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紅 王波 李北草
【摘要】:賀蘭山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加強賀蘭山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維護生態安全,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居于重要地位。本文主要結合賀蘭山森林資源的現狀,對其保護和利用進行了簡要論述,希望能夠為賀蘭山森林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賀蘭山;森林資源;保護;可持續發展
【引言】:賀蘭山是我國干旱山地森林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地跨溫帶草原與荒漠兩大植被區域的交接處,是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是銀川平原的天然生態屏障,對阻擋西北的沙漠入侵、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障農業生產、改善環境起著重要的作用。為此,保護和發展賀蘭山森林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賀蘭山森林資源現狀
現有林地面積27.95萬畝,疏林地面積11.54萬畝,灌林地面積13.46萬畝,未成林造林地面積0.51萬畝;宜林地面積236.75萬畝;林業生產輔助用地42畝。保護區森林面積41.41萬畝,森林覆蓋率14.35%,活立木總蓄積132萬立方米。
主要森林類型有:青海云杉純林; 青海云杉、山楊混交林; 油松純林;油松山楊混交林;山楊純林及灰榆純林。主要森林樹種有青海云杉、油松、杜松、山楊、灰榆林等。該山森林主要集中分布在山的中段,多為幼、中齡林,少部分為近熟林及成過熟林。
2、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盡管賀蘭山保護區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大了管護力度,加之中德合作賀蘭山封山育林項目的實施,使該林區林地面積增幅較大。其中灰榆資源增長較快,散生木資源中主要以灰榆為主,保護區約有54 萬株。但山楊由于的自然演替,造成山楊大量死亡,山楊蓄積量大量銳減。總體來說,賀蘭山森林資源存在相對面積較小、森林質量較低、林分結構簡單、保護樹種單一等問題。
3、保護和利用建議
針對保護區森林資源現狀、特點及實際情況,在今后一個時期的林業建設中,保護和利用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平衡,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3.1保護建議
3.1.1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宣傳工作林地是林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要通過強有力的宣傳工作,充分調動全社會關注、關心和參與保護森林資源的積極性,增強全社會對林地、森林的認識,增強全社會依法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維護生態安全。
3.1.2加強森林防火工作,減小森林火災損失。近幾年,林下植被生長茂密、地被物連年積累,林內及宜林地內可燃物大幅度增多。加上冬春季節西北地區風干物燥。同時,隨著保護區及沿山生態旅游事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進入林區的人員活動增多,造成野外火源管理難度增大,森林防火任務越來越繁重。因此保護區主管部門要密切聯系沿山各級政府及相關單位,認真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盡量減少森林火災的發生。
3.1.3切實加強林地管理工作
由于保護區內礦產資源豐富,非法盜采礦產資源、非法占用林地的現象時有發生。對此,要加大對非法占用林地的打擊力度,堅決制止亂砍濫伐、毀林開荒和亂占林地,制止非法侵占林地現象的發生,確保生態建設的物質基礎和林業發展的生命線不受侵害。
3.1.4繼續加強對天然林資源的保護
保護區的森林主要是天然次生林,因此,天然林資源保護的好壞,對保護區的生態環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加強森林病蟲害和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重視森林質量、使其健康成長,發揮更大的生態、社會效益。
3.1.5強化森林資源監測管理系統建設
進一步加強綜合監測體系建設,實現對森林資源與保護區生態狀況的綜合監測。要以森林資源動態監測為主體,整合現有監測資源(氣象、水文等),擴展監測內容,利用先進技術,建立以3S 技術為主的森林資源和生態狀況綜合監測體系,實現對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狀況的綜合監測與評價。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采取有力的措施,大力推進“數字林業”的建設,全面提高森林資源監測的科技含量和監測成果的時效性,為林業宏觀管理和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要從機構隊伍、基礎設施、監督能力等方面,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監測、管理的能力建設,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現代林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3.1.6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技含量,深化科技興林戰略。
保護區宜林地面積大,發展林業的優勢、潛力及空間巨大。應大力開展科學研究工作,運用現代生物學技術探索賀蘭山森林資源生存與演替的規律,為更好地保護、發展賀蘭山森林資源提供科學依據。
3.2 開發利用建議
3.2.1良好的生態是保護區及周邊生態旅游發展的基礎,也是特色和優勢所在。對于保護區及周邊的生態旅游,要在不破壞森林資源的前提下,建議由政府部門整合現有資源,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真正形成生態特色鮮明、文化底蘊深厚、質量效益高的賀蘭山東麓品牌旅游帶,使保護區及周邊地區生態旅游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相協調。
3.2.2保護區豐富的觀賞植物資源,能滿足絕大多數的園林功能及觀賞層次的需要,應在保護的前題下加以開發利用。要遵循自然規律,堅持以保護為主、適度開發利用的原則。在利用時應以采種育苗為主,同時加大無性繁育工作。
3.2.3對于賀蘭山紫蘑菇的利用,從當前的采摘方式來看,屬于掠奪式的開采。部分人員偷偷潛入賀蘭山,不分成幼,見菇就采,給紫蘑菇的生長帶來了很大危害,而且與之共生的森林樹種的生長、發育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壞。今后要加強科學利用,制定科學的管理措施,規范采菇等具體管理措施,保證資源的持續發展和利用。
結語
保護和利用好森林資源,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成為當今保護區林業發展的核心目標。賀蘭山森林資源存在相對面積較小、森林質量較低、林分結構簡單、保護樹種單一等問題。而要提高森林質量,改善森林結構,就必須實施科學經營保護的理念,逐步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志剛,汪澤鵬. 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動態變化分析與評價 。寧夏農林科技2009年第6期。
[2] 李懷珠,李志剛。寧夏賀蘭山森林資源變化分析。寧夏農林科技2000年增刊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