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什么是綠色財務管理,它是當今財務管理的必由之路,在企業、國家以及全世界的經濟中的協調可持續發展道路起著決定性作用。本文通過對傳統財務管理的弊端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后,與綠色財務管理進行簡單的對比,從而言明綠色財務管理的必要性;通過對綠色財務管理的概念與內容簡明分析,提出綠色財務管理的理論基礎;透過在實施綠色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綠色財務管理 可持續發展 理論基礎 社會責任
一、傳統財務管理的弊端及引入綠色財務管理的必要性
當今社會是一個發展的社會,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因此,企業在進行自身的財務管理以及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如包括了多種資源的自然環境,又如包含了許多危機的社會環境。如果出于惡性循環下,會使得整個國家,整個社會,整個世界為其短淺的目光付出嚴峻的代價。因而,我們必須走綠色財務管理之路,相對于綠色財務管理,傳統的財務管理有以下缺點:
一是傳統模式下的企業財務管理,不能夠準確的核算企業的經營成果,只能夠單純的計算企業中的貨幣計量的經濟效益,而無法將會計核算體系納入企業管理中,無法將貨幣計量的環境資源優勢轉化為企業中的管理優勢。
二是傳統模式下的財務管理,不利于企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及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沒有辦法準確核算企業經營環境,沒有辦法避免自然資源的匱乏造成的后果,沒有辦法改變生態環境的惡化模式,沒有辦法減緩競爭的加劇,沒有辦法遏制環境污染的發展,從而會加快企業生存及經營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出現從體制上的差錯。
三是傳統模式下的財務管理,不利于進行有效的財務決策,在這種模式下的財務管理,企業在進行經營的時候,大多是將資金投入到了高回報、重污染的重化工企業,不考慮對環境的污染,不顧環境破壞,因此這種模式下的企業管理,只會使得經濟的宏觀惡性循環,將嚴重破壞環保問題,而這也將會使企業遭到倒閉、被取締等停產風險。
傳統的財務管理在這幾方面的弊端,充分說明了進行新的財務管理理念的重要新,也就是說,企業要改變,就有必要走綠色財務管理之路。
二、綠色財務管理的概念及主要內容
綠色財務管理,是指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來進行最大效益的社會效益化、環境保護化、企業盈利化,而綠色財務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在保持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企業的價值最大化,使得企業能夠與社會和諧相處。綠色財務管理就是在傳統財務管理的基礎上考慮到環境保護這一層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綠色投資
由于企業的各種因素,所以需要引進綠色投資,而綠色投資,也需要我們在所需要投資的項目以及外在壓力進行簡單的調查研究,而這幾點,則是研究的方向:第一,企業在對環境的保護上有沒有切實按照國家制定的標準來進行,需要保證所投資的項目之中不能有與環境保護相違背的內容,這也正是綠色投資的前提。第二,提前考慮因環保措施而造成的費用支出。第三,提前考慮項目能否與國家政策相響應而獲得的優惠。第四,考慮能否投資相關聯的項目機會成本。第五,考慮項目結束后是否擁有因環境問題而造成的環境影響的成本回收。第六,考慮因實施環保措施后對廢棄物回收而省下的資金。
(二)綠色分配
綠色財務管理在股利上面繼承了傳統財務管理理論的內容,同時又有著它的獨特性存在。在支付股利時,需要先按一定比例來支付綠色資金不足的綠色公益金以及綠色股股利。綠色公益金的提取,相當于從內部籌集綠色支出不足部分的資金,而這一過程與企業進行公益金提取的過程相似,但卻區分不同企業規模,綠色公益金的提取,不僅需要企業是處于盈利狀態,還需要確保有一定的余額,而且,不得隨意挪用,綠色公益金只能做綠色資金不足部分的支出。綠色股股利的支付與普通股一致,但不同的是,如果企業無盈利,且盈余公積金彌補虧損后仍無法支付股利,就可以用綠色公益金支付一定數量的綠色股股利,但卻不能支付普通股股利,而這一方式,也是為了維護企業在資源環境方面的聲望。
三、綠色財務管理理念的理論基礎
(一)綠色管理理論起源與發展
發達國家于1950年左右提出綠色思想,生態農業由此興起,而隨著時代的推移,戰爭的干擾,經濟的全球化,發達國家對環境的污染也日漸嚴重,而綠色思想也在人們的心里扎根,上世紀90年代,全球興起了一股綠色思潮,綠色管理思想也由此出現。
(二)綠色會計理論
這幾年來,自然社會的急劇變化,使得人們將目光逐漸聚焦于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會計領域的人們也積極探索會計與環境相結合,提出了綠色會計理論。在這一領域的很多會計師也對綠色會計理論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在各個方面都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從而使得綠色會計的研究越來越深,越來越具有操作性。對綠色會計活動中的確認、計量、披露,都是為了給信息使用者進行服務的,尤其是在為企業的決策者提供信息方面。有著大量會計領域的專業人員對綠色會計進行研究,也就導致了滿足綠色會計這一理論的企業能夠進行正確的籌資、投資以及決策,也就使得綠色財務管理出現。
四、綠色財務管理在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綠色財務管理理論是適應人類社會資源環保保護潮流的理論,是對傳統財務管理理論的挑戰與發展,而綠色財務管理理論要想在這個社會中應用到企業中,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企業要兼顧資源環境與生態環境的平衡
當今社會隨著綠色消費的出現,消費者的綠色消費觀也在逐漸增強,而企業要想在這個社會中立足,就需要將資源環境問題代入企業管理中,以綠色財務管理理論做為指導依據,盡量開展綠色經營模式,以此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二)增強員工素質
企業員工的素質也是影響綠色財務管理能否正常實施的一大因素,因此,企業員工,特別是財務人員,應當利用社會生態資源,利用生態環境,通過資源整合來提高資源環保意識,加快傳統模式下的財務管理理論向綠色財務管理理論的轉變,通過提高員工素質以增強財務管理工作。
(三)使得會計領域與綠色財務管理理論相適應
想要做到這點,需要我們增設會計科目,如綠色成本、綠色公益金等綠色概念,從而使得綠色財務管理得到完美的應用;需要我們對會計報表進行改革,增設在企業對環境保護及改善等方面設定指標,從而使企業能夠清楚自己在哪方面如何做可以提高對環境的優化,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
綜上所述,我國的綠色財務管理理論還是處于一個新理論的萌芽階段,但卻可以隨著世界環保呼聲的增強而不斷得以完善,不斷得以進步,從而在指導企業經營、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中起的作用越來越強大。
參考文獻
[1]傅恩榮.淺談綠色財務管理與企業可持續發展[J].商,2013,(18):139.
[2]趙丹華.淺談企業綠色財務管理[J].價值工程,2013,(23):143-144.
[3]干勝道,鐘朝宏.企業綠色財務管理淺談[J].商業研究,2005,(20):53-55.
作者簡介:王薇(1982-),女,白族,云南昆明人,職稱:中級會計師,學歷: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