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亮?オ?
摘要: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各國之間交流愈加頻繁,使得我國當前的社會文化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以及挑戰。對于高校而言,有效開展思政教育,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極為重要。本文探討了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有效解決思路,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思路
在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新時期,高校需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培養德智兼備的高素質人才,使大學生能夠肩負起社會重任,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對此,高校應根據時代發展形勢以及大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新時期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義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進行大學生教育的重要內容,亦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之重要內容。面對社會文化日漸多元化,大學生的價值觀、政治信仰發生較大變化的當下,高校應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以新的教育思想指導學生,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對此,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其提高思想認識,自覺進行自我完善,端正學習態度,獲得良好發展;二是,有效的思政教育能夠指導學生進行自我心理以及情緒的調節,使之正確認識與他人之間的關系,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三是,高校開展思政教育有助于對學生的行為以及思想進行規范,使之遇事能作出正確判斷,改變其對于事情主觀臆斷、認識模糊的現象,將其引上正確的思想認識軌道。此外,良好的思政教育還有助于凈化高校校園風氣,形成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也有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促進社會穩定、持續發展。
二、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認識不足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階段,出現了許多利益錯綜復雜、矛盾交織的關系。對于高校而言,在校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也面臨著各類人際關系、社會思想、個人觀念、個人理想、心理情緒等各方面的困擾,容易出現迷茫、無助、困惑之感,這就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戰。然而,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當前部分高校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認識還不到位,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指導,往往照本宣科地進行枯燥說教而不結合學生實際需求進行生動教育,難以充分發揮思政教育工作之實效,也難以正確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這種與實際相脫離的思政教育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教學效果不顯著。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單一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的現實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迫切需要引入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特別是當前的網絡媒介十分發達,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樣化,致使師生之間信息不對稱,教師難以有效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難以針對性實施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社會新變化,雖然高校也積極引入了多媒體等新的技術設備,但思想政治教育還是以傳統的開大會、辦講座、廣播宣傳、宣傳欄展示等陳舊方式為主,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沒有及時更新,缺乏新元素,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無法獲得大學生的關注以及重視,亟需高校創新教育形式,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思政教育。
(三)未能結合網絡媒介開展思政教育
當前,互聯網已走入了千家萬戶,并在各行各業中獲得了廣泛應用。特別是在教育教學領域,互聯網+教育的教育模式已日漸成熟,并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成果??梢?,網絡媒介已成為了教育領域的新寵,對于構建高效的教育平臺意義重大。然而,目前仍有部分高校未重視互聯網的應用,也沒能充分發揮網絡媒介輔助思想教育的作用,沒有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網絡體系。另外,一些高校未能充分理解國家所倡導的“全員育人、全網育人”的教育新理念,不能將互聯網教育與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相關聯,互聯網的應用完全憑借相關教育人員的個人喜好。如此,將不利于網絡資源的整合利用,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思路
(一)結合新理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與時俱進,體現時代特色,關注大學生的新特點,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在新的形勢下,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國夢”理念,這對于我國社會各項工作具有極大的指導價值。對于高校而言,也應重視思政教育工作,將“中國夢”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以“中國夢”為導向,端正學生的思想認識,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使學生主動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個人發展階段性目標,以新的理念認識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績。在具體的思政教育工作中,高??蓪ⅰ爸袊鴫簟苯逃凉B透入各類思政教育活動中,使“中國夢”走入校園,進入課堂,深入學生群體中,有效培養學生理想信念,提高學生思想認識,促其發展進步。
(二)借助網絡媒介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信息時代,網絡媒介已完全走入了人們的生活,大學生對于網絡和手機也多有接觸,因此,高校也應積極借助這些豐富多樣的媒介平臺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一方面,高校可建立自己的校園網絡平臺,借助互聯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及時在校內網絡平臺上解讀黨政新政策,發起討論話題,收集學生對于某一事件的認識與反饋,并從中提煉出思政教育的教育主題,明確學生思想認識上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依托新媒體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建立學校微信公眾號、學校微博、BBS等多種媒介平臺,開展多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刻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及時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和個人困惑,隨時隨地開展思政教育。
(三)加強黨團領導夯實思想政治教育基礎
高校思政教育的高效開展需要充分發揮學校黨委以及團委的作用,通過一系列黨團活動的開展,使學生于活動中接受思政教育,提高思想認識。具體而言,一方面,學校黨委和團委需充分發揮組織領導作用,集合學校各類資源,編寫優秀的思想政治教材,營造良好教育氛圍,使思政教育新理念走入校園各處,使大學生人人都能接受新思想的熏陶。另一方面,應加強對思政教育工作人員的培養,提高其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使之全面學習黨政新思想、新理論,鑄就一支高水平的思政宣傳隊伍。同時,還要加強開展黨團活動,豐富思政教育主題,使大學生于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提高思想認識。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深化大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其綜合素質,需要高校加強重視,探索多樣化的教育新方法,提高教育實效,為國家培養更多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金.“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徑選擇[J].學術論壇,2016,38(2).
[2]蘭瑞芳.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
[3]袁雅莎.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途徑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11).
(作者單位: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河北 石家莊 0502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