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宏梅
摘要:德育教學在學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這是無可非議的,德育教學如細雨,潤物無聲,各科教學是沙土,無時無處不滲透著細雨之水;學生似小草,吮吸著沙土里的水份。因此,數學教學中也可以無時無刻都滲透德育教育。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就是將德育本身的因素與數學學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德育內容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逐步內化為學生個體的思想品德。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德育;滲透
對于在小學數學中如何高效地對小學生進行德育一直是數學教師探討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充分結合數學這一學科的特點,做到有機的德育滲入。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的目的,并且要讓他們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正確的生活理念,努力培養他們善于思考的習慣,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
一、剖析教材,用德育素材感染學生
在數學教材中,蘊藏著豐富的德育素材,如在認識《圓的周長》時,向學生交代我國古代科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將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人,比西方國家要早一千多年,并講述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在教學數的產生時,讓學生知道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會用算籌記數,贊美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在講簡便運算時,把數學家高斯童年的那道數學題讓學生做,鼓勵他們向小高斯挑戰。教材中,還有許多像“你知道嗎?”的小知識欄目,既可以讓學生學到一些知識,又可以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在教學《小數的意義》時,讓學生知道小數是我國最早提出和使用的。課堂上,我還適時給學生們講華羅庚、陳景潤……我國數學家立志成材的故事。以上這些,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為有我們偉大的祖先而自豪,并樹立奮發向上的自信心。
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不但要使學生學到數學知識,還要不斷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同時結合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適時適度的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辨證唯物主義、審美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長。如在教學《有幾棵樹》中小猴子在公園里栽了8棵樹,然后小熊又來栽了6棵樹,一共栽了多少棵樹?學生在一步一步地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滲透了小動物們都為綠化環境而栽樹,我們作為學生更應該保護環境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在教學“元、角、分”時,可教育學生人民幣是國家的財產,代表著國家的尊嚴,我們應該愛護好人民幣。在學生說出“爸爸媽媽掙錢不容易,所以不讓我亂花錢”時,我適時加以激勵及教育,“你真是一個聰明、懂事的孩子。希望全班同學在平時的生活中都能做到勤儉節約,合理地使用人民幣。”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課堂上思想教育隨時存在,作為教師,要時時注意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要及時地、恰如其分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三、回歸生活,用數學活動中的德育塑造學生
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例如讓學生調查55名學生早晨起床方式的統計,父母叫醒的28人,鬧鐘叫醒的16人,自己起來的5人,其他占6人。師:“根據上面的數據提示,你能提出什么樣的建議?”學生會意識到:“父母叫醒的比例最大,我們要加強自我管理意識,不要父母操心是我們對父母最大的孝心。”又如調查自己家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數量,然后計算一月一年的數量,結合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讓學生談談我們該怎么辦?對他們進行愛護環境的教育。讓學生開展“當一回小管家”的活動,要求學生管理一周家中的收支情況,通過計算、比較,談談自己的想法,來了解家長的不容易,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四、利用數學課后的其他方式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向課下延伸。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數學任課教師,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畢竟非常少,一直非常向往一種比較理想化的課堂,課堂上撒滿快樂的陽光,師生親切的交談,氣氛民主而又和諧,而這一切必須構件在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之上。根據我的任課情況于是我決定從作業批改做起。讓作業成為聯系我與孩子們情感的橋梁和紐帶。經過一年的實踐,我的作業批改由開始時的評定對錯,畫符號,由簡單的評語“加油”“你真一定棒”“好孩子”逐漸轉化為數學日記的形式,成為我與孩子們傾心交流談心的園地。在這里,孩子們可以向我敞開心扉,在我們精心的呵護下我們的園地五彩繽紛,生機勃勃。有的學生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五、結合數學知識的應用,促進學生優良品德的養成
結合數學知識的應用,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優良品德的養成。小學數學教學特別是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緊密結合應用題的教學,通過對實際問題的研究解決,幫助學生逐步掌握“分析問題結構,處理數據資料,抓住主要矛盾,進行抽象推理,建立數量關系,合理推理求解,檢驗校正結果”的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將來在急劇變化和劇烈競爭中的適應能力;結合數學計算的正確性、解決方法的簡潔性、圖形結構的和諧性等特點,來培養學生頑強的學習毅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結合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產生活中節約原料、節省時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數學問題,幫助學生從小養成勤勞簡樸、快捷高效的行為習慣,為他們將來能成為具有高度責任感和優良道德品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對于數學中的德育,教師應該結合數學知識的具體內容,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生活觀、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等,從而達到德育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 彭慶超.論在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德育滲透[J].飛:素質教育版,2013(10):202-203.
[2] 王淑平.寓德育于數學教學中[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6):33-34.
[3] 錢蘭蘭.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10):127.
[4] 王海燕.怎樣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11:149+153.
[5] 張娜.德育化無形 心靈潤無聲——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8:1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