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昭
“四個全面”是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的戰略部署,全面從嚴治黨在“四個全面”處于壓軸的地位。治國必先治黨,治黨為了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從多方面探索了執政規律。
深化執政地位認識,以加強黨的領導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也就是鞏固執政地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這兩個“最”,指明了黨的領導的必要性、重要性、優越性。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的腦子要特別清醒、眼睛要特別明亮、立場要特別堅定,絕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動搖。
必須認識到,黨的執政地位和領導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長期保持下去的,不管黨、不抓黨就有可能出問題甚至出大問題,結果不只是黨的事業不能成功,還有亡黨、亡國的危險。要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如果我們黨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績又有什么意義呢?因此,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
深化執政基礎的認識,以密切聯系群眾作為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于人心向背”。說的是天下的得失、執政的興廢,根基在于民心。然而封建時代的統治者、剝削階級的政黨往往說到做不到,或做表面文章而不能真正做到,這是其階級性質和根本利益所決定的。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則完全不同,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
我們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破解贏得民心這個執政的“密碼”。需要指出的是,發展仍然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仍然是帶有基礎性、根本性的工作。但也要看到,經濟發展、物質生活改善并不是全部,人心向背也不僅僅決定于這一點。如果發展了,但公平沒搞好,精神沒抓好,黨沒抓好,能得民心嗎?十八大以來我們在治國理政中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深化執政使命的認識,以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黨在新形勢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偉大斗爭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執政不可能風平浪靜,要在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總是根據人民意愿和事業發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奮斗目標,團結帶領人民為之奮斗。現今中國共產黨正在擔負著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深化執政機制的認識,以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維護堅強的領導核心
中國是個大而復雜的發展中國家,歷史上長期實行中央集權制,現今的根本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這就決定我們在執政機制上特別強調領導核心。
領導核心問題要從相互銜接的三個層次上把握。第一,黨是社會的核心。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處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第二,黨中央是全黨的核心。在“四個服從”中,最關鍵的是全黨服從中央。第三,習近平同志是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責編:陳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