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錢雯
摘要: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科普知識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成才至關重要,科普劇是傳播和普及科普知識的一種生動形象、又便于人們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新時期,為了更好地展現科普劇,應注意其科學性和藝術性之間的協調,增強科普劇的吸引力,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本文分析了科普劇特點,闡述了新時期科普劇的科學性與藝術性。
關鍵詞:新時期;科普劇;科學性;藝術性
科普劇作為一種新穎、生動、活潑的科普形式,一經推廣就在全國范圍內產生較大反響,受到教師、家長和學生的熱烈歡迎。科普劇基于不同的劇情,利用生動形象的藝術表演來傳播和普及科學知識,通過舞臺表演展現出豐富的科學知識,可以有效增加科學的互動性,激發人們的科學意識。
一、科普劇特點
1、藝術性。科普劇主要利用舞臺藝術通過豐富有趣的科學試驗或者生動形象的表演來傳播科學知識,傳達科學精神,這是一種集合了表演、音響、燈光、舞蹈、音樂等藝術形式的表達方式,使觀眾充分受到觸覺、視覺和聽覺的全面沖擊和體驗,增強了科學的互動性,使觀眾通過科普劇學習豐富的科學知識[1]。
2、互動性。由于科普劇的表現形式非常多樣化,其通過獨特、新穎的科普形式,可以增加觀眾心靈和身體對于科普劇之間的互動,并且通過互動激發觀眾對于科學知識的興趣,甚至受到啟發,在心靈上產生某種共鳴,將科學知識內化于心。
3、趣味性。科普劇通過生動、形象、有趣的舞臺表演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趣味化、生活化和具體化,使科學知識更容易理解和接收,并且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通過幽默有趣的舞臺表演或者生動有趣的科學試驗來展示各種科學知識、科學原理和科學現象,有利于增強科學知識的趣味性,激發青少年的科學意識,吸引青少年更多地關注科學知識[2]。
4、科學性。科普劇的目標是激發科學意識、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科學性是科普劇最主要的特點,如果科普劇的劇本和劇情脫離了科學性,就無法稱之為科普劇。
二、新時期科普劇的科學性與藝術性
1、科普劇選材應突出科學性。科普劇在展現過程中必須準確無誤地傳播科學知識,所以在選材時應突出其科學性,要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在選取科普劇題材時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其一,選取科普讀物的熱點話題,例如,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原創科普劇《新賣炭翁》就宣傳了國家的低碳發展戰略,并引入了碳匯等概念,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其二,選取科學教材中的科學原理或者語文教材中的科學生活知識,選擇具有趣味性和知識性的內容;其三,以小學生的視角和獨特眼光去選材,激發小學生的科學興趣。同時,選定素材以后要科學取舍,剪裁最適合表演、最有趣、最生動的內容,然后潤色和加工處理,最后以豐富的舞臺表演形式或者科學實驗進行填充[3]。
2、展現藝術性的科普劇名稱。好的科普劇就如同一篇好文章,必須有一個既能夠吸引眼球又能夠突出主題的名稱,標新利益、簡潔有趣的名稱可以引發觀眾的觀看欲望,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和文章題目不同,由于科普劇以表演形式為主,因此其題目設置應更加注重過程性,帶給人想象的空間,例如,《新賣炭翁》就容易讓人自然而然想到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經典作品《賣炭翁》,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韻味。因此,該劇也得到了很多專家和觀眾的一致認為,先后獲得了2017國際科普劇表演大賽冠軍和第四屆全國科學表演大賽一等獎等榮譽。
3、科普劇內容應實現藝術性和科學性的統一。科普劇主要是通過舞臺表演形式來展現科學知識,因此其實現藝術性和科學性和統一,一方面,舞臺表演應具有觀賞性和美感,能夠吸引觀眾;另一方面,科普劇的劇本以精準、奇特的科學知識為支撐,好的劇情才能引發觀眾的聯想,引起共鳴。所以在創作科普劇時,要結合不同的表現主題,合理取舍內容,以藝術化表現形式,實現科普劇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統一。同時,科普劇中表達的科學知識點和科學原理必須要準確,不能出現含糊不清或者歧義的情況,所以在創作科普劇時必須注意把握其科學性,遇到不清楚或者不理解的堤防,應咨詢相關專家或者查閱相關資料,在科學知識和科學原理上確保準確性,不能對觀眾產生誤導,例如,在一部關于塑料袋的科普劇中,通過查閱相關知識,在科普劇中利用科學實驗了解到普通塑料袋和可降解塑料袋之間的區別。
4、巧妙設計劇情和臺詞。劇情是科普劇展現的主要內容,通過巧妙設計劇情,可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使人跟隨劇情層層深入。在設計科普劇劇情時,可以充分借鑒舞臺劇的表現形式,通過沖突、矛盾的劇情,產生沖突效果。和傳統舞臺劇不同,科普劇劇情可以通過科學方法和科學原理解釋來解決沖突、消除矛盾,達到科普劇宣傳目的。同時,為了增強科普劇的吸引力和趣味性,還要注意科普劇的臺詞設計,和書面語言不同,舞臺語言主要通過演員的臺詞和形體動作表達出來,一些累贅或者拖泥帶水的語言往往會破壞科普劇,特別是針對兒童的科普劇,其臺詞更應該朗朗上口、短小精悍,突出兒童化、生活化、直白化、口語化等特點,避免使用難以理解、比較書面化、句子較長的臺詞,通過簡練有趣的語言,使兒童更好地理解科普劇中的科學知識。另外,如果科普劇中有一些科學實驗,盡量避免直白的解釋其科學原理,應通過趣味性、生動活潑的語言,引發觀眾的思考,激發科學思考意識,增加科學試驗互動,使觀眾能夠近距離感受科學魅力。
三、結語
科普劇是藝術性與科學性的有效結合,其通過新穎、獨特、生動、有趣的形式來傳播科學知識,豐富了科普互動形式,奇幻的科學實驗和活潑形象的表演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這種科普劇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相信在未來這種科普劇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芳,李云海.試論科技館科普劇的功能特點和劇本創作淺[J].藝術百家,2013,(02):122-123.
[2] 趙曉勇.淺談藝術與科學的關系[J].新校園,2011,(04):36-37.
[3] 任福君、王宏建.科技傳播與普及概論[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