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品
摘 要:在高校大學生英語學習中,母語負遷移一直是影響英語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根本在于中西方文化與思維方式的差異性,具體體現在用詞、語法與語篇等方面的不恰當表達。文章從母語負遷移的概論出發,從詞匯使用、語法應用、語篇結構三方面分析母語負遷移對英語寫作造成的影響,并提出應對策略,旨在提升大學生英語寫作水平。
關鍵詞:母語負遷移;大學生;英語寫作;影響;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英語科目作為高校學生的主修課程之一,也是一門語言科學。《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培養學生的良好英語閱讀與寫作能力是大學英語的教學任務之一。寫作作為英語的基本性技能之一,是學生英語學習效果與應用的集中體現,也是衡量高校英語教學水平與能力的重要指標。但是,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多數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有待提升,經常出現語病、措辭、表達邏輯混亂等情況。因此,高校英語教師應加強對母語負遷移的研究,采取針對性措施來提升大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一、母語負遷移的概論
遷移(transfer)指的是學習者將已有知識或技能等要素對新知識、新技能的獲取而造成的影響。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遷移強調在新的環境條件下,人們在已有、固有知識心理、思維等方面造成的一種影響過程。語言領域中的遷移指的是將已經掌握的、習慣應用的語言知識拓展到新學的語言中,并利用母語詞匯、語法、語音等來表達新語言的現象。
在長時間里,語言遷移都是學術界的關注焦點,也是一個受到廣泛關注與爭議的話題,通過教育學者對其的深入探究與剖析,將二語習得中的價值重塑。在人們的固有思想中,語言遷移和人類行為主義聯系十分密切,但是現階段如果僅僅將母語負遷移劃分為行為習慣是不合理的。語言學家Odlin認為,語言遷移指的是目標語言與已掌握語言、未完全掌握語言之間的共性、差異性等要素對學習者造成的影響。在通常情況下,可將語言遷移劃分為正、負遷移兩種,當母語與目標語言的基本特征一致時,那么母語遷移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也就是正遷移理論;而當母語與目標語言特征表現出較大差異性的時候,母語遷移則會對學習者造成較大困擾,對其新詞匯、知識的理解造成干擾,即為負遷移效應。
二、母語負遷移對英語寫作學習中造成的影響
母語思維是影響英語寫作的一種普遍現象,學生往往在英語寫作中易將母語思維、語言特征等融入其中,出現“漢式英語(Chinglish)”的情況。本文從詞匯使用、語法應用、語篇結構三方面影響開展研究與討論。
1.詞匯負遷移
(1)冠詞應用。在漢語表達中,名詞前并非一定加冠詞,而是在特殊語境、強調數量時才會應用“一條、一個、一只”等,但在英語寫作中,句中名詞必須帶有冠詞,這是一種組合搭配的情況。英語冠詞分為定冠詞(the)、不定冠詞(a、an)兩種,學生們經常會受到漢語表達思維的左右,經常出現名詞前面缺冠詞的情況,導致語句錯誤。
(2)固定搭配。漢語與英語在表達思維上有著極大的差異性,部分學生因為受到漢語思維與習慣的影響,很容易在英語表達中直接套用漢語翻譯,而忽視兩個詞語之間的差別,導致在寫作時出現詞語搭配錯誤的情況。
(3)詞義關系。英語與漢語中的詞義交叉情況往往會導致英語表達出現錯誤,如漢語中“紅”對應的是“red”,“紅裙子”對應“a red skirt”,但是這種對應需要在了解詞義的基礎上進行翻譯,如“大紅人”“眼紅”則不可用“a red man”“eye red”來表達,應當分別翻譯為“a favorite person”“jealous”。
2.句法負遷移
(1)謂語應用。漢語是一種鼓勵式語言,它的表達形式、語態等變化較少,而英語是一種曲折式語言,更加重視語言的變化,經常會出現后綴、前綴等多種變化,在寫作句法上也有較為明顯的體現。漢語表達中可以將多個謂語一同使用,且無須對動詞做出任何形式的改變。如“他走進屋里,坐在了沙發上面,并拿起手機給杰瑞打了一個電話”這句話中出現多個謂語動詞,但是在英語表達中,規定一個句子不可出現超過兩個動詞,其余動詞都需作為一種伴隨狀語的形式出現在句子中。
另外,謂語動詞、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的使用是否可直接連接賓語,在英漢兩種語言中也是有著本質的差別,這很容易在寫作時出現混淆,導致語言使用錯誤。
(2)零主語現象。零主語在英漢兩種語言使用結構中區別較大,英語寫作與表達中,除去極為個別的特殊句式(如祈使句)外都必須配備一個顯性主語,在漢語的表達里,如果主語為代詞的話,需要通過語用分析來找出所指事物時,代詞可忽略。如“by plane can save plenty money”這句話因為漢語表達習慣的影響,句子無主語,在初學者的寫作中較為常見。
(3)連詞的使用。英語寫作中連詞的應用較為廣泛,在漢語中也有“不僅”“而且”“因為”“所以”等連詞,漢語中關系詞是搭配出現的,但是在英語寫作中,兩個連詞不可同時存在,經常會有學生受到漢語思維影響而使用搭配連詞,如“because I love you,so I cant...”這句話中,作者就忽略了連詞的正確使用方法,導致語法錯誤。
(4)時態應用。英語表達中共存在16種時態,而漢語中的時態較少,語句中的區分也不太明顯,如“剛才、正在、曾經”等,而英語中時態是變化的,根據動詞的曲折形式來實現,是英語寫作與學習中的難點內容。
例如,在“I bought a big house,but I havent sole my old one ”在這句話中,學生經常會出現時態使用混亂的情況,需根據語境具體分析,句中“我”已經擁有了兩套房子,原因在于我未賣掉老房子,因此時代應當是完成時。
(5)語序的差異。雖然英漢語都是主謂賓的句式結構,但是部分修飾性成分——定狀補這部分有著較大差異。如“I very like my life”。類似表達在大學生英語寫作中經常出現,這種句子是將漢語語句“我十分喜歡我的生活”直接翻譯而來,因受到漢語表達習慣的影響,學生很容易出現類似語句,正確語序應當為:I like my life very much。又如,Tom often is the last one to leave the dining room.這種語句表達形式同樣是受到漢語表達的影響,沒有掌握often的使用位置,在漢語表達中,習慣將定語放置在主句中,而英語則不然,更加偏向于單獨使用,這也是很多大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容易產生的錯誤。endprint
3.語篇負遷移
在英語寫作中,單詞、句子都并非孤立存在,句子之間有著語篇銜接的方式,但是在英漢兩種語言中,銜接方式有著較大差異性。英語的語篇思維可分為三類:問題解決型(problem-solution pattern)、匹配比較型(matching pattern)、一般特殊型(general pattern)。而漢語的語篇模式則缺乏一般特殊型,更加偏向于利用含蓄表達,從語篇表達的連接來看,英語表達更加注重形合,借助多種連接方式,表達相對嚴謹;而漢語表達更加注重意合,極少應用連接手段,更加注重語句表達的意義與功能。學生在寫作時應當注意兩者之間的區別,避免文章的結構過于松散。
三、大學生英語寫作中母語負遷移的應對策略
1.開闊英語閱讀視野
文字閱讀是豐富語言知識、積累寫作素材的基礎措施,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知識結構與語言的重組對教育事業帶來較大挑戰和要求。大學生英語寫作質量不高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平常英語閱讀量的不足,導致對英語文化不了解、對英語表達認識不夠深刻,其閱讀視野的局限性,導致學生寫作缺乏根基。高校學生由于長期生活在漢語環境中,再加上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導致接觸英語環境的機會非常少,難以寫出高質量的英語文章。
因此,高校教師應當不斷引導學生擴大英語閱讀范圍,通過增加英語閱讀量來豐富與拓展其視野,在長期的閱讀環境中逐漸提升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層次,進而提升其英語寫作水平。教師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基于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篩選部分題材廣泛、難度適中的英語閱讀資料,為學生創設一種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2.引導文化對比
漢語與英語屬于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體系,其受到國家文化、風俗、歷史與背景等各因素的影響,而表現出極大的差異性。除此之外,語言的存在意義是人類的交流技能,因此不同語言體系中又有其相似性,這部分共性也就是語言學習的重要基礎。
因此,高校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當加強對英漢兩種語言的對比與分析,并引導學生在了解兩種語言互通點的前提下,強化兩者差異性的認識,通過有效分析,不斷降低英語學習的難度。教師還需要基于兩者文化對比,引導學生了解母語負遷移這一現象,并組織相關課堂活動有針對性地克服這一問題。
3.強化思維能力
英語作文寫作是一種藝術創造的過程,體現了思維的影響與作用。將母語思維的固有束縛解除對于降低學生寫作難度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語與漢語在表達形式、思考模式上有著較大差異,這也是影響學生寫作與表達的關鍵性原因。漢語寫作注重文章的渲染力,強調自我立場或格調,其主觀性特征相對明顯,而英語文章則更加注重邏輯性、客觀性,強調簡單、明了,體現了一種理性思維特征。在CET考試中,英語寫作部分學生使用“we should”“we must”等主觀性詞匯用于結尾,而在地道英語中并不常見。在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促進其表達方式在漢語、英語中靈活切換,引導其精準地利用英語表達自我見解,并形成有效文字。教師可在課堂中給定題目讓學生分別用英語與漢語進行寫作,在完成后比較兩篇文章的表達、布局等有何不同,在反復比較中提升其英語寫作的水平。
綜上所述,母語遷移既有積極的作用,也存在消極影響,其對大學生英語寫作的影響是基礎性的,教師應當重視對母語負遷移的規整,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總結漢英之間的差異,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用以規避負遷移所帶來的不良影響,提升英語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法小鷹.母語負遷移對中國學生英語寫作的影響及對策[J].懷化學院學報,2010,29(7):145-148.
[2]劉俊杰.母語負遷移對大學生英語寫作的影響及對策[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5(3):137-138.
[3]龔修煥.母語負遷移對大學英語寫作的影響及對策[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4):64-66.
[4]吳 洋,郭紋延,王 迪,等.母語負遷移對大學生英語寫作的影響——基于華中師范大學英語專業學生的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6):169-171.
[5]張麗影.母語負遷移對大學生英語寫作的影響[J].才智,2011(8):172-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