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楠 孫序磊 王濤 劉志勇 王敏
[摘要]:山東省聊城市通過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大致摸清了全市林業有害生物種類、分布范圍等情況,為今后的病蟲害防控工作提供重要依據。
[關鍵詞]:有害生物普查;外來有害生物;存在問題
林業有害生物對森林資源的生長和生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掌握林業有害生物的分布及危害狀況,建立和完善林業有害生物數據庫,是森防部門的一項重大基礎工作。聊城市于2014年-2016年對林業有害生物進行了第三次系統性地普查,其成果對以后的病蟲害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1 基本情況
1.1自然條件
聊城市位于山東省西部,地處東經115°16′-116°32′和北緯35°47′-37°02′之間。全境東西直距114km,南北直距138km,總面積8715km2。全市轄8個縣(市、區)和3個開發區,共有136個鄉(鎮、街道),5782個行政村。
聊城市屬黃河沖擊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面坡度1/6500-1/7500,海拔高度為22.6-49.0m,全市土壤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是潮土類,占全市土壤面積的93.8%。土壤特點是土壤深厚,沙粘相見,質地較均勻,土壤肥力較低,鹽堿化土壤面積較大。
聊城市處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具有顯著的季節變化和季風氣候特征,屬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四季的基本氣候特點可概況為“春旱多風、夏熱多雨、晚秋易旱,冬季干寒”。
水、光、熱同期,有利于多種林木生長發育和速生豐產。年平均氣溫13.1-14.1℃,全年無霜期201-221天,全年≥0℃的積溫4964.6-5188.6℃,年平均日照2205-2433小時,年均降水量502.3-577.8毫米。林木速生期六至八月,降雨量是361.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61.9%[1]。
1.2森林資源現狀
聊城市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森林資源截止2016年底,全市有林地274.68萬畝,森林覆蓋率27.85%?,F有林木多為人工栽培。主要喬木有黑楊類各品種、刺槐、榆樹、旱柳、苦棟、法桐、臭椿、毛白楊、泡桐等,主要果樹有蘋果、梨、桃、葡萄、櫻桃、山楂、柿子等,灌木有棉槐、杞柳、黃楊、冬青、紫穗槐等,花類有月季、玫瑰、木槿、紫薇、紫荊等。
1.3林業有害生物歷史狀況
1990年以前,以春尺蠖、桑天牛為主的本土有害生物只在局部輕微發生,人工地面防治很容易控制。1990-2000年,春尺蠖發生面積擴大,危害加重,防治難度增大,桑天牛穩定,增加了楊小舟蛾和楊扇舟蛾等蟲害。2000-2007年,增加了楊黃卷葉螟、銹色粒肩天牛、楊白潛蛾和楊樹潰瘍病等病蟲害。2007年8月,美國白蛾傳入我市的茌平、東阿、高唐、陽谷和東昌府五縣(區),發生和危害覆蓋面積近2萬畝;2008年傳播蔓延開來,逐漸擴散到全市,全市共發生34萬畝;2013年首次發現了懸鈴木方翅網蝽;春尺蠖也面積擴大、逐年加重,楊小舟蛾和楊扇舟蛾時有爆發。
2普查內容與方法
2.1普查范圍
全市范圍內136個鄉(鎮、街道)的防護林、四旁樹木、林帶林網、片林及道路、河流兩側林分,城鄉公園綠地、苗圃、果園、花卉交易市場等。重點調查楊樹片林、國省道、鄉村主要道路、苗圃地、管理粗放的果園,無人居住的空宅基、木材加工廠、林業重點鄉鎮、育苗重點鄉鎮等區域。
2.2普查對象
結合我市常年發生及偶發性林業有害生物種類,調查危害林業的病害、蟲害、有害植物等。
2.3普查方法
每鄉鎮設置3-5條踏查路線,在踏查的基礎上,在踏查點發現新發生的林業有害生物時,設立標準地進行詳細調查,每塊標準地面積3畝左右,在標準地內調查寄主植物30株左右。 對于趨光性強的昆蟲設置燈誘燈調查,每周2次定期收集,作為踏查的補充以及采集害蟲標本的手段[2]。
3 普查結果及分析
3.1普查情況
全市20個普查隊伍,76名普查人員歷經15個月的外業調查,范圍遍及全市136個鄉鎮、5個林場、1675個村莊、67個生產和經營場所、229個苗圃。全市踏查路線419條、踏查總長度71516公里、踏查面積22.25萬畝,設立標準地674塊。本次普查發現有害生物種類:多足綱1種(馬陸)、蛛形綱5種(螨類),昆蟲綱306種;病害149種;有害植物21種;天敵昆蟲29種,其中省境外傳入的林業有害生物6種;軟體動物1種。采集制作標本累計1154種,生活史標本131套。
3.2結果分析
全市普查到的病害主要有真菌引起的白粉病、黑斑病、褐斑病、葉斑病、炭疽病、潰瘍病、銹病、煤污病、腐爛病、 流膠病等125種;細菌引起的冠癭病、穿孔病、潰瘍病等12種;病毒引起的花葉病7種;支原體引起的泡桐叢枝病、棗瘋病、冬青帶化病4種;由螨蟲導致的毛白楊皺葉病1種。
有害植物主要有蒼耳、狗尾草、假高粱、野燕麥、野胡蘿卜、葎草等21種。
林業有害昆蟲中鱗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雙翅目、直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共7目82科306種。天敵昆蟲膜翅目、鞘翅目、脈翅目、半翅目、螳螂目、蜻蜓目6目15科28種[3]。害蟲與天敵比例大約為11:1。
3.3外來物種
通過普查發現,從省境外傳入我市林業有害生物6目7科7種,分別為:鱗翅目,燈蛾科,美國白蛾;雙翅目,潛蠅科,美洲斑潛蠅;半翅目,網蝽科,懸鈴木方翅網蝽;同翅目,癭綿蚜科,蘋果綿蚜;粉虱科,溫室白粉虱。牻牛兒苗目,蒺藜科,蒺藜草;石竹目,莧科,空心蓮子草。
以美國白蛾為主的外來有害生物,2007年傳入我市東阿縣、茌平縣,2008年在全市大面積爆發,對我市農林業造成嚴重損失。該蟲在我市主要危害的寄主植物有:法桐、臭椿、泡桐、桑樹、榆樹、楊樹、柳樹及玉米、棉花、大豆、茄子、豆角和雜草等所有綠色植物。2009年率先在東阿縣實施飛機防治,經過8年的防治,我市已基本控制了該蟲的危害,2016年全市輕度發生面積29.9萬畝,防治作業面積285萬畝次,飛機防治面積261.9萬畝次,2017年飛機防治面積341.25萬畝次。從目前情況看,該蟲在我市仍存在潛在威脅。
4問題討論
4.1 專業人員少導致普查質量不高
森防行業的人員配置呈“倒金字塔”式,全市森保工作人員53人。市級保護站現有工作人員4人,森保(植保)專業的僅7人。上級部門分工細致明確,基層人員少且專業素質低,尤其是鄉鎮林業站,分身乏術,造成基礎數據統計不及時、誤差大,參考價值小。
4.2美國白蛾發生面積居高不下
美國白蛾自2007年傳入我市,連續多年的飛防、人工輔助防治措施在降低害蟲蟲口密度的同時,也殺滅了大量的天敵[4],造成我市天敵比例低。也與我市楊樹純林面積大有關。但是,全市連續多年飛機防治第一代美國白蛾,到第三代又反彈爆發,其原因是今后我們要調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聊城年鑒2016》聊城市地方史志辦公室編
[2]《全國林業有害生物普查技術方案》國家林業局編
[3]《中國森林昆蟲》中國林業出版社第2版蕭剛柔主編
[4]丁國欣,苗興軍,孟慶蘭.臨沂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分析[J].中國林副特產,2017(3):85-86.
作者簡介:郭亞楠(1986-),女,林業工程師,主要研究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單位:聊城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