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陽
巴魯夫傳感器(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魯夫)是德國巴魯夫控股有限公司于2004年投資成立的全資子公司,是中國唯一的生產基地。巴魯夫黨支部成立于2005年,是成都市新都區最早成立黨組織的外資企業。巴魯夫黨支部立足于外資企業實際,充分吸收“德國制造”的核心文化,把黨的工作與企業生產、企業文化、企業管理有機融合。
教育引導融入親商服務
“進不去、站不住、展不開”是外資企業黨建工作的難題,巴魯夫黨支部和全體黨員用實際行動回答了如何“進去了、站穩了、展開了”。公司成立伊始,由于德資老板對中國政策不熟悉、語言溝通不順暢,項目入駐工作進展緩慢,3名黨員主動請纓,積極與區級部門溝通,爭取政策、金融、財稅等方面支持。與此同時,向德資老板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增加德資老板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感。
2004年公司成立后不久,在德資老板的支持和理解下,僅有的3名黨員建立了黨小組,2005年正式成立黨支部。黨支部成立后,堅持把服務企業、服務職工作為黨建工作的切入點,建立了“交叉任職”制度,黨支部書記和兩名委員進入公司管理層,形成具有巴魯夫特色的組織體系。黨組織注重與企業管理層保持經常性互動,堅持“參與但不干預”的工作底線,幫助企業形成正確決策。
作用發揮融入生產經營
走進巴魯夫的生產車間,標準化的生產線上飄揚著紅色黨旗,這是巴魯夫黨支部在生產一線設置的黨員示范崗。“近年來,巴魯夫黨支部圍繞‘產量、準時交貨量、質量為核心的標準體系和生產中心任務,在黨員中開展‘亮黨旗、亮黨組織、亮黨員身份活動,11名黨員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在普通崗位上作出出色表現,讓黨員在巴魯夫具有很高的辨識度”。巴魯夫黨支部書記徐艷介紹道。
經過黨組織和黨員12年的努力,“黨員”已經成為了巴魯夫的“明星”,公司在招聘職員時優先考慮黨員,培養企業骨干時優先考慮黨員,培育經營管理人才時優先考慮黨員骨干,形成提拔一名黨員,樹立一面旗幟,帶動一片職工的生動局面。
組織生活融入企業文化
巴魯夫黨支部結合企業實際,有效整合碎片化的零散時間,把組織生活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形成了以“家文化”為主基調的企業文化。
依托黨員活動室,經常組織黨員職工開展形式多樣的黨群活動,同時通過微信群、QQ群等,拓展黨員交流平臺。創辦屬于員工自己的刊物《多彩巴魯夫成都》,用文字、照片等記錄巴魯夫大家庭溫馨點滴。結合工會活動,把革命傳統教育有機融入到團隊建設中,開展“一年一主題”的活動。2011年以來,先后開展了重慶歌樂山緬懷先烈、瀘定橋回顧歷史、重走長征路等活動。同時,黨支部積極推動巴魯夫融入新都,組織員工參與“百姓舞臺”、迎新晚會等活動。
利益協調融入和諧共建
巴魯夫黨支部積極維護職工權益,協調各方關系,構建和諧企業。公司黨員積極通過BIP (巴魯夫改進程序) 對公司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從衛生間洗手液的選擇到工作服的式樣,從產品生產的工藝到產品質量控制,從年休假的使用方式到獎金的計算……許多“金點子”、好建議為公司發展作出了貢獻。
黨員張莉提出關于灌封車間員工環境改善的建議,經過評估實施,改善了員工工作環境,贏得了員工對企業的信任。黨員李祖平提出確保產品質量規范生產線管理的建議,經實施后使公司的某一產品失效率從居高不下的1.9%最終降低到0.5%,為公司降低成本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巴魯夫黨支部針對企業的困難黨員建立了黨內幫扶制度,整合群團組織力量多途徑解決職工困難,建立員工住院、工傷、分娩“三必訪”制度,定期組織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進入新都,搞好外資企業黨建既是非公黨建的難點,同時也是非公黨建的創新點。巴魯夫黨支部通過自身的爭取和努力,推動了德資老板對黨的政治認同,促進了企業和諧發展、快速發展,真正實現了‘有為有位。”新都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局局長王亮介紹道。(作者單位:新都區委組織部) (責編:舒小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