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博達
摘 要:工業的發展帶動著國家的整體經濟和技術的進步,其冶金工程是國內最重視的重金屬工程之一。隨著教育的改革,為了適應國家對相關行業的嚴格要求,高校開展冶金工程專業學科。但是隨著市場的競爭和技術水平的提升,大部分專業學科的學生仍然不能滿足于市場需求。這就需要我們從教學的方式進行探索,本文針對冶金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展開深入的分析,指出了相關的教學問題以及改革創新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冶金工程;應用人才;教學改革;
引言:中國冶金工程起步較晚,發展緩慢。直至21世紀由著名冶金學家殷瑞鈺院士創立的冶金流程工程學才開始出現轉折。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學習改革,新體系的冶金工程流程、設計、實施逐漸完善。但是面對國家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對于相關人才的選擇越為嚴格。不僅需要專業型,更重視實踐和創新。因此這對高校的培養模式提出巨大的挑戰,現如今的冶金工程專業教學培養問題較多,總體可以分為教學環境、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本文就相關的問題進行探析,為國內冶金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新思路。
一、冶金工程專業教學現狀
1.教學環境
(1)教學軟環境
教學軟環境主要是指教學的師資力量、教學水平等。由于國內的冶金工程起步較晚,因此相關的教學工作開展也比較緩慢。教師的教學思路和對應的教學理念出現停滯現象,師資團隊是需要不斷地新鮮血液注入的,大部分教師不能及時的更新和學習心得教學手段和措施,教學軟環境不足。
(2)教學硬環境
冶金工程專業注重實踐與操作,大部分教學需要通過模擬、實驗進行。縱觀目前多個高校的冶金專業教學來看,大部分存在教學硬件設施不齊全,很多的實踐操作只能通過半講解半操作的方式進行,同時部分操作硬件出現損壞或者陳舊,對教學質量有著極大的影響。其次相關課程的安排也是硬環境的重要一部分,要么重視操作要么種是基礎理論,課程安排的不合理,影響教學的整體質量。
2.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在目前的冶金工程專業教學中,大部分存在教學理念陳舊和相關硬件設施不足的情況。對于教學理念陳舊的問題,主要是教師不能及時的跟進市場需求,無法全面的認知世界冶金工程的進步,導致教學的層面和理念滯留。個別教師對專業的理解不同,教學的側重點也會隨之出現變化。并且教師在面對硬件設施不足的情況下,不能創新教學方式,采用固態的教學方式進行,極大地影響了教學的整體質量。
3.教學方法
教學方式不是固定的,但是總體內容的方向是比較統一的。不同的學生在理解問題特別是實踐性的問題上,有一定的困難。而采用比較固態的教學方法,會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習質量滯后。另外實踐的科類不僅需要實際操作教學還需要專業知識的鋪墊,以及操作方式創新引導。而固態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不能夠及時的做到創新、全面,因此市場的需求在不斷地提高,而人才的技術水平卻一直停滯不前。
二、改革實踐教學創新的思路
1.教學模式思路
冶金工程是國家重點發展工程,高校教學質量決定行業的發展。根據上文的分析,大部分實踐性學科都存在相應的問題。冶金工程是重視實踐技術與創新的,那么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合理的安排課程排布。其次需要重視實驗教學,對已有不足的實驗教學素材和硬件進行整改和換新。另外教學模式也需要從不同的技術層次發展,實現多元化的培養模式,立志于打造專業復合型人才。
2.教學理念思路
要實現復合型、專業性、應用人才,其首要的應該是教學理念的創新與轉換。教學理念應該跟隨市場的需求來不斷的進行改革,來滿足教學水平的提升。校內應該組織教師不定時進行學習,到實踐基地接受冶金工程的實地操作和流程學習,同時拓展視野。對于教師的教學范圍、手段、側重等都有幫助。
3.教學環境思路
冶金工程的教學環境是比較重要,針對目前的教學環境來說,硬件設施的更新極為重要。首先是冶金工程實驗模擬室的建設,對于相關的實驗器材及時更新。其次是加強模擬教學的質量,通過互聯網、多媒體教學等,增強學生對現階段比較先進的冶金技術和體系的認知。另外是加強校企聯合辦學,提供實踐的基地,加強學生面對真實操作地應對能力和解決能力。
三、改革實踐教學創新的實施
1.校企聯合辦學
校企聯合辦學是目前實踐性學科的重要教學創新模式,校企聯合辦學能夠讓學生通過實習或者參觀了解更多的冶金專業知識,一方面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同時實習能夠加強對技術的應用。有一些企業已經具備比較完整的冶金體系,這也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的實現應用鍛煉。其次,校企聯合辦公還能夠為教師提供科研和創新的條件,通過和企業的共同配合,能夠制定更加合適冶金專業教學的教學手段,彌補某些領域的不足。同時實習帶來的經濟效益能夠用來改善高校內的硬件教學設施。
2.教學硬環境
校管理方應該通過加強實驗教學基地,來配合學生實現理論+實踐,增強其應用、創新的能力。其次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增加相關的專業設備和先進設備,在課程安排上,通過基礎+實踐+記憶+創新來落實,一邊學習基礎理論,一邊通過實踐完成理念的深層次理解,在通過結合訓練實現創新引導。全面培養冶金專業學生的能力。
3.教學資訊平臺建設
搭建一個校內教育平臺,其中應該包括專業知識模板(冶金發展歷史、冶金工程相關理論、冶金工程技術詳解、冶金工程流程詳解等),另外包括技術實踐模板(冶金細節問題處理、冶金技術多元化應用詳解、當下先進技術應用案例等),還應包括在線輔導模板(技術問題引導、技術應用引導、疑難問題解決、鞏固練習等),最后還應該包括資料庫存儲(世界冶金工程資料、引導性冶金工程資料、創新性冶金工程資料、基本冶金工程資料等)。
結束語:
冶金工程是國家重工業的代表,目前中國在國際上的冶金工程地位相對較高,但是仍然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因此針對重工業的進步和發展,高校應該積極地創新和改革教學措施,實現全面性的人才培養和輸送。本文就相關問題進行闡述,希望能為高校的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閆永旺,范秀風. 改革冶金工程專業實驗教學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01):163-164+177. [2017-09-10]. DOI:10.16791/j.cnki.sjg.2012.01.052
[2]佘元冠,杜立輝,盛曉娟. 對我國冶金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現狀的調查與思考[J]. 中國冶金教育,2008,(06):9-12. [2017-09-10]. DOI:10.16312/j.cnki.cn11-3775/g4.2008.06.006