢:短時記憶力強、好奇心重、模仿力強、表現欲強等,在學習外語過程中能夠大膽地參與;而且兒童由于接觸母語的時間較短,其口型、舌位還沒有形成習慣定形,盡早進行英語訓練,容易學到純正、地道的英語語言、語調。
小學英語口語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同時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小學英語口語評價的原則
1、開放與生成原則。
口語評價的開放性包括目標的開放性、內容的開放性、方法的開放性等。在開放的互動交往的口語評價過程中,學生進行著建構與生成,開放對應著封閉,生成對應著預設。口語評價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一體。但是,口語評價不是一成不變的模式化的進程,而是學生智慧充分展現的過程。
2、導向性原則。英語口語評價對小學生學習英語起著指揮棒的作用,存在較大的導向性。在口語評價中,應以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作為標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目標,設置口語評價相應的形式與內容,再通過評價,為學生學習英語指明方向,從而促進了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
3、同步性原則。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以反饋并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從而使口語評價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注重實際,保持一致,做到學中評、評中學、學評相長。
4、趣味性原則。在口語評價中,要圍繞目標,精心設計出不同的評價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口語評價活動的興趣,讓評價在無拘無束的情境中進行,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趣味,不斷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強化和發揮口頭交際能力。
5、激勵性原則。小學階段英語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不是甑別和淘汰那些英語成績不好的學生。在口語評價中教師應十分注重過程和發展,讓學生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樹立自信心。
三、小學英語口語評價的內容與形式
口語評價主要是評價學生唱、玩、演、聽、說和讀的技能以及運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同時也包括情感、態度、學習策略以及文化意識。口語評價按其發生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一般可以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種形式。前者是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對學生口語表達交際能力的評價,其主要目的是檢查學生是否能就所學話題,在特定情景或人際交往中恰當、得體地運用所學語言,并幫助學生反思和調控學習過程,增強自信心。后者是在課程或學期結束時,教師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采用不同的評價活動與標準進行的英語口語水平評定。形成性評價側重于學習過程,而終結性評價側重于學習結果。
四、小學英語口語評價的方法
1、形成性口語評價操作方法。
第一,值日生報告。值日生報告是學生展示英語口語水平的好平臺。教師可以通過每節英語課開始5分鐘左右的值日生匯報來實施測試。內容有天氣情況、英語歌曲、話題簡述等,也可以唱歌、講故事、笑話、謎語等,還可以兩人或多人一組進行對話和角色表演。每位同學做完報告后,師生共同進行評定,給出分數或等級作為平時成績。另外每周還可以評出“值日明星”,促使學生不斷地積極主動學習和探索。[1]
第二,課堂評價。在課堂英語學習中,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各種身體的語言,把握評價的有效時機,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評價。當一位學生表演或展示結束以后,老師應對其進行及時、適當的評價。當然,學生也可以給予評價,熱烈的掌聲、羨慕的目光等都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第三,課外評價。口語的評價,不單單是課內老師或同學給予的評價,家長的評價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家長對學生聽錄音的情況、背課文的語音語調、流利程度、看圖說話的句子運用以及周末實際運用英語的情況都要作出評價。應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在學習設置統一的家校聯系冊,好讓家長把情況或問題寫在家校聯系冊的回執欄里,即使家長不懂英語也要監督學生完成英語口語作業。
此外,校園英語角、課本劇、英語朗誦比賽、英語口語大賽活動也是評價的一個積極方面。
2、終結性口語評價操作方法。
第一,階段終結性評價。主要反映學生學習成果。期末評價根據學生在課堂學習、階段測評、課外活動的表現,對學生一學期的語言交際活動進行綜合評定,具體而言,可采用星級累積換算成等級的方法。確定學生學期英語學習的綜合成績,肯定孩子們一學期來的進步。評價分可為A\B\C\D四個等級,不設置“差”的等級。等級為“A”的同學將獲得本學期“英語學習小能手”的稱號。
第二,階梯性的終結性評價。主要是對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認可。依據英語課程標準,在實踐中可根據學校規模大小及師資力量來確定一個由英語教學骨干組成的口語評價小組,該小組可根據實際教學情況編制終結性口語評價方案,設置小學生英語口語等級達標試題。試題盡可能采用多媒體制作,以使界面生動活潑,符合兒童興趣:試題的內容要豐富全面(分介紹自我、師生問答、看圖說話、對話表演等部分)分別考查學生詞語記憶、情景反應、語言應用及合作能力;測試標準分層要求,以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商偉. 關于小學英語口語評價的探索與實踐[J]. 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5,(02):15-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