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秀琴
摘要:以面向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專業兩個年級的學生的調查問卷為依據,對本專業學生的數學學習認知、數學軟件認知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旨在掌握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及數學軟件了解運用情況,并給出了建議。
關鍵詞:數學;學習;軟件;調查
一、研究背景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高職院校的教與學都面臨著全新的挑戰。 本調查問卷調查對象為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專業大一大二的在校學生,旨在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以及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
二、研究方法
以調查研究為基礎,選取專業為汽車專業,大一大二年級分別發放調查問卷70份,回收調查問卷分別為68、70份。其中有效問卷共134份,有效率為95.7%,其中大一年級68份,大二年級66份。
《高職院校汽車專業學生數學學習和數學軟件的問卷調查表》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出發,確立了數學學習認知、數學軟件認知、數學能力及應用三個方面共12個基本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學生數學學習情況及數學軟件的認知情況。表1給出了具體的題項設計。
三、調查分析
調查數據顯示,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為有必要學習數學,但喜歡數學這門課的較少,大部分學生認為數學課難,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數學學困生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自身。大部分學生對數學軟件不了解,其中少數了解數學軟件的學生也主要是因為教師在課堂上的曾使用過。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數學軟件有用,也有必要學習,但就是不想學。主要原因是數學基本知識本身掌握不到位,對數學有恐懼,數學軟件在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再掌握就更難。極少部分學生用過數學軟件解決數學問題。
1、 數學學習認知情況的調查分析。由調查結果,汽車專業71.64%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學習數學,其中大一年級的比例為82.35%,大二年級的比例為58.82%,說明大部分學生對數學的主觀認知還是較好的。26.12%的學生喜歡數學課,其中大一年級的比例為27.94%,大二年級的比例為23.53%,該專業學生只有大一這一學年安排有數學課,大二的學生已經沒有數學課。在數學課的學習過程中,61.19%的學生認為數學課難,其中大一年級的比例為72.06%,大二年級的比例為48.53%,但筆者并不認為這說了大二的學生基礎更好,而是大二年級沒有了數學課,曾經覺得數學課難的體會已經逐漸淡去,所以呈現了這樣一個比例。59.70%的學生認為數學學困生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本身,其中大一年級的比例為47.06%,大二年級的比例為70.59%。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成長,學生對自身以及所學過的課程都有了新的認識,學不好主要原因在于自身,教師始終只能起引導的作用,更大的努力需要自己付出。
2、數學軟件認知情況的調查分析。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軟件并不了解,少部分對數學軟件有了解的學生主要集中在matlab和lingo,這類學生的主要特點是學習成績較好和參加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的競賽。我校在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對所學知識會用數學軟件進行簡單的操作演示,但這個調查結果也不得不讓我們反思:平時對學生的軟件演示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學生不實際動手操作很難有效果。35.82%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學習數學軟件,其主要目的是幫助解決一些復雜的計算,同時也可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對這一部分同學而言,學習數學軟件對數學學習是有幫助的。另外也有一部分數據顯示,少數同學認為學習了數學軟件就會忽略理論基礎,數學基礎不牢固的情況下學習軟件會適得其反。
3、數學能力及應用情況的調查分析。91.04%的學生認為生活中需要用到數學知識,但其中絕大部分認為生活中用到的數學知識都是中學以前學習的數學知識,在大學中學習的數學知識似乎并沒有什么用。17.16%的學生用過數學軟件解決數學問題,這當中還有一部分利用數學軟件解決過生活及專業方面的問題,這極少部分同學主要是參加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學生。
四、建議
首先,教師要不斷提升自我認識,與時俱進,學習新知識完善已有知識結構。融合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其次,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在教學方法上要體現以學生為本,側重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著力開發學生將數學知識轉化為數學的能力。同時加強數學教師與專業教師的聯合,互相彌補知識中的欠缺。最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將學生帶入到學習情境中,使學生經歷和體驗數學活動的過程及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周拴龍.檔案學專業本科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素質的調查分析——以鄭州大學檔案學專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4,(45):73-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