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燕
摘要:現階段,由于高中生心智尚不成熟,普遍存在逆反心理,教師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只有弄清學生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才能針對性的給出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此種變化對身心正在成長中的高學生的影響尤為突出。如今的高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一方面受家庭呵護,使得逆反心理嚴重;另一方面,這一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增強,想要擺脫對成人的依附,以證明自己已經長大,獨立并且成熟了。面對處于這種矛盾階段的學生,就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戰。高中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已經嚴重制約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展開。逆反心理的危害性極廣,無論是學生自身,還是家庭、學校、社會,都會因為逆反心理而產生一些消極的影響,它會束縛學生的身心發展,易使學生誤入歧途,造成身心傷害和社會危害。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據學生逆反心理的特征對癥下藥,并加以正確的引導,努力消除逆反心理的消極影響,淡化或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
一、逆反心理概述
所謂逆反心理,主要是指客體環境和主體需求相悖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主要表現在人類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換句話說,逆反心理就是人們在面對一定的事物時抱著反對的態度,也就是受教育者在學習和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模式和教育過程中產生的認知信息不符,因此產生的和教育要求相背離的情緒。逆反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有逆反心理的人對事物多持反對態度。
二、高中生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
1.主觀原因。人的一生在各個時期都有可能產生逆反心理,但是高中時期是學生最易產生逆反心理的時期,這主要是由于學生的行為和家長、教師要求的行為不符產生的激烈沖突所致,再加上,高中生的知識經驗不全面,思維具有片面性,并且高中時期他們的獨立意識逐漸增強,他們迫切希望家長和教師能夠理解他們、尊重他們,然而很多教師還是一味的傳授知識,沒有意識到學生心理特征的變化,沒有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給予及時疏導,學生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
2.客觀原因。高中生形成逆反心理的客觀原因與很多,主要包括不良家庭因素、不良群體因素和不良社會文化等。家庭是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一些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問題,給學生學習帶來極大的壓力,長期發展下去就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在高中生的同齡群體中,他們的心理感受和需求大體相同,很容易互相認同,許多同齡學生的不良行為和價值觀很容易想象其他學生,使正常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逆反心理。此外,不良社會文化也會對高中生產生極大的影響,高中生受負面社會文化的影響,也會逐漸形成逆反心理。
三、消除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逆反心理的有效對策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尤為重要的一個階段,高中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很容易在學習和生活中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教師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應該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對高中生的逆反心理進行細致分析,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消除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逆反心理的有效對策具體如下:
1.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從當前的教育形式來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間具有一種矛盾性關系,但是實質上這二者之間是具有一致性的,這主要是由于教育在主要目的是促進被教育者的全面健康發展,而被教育者自身也迫切希望自己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水平和綜合能力,這二者之間的目的具有一致性。教師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該正視和學生的關系,轉變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思想,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細致篩選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針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和學生建立平等互助的關系,盡可能地消除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習中的逆反心理。
2.加強情感投入。在長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對于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高中生來說,他們的行為意向和決策都在極大程度上受到了感情因素的影響,高中生的逆反心理會導致學生逆反行為的產生。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們都知道,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習中具有極高的學習熱情大多是由于喜歡某個老師,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對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在工作中加強感情投入,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已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對待學生,多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消除學生厭學的情緒和畏學的心理,構建思想政治信息交流平臺,鼓勵學生踴躍發言,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思想政治知識的樂趣,進而逐漸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
3.重視對社會現象的分析。眾所周知,思想政治問題多和社會上錯綜復雜的文化現象和社會問題息息相關,高中生思維能力較強、思維活躍,但是還不具備正確的分析能力和認知能力,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多會對社會中的現象進行模仿,很難透過現象看本質,分清社會現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全身心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及時準確地把握各種社會現象中蘊含的問題,對其蘊含的道理進行深刻地分析,弄清社會問題的實質,幫助高中生構建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避免高中生對不良社會現象進行盲目追隨,進而實現有效預防和消除高中生逆反心理的目的。
總結:逆反心理是高中生自我意識形成過程中的一種普遍現象,嚴重影響了高中生的心里健康全面發展,影響了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了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教師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將正確處理學生的逆反心理當作教學的重點,針對高中生逆反心理成因的多樣性,正確對待學生的逆反行為,關心學生、尊重學生,采取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盡可能地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讓學生樂于認同和接受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內容,從而增強思想政治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實效性,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李月明.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討[J].法制博覽,2017(13).
[2]喻念念.新媒體視野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6(24).
[3]寧貴.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對策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