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志松
摘 要:學生在學校的安全狀況直接影響其健康成長,學校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學習安全知識,是開展初中安全教育的主要方式。學生的安全意識缺乏,學校進行的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這就會使學校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風險隱患。如若生命安全尚且不能得到保障,那么談何教育?完善學生的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是學校安全工作的關鍵。
關鍵詞:農村;初中;安全教育;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一、農村初中學校學生安全問題初探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年齡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他們不像小學生那樣完全服從班主任管理,又做不到像高中生那樣能明辨是非,有理想和目標,此階段的學生的確是處于一個需要嚴加管教的階段。從近年來的數據可看出,我國每年新增的青少年約有一千七百萬,其中的初中生還不具備完全獨立的人格,他們受到父母思想的影響是正常的。但初中時期是孩子們由兒童向青年階段過渡的重要時期,他們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去感知社會、適應社會,學會逐步規劃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校園安全問題上,由于學生缺乏安全意識和學校安全管理存在漏洞,近幾年,校園安全事件報道層出不窮,學生在校活動的平時安全問題和心理問題,學生課后活動等的安全問題都是學校注意的重點。一方面,學校需要特別關注學生是否存在以下問題:學生之間的打鬧、學生青春期叛逆悸動、學生出現情感問題、學生出現學習問題、學生的課后活動如何等,對這些方面進行研究,加強對初中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另一方面,平時的不可抗力自然災害的演習,例如地震逃生演習、消防演習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學校不僅要在生活的各個細節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更不可忽視威脅學生安全的水、火、電、行等重大安全問題。
二、開展農村初中安全教育課的實踐探索
在鄉鎮外圍地區統一建設大型學校教育區除了可解決安全問題,還能為學生提供可以共享的教育、體育、娛樂硬件設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學生從單一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但是原本存在的“軟件問題”,諸如外出務工的家長無法時時關注孩子的教育與安全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很好解決。
我國相關的法律條文規定,外出務工的父母仍對未成年人有監護權,他們雖然不在孩子身邊,但并未將監護權移交給學校,一旦學生的人身安全出現什么意外,家長勢必要向學校索求高額賠償。并不具有管理權的學校卻要對學生的安全負責,那么迫不得已,就只能采取相應的措施將學生集中管理。如大量的課程安排會占據學生的課余時間,限制學生出門,以此來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也實在是無奈又迫不得已。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從根本上賦予學校對學生的監護權,而不僅僅只是承擔學生的教育職責,如在學生的課余時間也進行充分管理。通過司法渠道將對學生的監管權進行移交,這樣一來有利于學校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對學生的全方位監護與管理。
顯而易見的是現在亟須建立一套完善的學生保險制度來應對安全事故的賠償問題,保險的費用可以由學生家長和政府財政來共同承擔。當出現安全意外事故時,由指定合作的保險公司來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則不需要承擔額外的賠償費用。對于政府財政而言,這一做法的確是增加了部分開支,但對教育機構而言卻是有了根本的保障。
教育部門一定要及時改變落后思想,不能守舊,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同時教育機構也要開展必要的正規化管理和嚴格管理,重視農村初中學生的安全教育,使學生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因此不難看出,學生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完善針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這是學校安全工作的關鍵。
綜上所述,首先應將學校安全教育系統化,有效落實教師安全教育的責任,努力加強教師的安全教育宣傳工作,大力完善學校宣傳陣地建設,并開展安全教育宣傳活動,同時加強學校、社會、家庭的聯系,確保學校安全教育的有效實施,與此同時,加強學生心理安全教育與引導也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1]田俊友.農村初中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5(25) .
[2]梁維鴻.初中生物課中開展生命教育的實踐探索[J].教育導刊,20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